摘要:因为完人一旦做了件稍微不那么“完美”的事,大家就会觉得天塌了,人设崩了,信仰碎了一地。最近,胖东来的于东来老板,就结结实实地给大家表演了一把什么叫“好人下场帮亲不帮理”。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个世界上最容易翻车的,不是渣男的海誓山盟,而是大众眼里的“道德完人”。
因为完人一旦做了件稍微不那么“完美”的事,大家就会觉得天塌了,人设崩了,信仰碎了一地。最近,胖东来的于东来老板,就结结实实地给大家表演了一把什么叫“好人下场帮亲不帮理”。
西贝预制菜这事儿,本来挺简单。一个网红锤一个餐饮品牌,一个不承认,一个加码锤,来来回回打得跟小学生约架一样,吃瓜群众看得不亦乐乎。可于东来一掺和,味道全变了。大家想不通,一个把顾客宠上天的零售业神仙,怎么会跑去给一个把顾客当傻子的餐饮品牌站台?
他图啥?图西贝家的莜面窝窝管饱?还是图贾国龙给他画的大饼?
都不是。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更没有奋不顾身的“力挺”。所有看似不合理的行为背后,都藏着一把冰冷的算盘。
咱们先把镜头拉回到这场风暴的中心。
罗永浩锤西贝,本质上不是锤“预制菜”本身,而是锤“欺骗”。你卖的是工业化料理包,收的却是大师傅现场手作的钱,这事儿放哪都说不通。这就好比你去相亲,对方照片是精修过的安吉拉大宝贝,结果见面发现是发福版的乔碧萝殿下,你气的不是对方长得抱歉,而是感觉智商被按在地上摩擦。
你花着大价钱。
你吃着所谓的健康。
你以为是后厨烟火气里炒出来的锅气。
结果呢?是中央厨房早就做好,冷链运输过来,服务员拿剪刀“咔嚓”一剪,倒进盘子里微波炉叮一下的料理包。
凭什么?
就凭人家觉得你发现不了,发现了也闹不大,闹大了公关一下就完事儿。
所以老罗的愤怒,瞬间点燃了所有被“智商税”收割过的消费者。大家冲的不是预-制-菜,而是不-告-诉-你-是-预-制-菜。这是两个概念。
西贝一开始的反应也很有意思,典型的傲慢。贾老板的回应总结一下就是:我没有,你瞎说,你是黑嘴,我要告你。这套操作,跟当年某些翻车明星的公关稿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结果呢?不仅没压住火,反而给老罗送去了更多弹药,直接开启直播悬赏模式,把一场商业纠纷变成了全民找茬游戏。
整个商战过程,就像一场三流的拳击比赛。老罗一个刺拳打过去,西贝不想着格挡,反而跳起来骂裁判。结果老罗抓住他喘气的空档,一套组合拳直接打懵了。
魔幻的是,就在西贝已经被官媒点名“透明才是出路”,基本上被按在地上读秒的时候,于东来,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居然从观众席跳进了拳击台,挡在了西贝面前。他连续三次发声,核心思想翻来覆去就那几句:西贝不容易,大家要理解,他们不是故意的。
这就很搞笑了。一个把“真诚”刻在脑门上的企业家,去为另一个“不真诚”的企业辩护。这操作,相当于让戒毒大使去给毒枭说好话,说他其实也有苦衷,都是为了提高当地就业率。
网友的反应是真实的,大家感觉被背叛了。那个曾经因为自家产品有点瑕疵就全部下架销毁的于东来,那个把利润大头分给员工的于东来,那个被无数商学院当成“服务神话”来研究的于东来,怎么就突然拎不清了?
他不是拎不清,他是太清了。他清醒地知道,自己必须这么做。
要理解于东来的行为,你不能只看他说了什么,得看他站在哪。于东来不只是胖东来的老板,他还是许昌这个城市的商业图腾。他的决策,很大程度上和地方发展的脉搏是同频的。
而许昌,正在下一盘关于“预-制-菜”的大棋。
早在2023年,许昌市政府的官方文件里就白纸黑字写着:《许昌:全力加快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文件里说得明明白白,要把许昌打造成“中部预制菜产业高地”,这是一个千亿级的产业集群目标。
现在看明白了吗?
当西贝因为“预制菜”这三个字被全网吊打,当“预制菜”快要和“垃圾食品”、“商业欺诈”划等号的时候,最急的可能不是贾国龙,而是那些把身家性命和地方未来都押注在预制菜赛道上的玩家们。
于东来,或者说胖东来,极有可能就是这个“玩家”之一,而且是头号玩家。
胖东来是什么?是零售巨头。零售巨头最核心的能力是什么?供应链和品控。而预制菜产业最需要什么?标准化的生产、强大的冷链运输和可靠的品质监管。这简直就是为胖东来量身定做的业务延伸。就像一个练了二十年铁砂掌的武林高手,突然发现天下第一武道会的主办方宣布,今年的比赛项目是掰核桃。
这已经不是风口了,这是火山口,跳进去虽然有被烫成“熟人”的风险,但下面可能藏着金矿。
所以,于东来的发声,压根就不是在保西贝这个品牌,他是在“护盘”。他是在保护“预制菜”这个概念不被舆论彻底污名化。如果大众因为西贝事件,形成“预制菜=黑心”的刻板印象,那么许昌市的千亿产业规划就可能受阻,无数已经投入的资源、签下的合作协议,都会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这对于深度绑定地方发展的胖东来而言,是不能接受的。
他不知道舆论会反噬吗?
他不懂消费者被欺骗的情感吗?
他傻吗?
一个能把超市做成朝圣地的人,精得跟修炼成仙的狐狸一样,他怎么会傻?
他不是在保西贝,他是在保自己未来的船票。这就像你在一个重要的牌局上,你的猪队友打出了一张臭牌,眼看就要输掉底裤了。你就算心里骂他一万遍,也得硬着头皮帮他圆场,因为你们的筹码是绑在一起的。
于东来这次力挺西贝,本质上是一种商业模式的“投名状”。他选择站在了产业效率和规模化这一边,暂时牺牲了部分他在消费者心中的“完美人设”。这操作很险,但从一个企业家的角度看,或许是“必要之恶”。他赌的是,风波过去后,大家能理性看待预制菜,而他,作为这个赛道的重要参与者,能分到最大的蛋糕。
这种玩法,在资本市场叫“快种快收”。看准一个趋势,快速下注,快速卡位,哪怕姿势难看一点,先把地占了再说。至于什么用户情感、品牌美誉度,那都是后面可以慢慢修复的东西。
所以,整件事扒光了看,就是一出现实版的利益博弈剧。罗永浩代表的是C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情感价值,西贝代表的是B端企业在成本与效率驱动下的路径依赖,而于东来,则代表了更宏观的产业资本和地方政策的意志。
这根本不是一场关于菜好不好吃的争论,而是一场关于钱要怎么挣、蛋糕要怎么分的战争。消费者以为自己是原告,其实只是法庭上的证物。西贝的财报就像一份体检报告,被老罗揪出了肝上的阴影,它本来想P一下图,结果于东来直接出来说,这病是未来的趋势,大家早晚都得得,习惯就好。
最终,消费者要的“透明”,行业要的“发展”,资本要的“回报”,三者之间永远存在张力。西贝事件只是把这个张力,用一种极其难看的方式炸开了而已。而于东来的下场,则让我们看清了一个残酷的真相:商业世界里没有神仙,只有权衡利弊的商人。
所谓的人设,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脆弱得就像一张餐巾纸。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来源:甜点党GPk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