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千年釉彩遇见万米高空,当湖湘匠心邂逅现代民航,一场跨越时空的非遗对话在云端精彩上演。近日,湖南航空A67641(长沙-吐鲁番)化身为“空中非遗工坊”,以“湘遇非遗之湘釉流芳”为主题,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沙铜官窑釉下彩带上蓝天,让旅客在飞行途中沉浸式体
当千年釉彩遇见万米高空,当湖湘匠心邂逅现代民航,一场跨越时空的非遗对话在云端精彩上演。近日,湖南航空A67641(长沙-吐鲁番)化身为“空中非遗工坊”,以“湘遇非遗之湘釉流芳”为主题,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沙铜官窑釉下彩带上蓝天,让旅客在飞行途中沉浸式体验釉下彩绘的技艺魅力。此次主题航班是湖南航空与铜官窑国风乐园深度联动,通过空中体验与地面文旅场景结合,为旅客提供从云端到实地的完整非遗文化体验。
为真实还原釉下多彩陶瓷制作技艺的精髓,湖南航空乘务员司马烨、袁辛化身“非遗传承志愿者”,前往铜官窑遗址所在地,向非遗传承人刘重文拜师学艺。“釉下彩技艺的出现,打破了当时青瓷、白瓷的单调格局,为瓷器装饰开辟了新途径。”刘重文向乘务员们介绍,“铜官窑陶瓷上的诗句不仅仅记载着时人的离愁别恨,也是铜官陶瓷作为曾经的‘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参与者的最好见证。”
在传承人的悉心指导下,两位乘务员从揉泥、拉坯开始,亲手制作经典执壶与碗碟泥坯,待泥坯阴干后,更执笔蘸彩,在素坯上勾勒传统纹样、书写经典诗词。一笔一画间,不仅是技艺的传递,更是对千年窑火精神的深刻体悟。
主题航班平飞阶段,乘务员司马烨通过机上广播,娓娓道来铜官窑釉下彩的历史渊源与工艺精髓:“釉下彩制作需经历揉泥、制坯、画坯、施釉、烧窑、开窑六道工艺,最终才能在釉层之下呈现永不褪色的彩绘之美。”
随后,乘务员袁辛向旅客展示了泥土原料、成型坯体与最终瓷器成品,以静态陈列的方式,清晰呈现从陶土到成瓷的蜕变过程。并同步讲解了不同阶段的工艺特点与艺术价值,让旅客在云端领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窑变魅力。
“我们邀请五位旅客朋友,执笔在纸上临摹一幅简化版的釉下彩经典纹样,体验‘画在釉下、意在千年’的创作乐趣!”互动环节一开始,旅客们便踊跃举手参与。乘务员袁辛、司马烨俯身细致指导,从握笔姿势到线条勾勒,耐心陪伴每位旅客完成属于自己的“釉下彩首秀”。
来自长沙的赵女士在完成后兴奋地表示:“平时只是博物馆里看瓷器,今天亲手画了一幅,虽然只是纸上练习,但也仿佛触摸到了那段辉煌的历史!”参与创作的旅客均获得了一份湖南航空精心准备的釉下彩主题文创礼品,以此鼓励更多人走进非遗、热爱非遗。
据悉,本次主题航班是湖南航空继花鼓戏云端首秀之后,推出的“湘遇非遗”系列第二期活动。未来,湖南航空将继续深化“湘遇非遗”系列主题航班,探索湘绣等更多非遗项目的创新表达,让每一次飞行成为可触、可感、可传承的文化之旅,让湖南非遗在云端的舞台上绽放更加璀璨的光彩。
潇湘晨报记者黎棠 通讯员罗艳
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如需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席19176699651。
来源:潇湘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