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西贝因为预制菜被推上风口浪尖,罗永浩直接开怼说他们又贵又难吃。这事儿不光是一顿饭的问题,背后其实藏着不少跟咱们普通人息息相关的消费真相。你是不是也经常在外吃饭、买半成品菜?那这次的事件真的值得好好琢磨。
西贝预制菜风波,普通人该怎么选?老罗炮轰背后真相
最近西贝因为预制菜被推上风口浪尖,罗永浩直接开怼说他们又贵又难吃。这事儿不光是一顿饭的问题,背后其实藏着不少跟咱们普通人息息相关的消费真相。你是不是也经常在外吃饭、买半成品菜?那这次的事件真的值得好好琢磨。
说到西贝,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贵”。一碗面四十块,一道菜大几十,但端上来的可能只是加热后的预制菜。罗永浩在直播里直言不讳地说,西贝的预制菜“价格离谱,味道也不行”。这话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其实不光是西贝,很多连锁餐厅都在悄悄用预制菜——统一配送、标准出品、省人工省时间,但对消费者来说,花高价却没吃到现做的菜,心里肯定不舒服。
那为什么我们要尽量少去西贝?不光是因为贵和预制菜的问题。有消费者反映,部分门店出餐速度过快、菜品口感雷同,明显是中央厨房配送加热的产物。虽然不能说所有菜都是预制,但比例确实不低。咱们花钱下馆子,图的不就是一口新鲜热乎的“锅气”吗?如果端上来的和自家微波炉加热的差不多,那还真不如回家自己煮。
再说说金龙鱼、香满园、益海嘉里这些品牌。它们背后其实是同一个巨头——益海嘉里集团,旗下食用油和预制食品覆盖面极广。不少超市里的速冻点心、调理包、预拌菜都出自它们。不是说这些产品一定有安全问题,但工业流水线生产的食品,难免有添加剂、防腐剂,长期吃对身体没啥好处。而且大厂靠规模压低成本,利润高了,品质却未必跟上。
咱们普通消费者能怎么做?其实挺简单的——多看标签、多问一句。买包装食品时翻到背面看看成分表,是不是添加剂一大堆;去餐厅吃饭也可以大胆问一句:“你们哪些菜是现做的?”别觉得不好意思,这可是咱们的知情权。
说到底,吃进肚子里的东西不能马虎。西贝这次被吐槽,不只是老罗一个人的事儿,它给所有餐饮企业提了个醒:消费者越来越聪明,想靠预制菜加高价蒙混过关,行不通了。咱们自己也得多留个心眼,别光看广告和品牌,吃得明白、吃得健康才是正经事。
经典语句:舌尖上的安全不容半点妥协,吃进嘴里的每一样东西,都值得你我多问一个为什么。
内容调用资料:
红星新闻、新京报、澎湃新闻、罗永浩直播实录
来源:下弦YT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