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交车上,一位大叔因急刹车踉跄了一下,不小心坐到了邻座大妈的物品上。尽管大妈没有指责他,大叔却突然暴怒,猛拍座椅,朝着司机大吼:“会不会开车,搞什么嘛!”全车人被吓得不敢出声。
公交车上,一位大叔因急刹车踉跄了一下,不小心坐到了邻座大妈的物品上。尽管大妈没有指责他,大叔却突然暴怒,猛拍座椅,朝着司机大吼:“会不会开车,搞什么嘛!”全车人被吓得不敢出声。
这一幕像极了家长哄摔倒的孩子时去“打地”的行为,通过对外攻击来掩饰尴尬,其实是一种情绪失控的转移。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从小被灌输一种观念:戒掉情绪才是成熟。一位来访者曾分享说:“我在办公室永远保持微笑,但回到家却会因为外卖迟到而崩溃大哭。”这种“白天橡皮人,夜晚玻璃心”的状态,正是情绪长期压抑的典型后果。
情绪不是敌人,压抑和发泄才是真正消耗能量的黑洞。
科学研究表明,情绪管理的关键在于接纳而非对抗。心理咨询师常用一种叫做“情绪三明治”的技术,帮助来访者识别、表达和转化情绪。
有一位高血压患者,在咨询过程中学会了使用“情绪冲浪日记”,记录每次情绪波动时的血压数据。三个月后,他发现自己在情绪达到峰值时,能够主动深呼吸调节,血压的波动幅度降低了40%。他说:“接纳情绪不是认输,而是给内心腾出一点呼吸的空间。”
可以尝试把情绪想象成不同的天气:有时晴朗,有时风雨。每天练习正念呼吸,随时观察自己的情绪变化,不抗拒也不执着。
心理学大师荣格说:“光明与阴影同在,才是完整的灵魂。”当我们停止与情绪作战,才能真正看见它背后的信息与智慧。
下次情绪来袭时,不妨试着对它说:“谢谢你提醒我,现在让我们一起看看该怎么办。”
来源:嘟嘟神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