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加强党的建设,首要任务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关键是教育管理好党员、干部”“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必须贯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加强党的建设,首要任务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关键是教育管理好党员、干部”“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必须贯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时代要求,加强立德修心,坚持问题导向,增强党性教育穿透力针对性,培养堪当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重任的党员干部队伍。
贯通本与源
准确把握党性教育的特质要义
党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是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的坚实根基,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德的基石。党性教育是使实然形态的党性趋向于应然形态党性的途径、方式和手段,使党员个体最大限度符合政党党性要求。必须抓住党性的根脉和魂脉,从源头上搞清“立什么、教什么、育什么”,把正教育目标指向。
鲜明政治性。党性是无产阶级政党最基础、最集中的表现。列宁指出:“唯物主义本身包含所谓的党性”。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指出:“党性是共同的性质、普遍的性质,全党每一个人都有的性质”“一致的行动,一致的意见,集体主义,就是党性”。邓小平同志指出:“每个干部都要把党性放在第一位”。这些论述深刻表明,党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性的集中体现,核心是党员处理个人利益与党的利益的关系。因此,加强党性教育,根本着眼点是立起讲政治的高标准,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遵守党的章程,为坚守党的初心和使命、实现党的最终目标而努力奋斗。
广泛人民性。党性说到底是立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人无论是想问题、搞研究,还是作决策、办事情,都必须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而不能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这就是共产党人的党性原则。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的政党。从本质看,党性和人民性都是整体性的,不能简单从某一级党组织、某一部分党员、某一个党员来理解党性,也不能简单从某一个阶层、某部分群众、某一个具体人来理解人民性。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加强党性教育,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贯彻正确群众观,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以服务人民的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员的宗旨本色。
崇高道德性。对党员来讲,德性是基础,党性是根本。德性一般指人之常情、日用常德、个人私德,强调的是非政治标准的社会伦理准则。从“两个结合”角度看,德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聚焦的主题,其重要特色是关注世道人心。《论语》讲:“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大学》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庸》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孟子》讲:“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些思想智慧和价值观念,本质是通过加强修养正其心、诚其意,达到至善的境界,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对党员党性熔铸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所以,加强党性教育,基本任务在于根植民族文化沃土,引导党员把塑造德性和实现党性统一起来,追求崇高纯洁的道德品行。
自我革命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融贯传统文化中反躬自省、革故鼎新等理念,历史性地提出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时代命题,发出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的政治号令,领导全党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力度整纲纪、割流毒、除积弊,及时清除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及时消除损害党的执政根基的各种隐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使我们党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自我革命,就是通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实现党的领导能力整体性提升和党员队伍纯洁巩固,这方面的重要手段是靠教育来凝心铸魂。加强党性教育,一定要突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从党性、信仰、纪律等方面抓源治本,引导党员干部立牢信仰高线、筑牢抵腐防线、守牢法纪红线,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
抓住表与里
深入分析党性教育的突出问题
教育是我们党管思想抓队伍的优良传统和重要法宝。在长期革命、建设和实践中,党性教育经验越来越成熟、机制越来越完善、工作越来越规范。但面对时代发展、新形势任务、党员结构和正风肃纪的深层次变化,由表及里地认识党性教育现状,也存在抓不住心、跟不上点、踩不实步等问题,需要严肃认真审视。
学风虚,入心不深。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是党性教育基本任务。当前,学风不正不实的问题还现实存在,在深度净化灵魂、彻底改造思想上仍有不小差距。形象地看,有三种倾向值得注意:一种是螃蟹吃豆腐。抓得不少,吃得不多,满足于零敲碎打学习、记住只言片语,在系统领悟、融会贯通上不深入;一种是麻绳捆豆腐,看起来捆住了,实际上提不起来,满足于肤浅消化理解、简单穿靴戴帽,在触及思想、进入头脑上不到位;一种是油锅炸豆腐,表面上学得很硬实,真正剥开了还是软,有的遇到关键时刻、利益得失还迷失方向,在坚定信仰、强化党性上不扎实。现在,有些党员干部之所以思想境界不高、政治觉悟不强,根本上还是理论思维的欠缺,这个问题看似无形,实则非常要命。
内容散,聚焦不准。当前,党性教育内容不少、经常在搞,但一些方面问题意识不够强,缺乏针对性,出现了散光。有的立不起高格调,不重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的学习灌输,不重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方法论的科学阐释,不重视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润心。有的耕不到心田里,很多是大水漫灌,对党员队伍真实思想和现实问题不掌握,我搞我的、你听你的,牛头不对马嘴,空洞乏味,大家不愿参加。有的抓不住差异性,对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类型党员队伍实际考虑不够,精准化量体裁衣不好,搞“一锅煮”“一 刀切”教育,“需要什么”与“满足什么”对接度不够,有的甚至想到什么抓什么、抓到哪里算哪里,出力不讨好,费力没效果。
主体泛,抓上不力。党性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党员队伍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应该始终突出重上严上。从现实看,这方面还抓得不紧、落得不实,有的初衷很好、导向鲜明,抓着抓着就搞泛了。突出的是:摆不进去,一抓党性教育,总是上级教育下级、领导教育部属、机关教育基层,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不注重联系个人、思想和职责,坐在“主席台”、成了“局外人”;抓不具体,有的党性教育也抓了,但浮在面上、落不下去,有的充斥着正确的废话、漂亮的空话、严谨的套话,在见人、见事、见思想上有不小的差距;挖不到根,总认为干部受党培养多年,有基本觉悟和政治意识,不注重深抓领导干部的思想深层次问题积弊,尤其是在提升精神境界、增强抵腐定力上还有不足。
批评软,监督不强。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有力武器,也是加强党性教育、管理监督党员的基本内容。受私心、人情、关系、利益等各方面因素影响,这一武器仍不同程度存在虚化钝化的现象。有的好人主义作怪,奉行“你好我好大家好”,担心批评上级“堵路子”、批评同级“伤面子”、批评下级“丢票子”、批评单位“砸牌子”;有的人情世故作怪,认为长期在一个锅里“抡勺把”,遇事“和稀泥”“打太极”“爱奉承”,把“话留三分”当作成熟、懂事、情商高的表现,搞看似批评、实则表扬“那一套”;有的自私自利作怪,是非观念不分、政策界限蒙尘,对一些明面上、倾向性甚至大家都知道的问题,顾虑个人利益、单位荣誉和成长进步,问题不重不讲、矛盾不深不管、上级不令不查。由于批评监督弱化,导致一些单位组织管党员管干部缺失,带来假落实、假团结的风气。
方法单,创新不够。党性教育是在人的头脑里搞建设,需要紧跟时代发展和党员队伍实际加强创新,这方面还有跟不上的问题。有的机械呆板,停留于“砍三板斧”,简单地读读报纸、念念文件、学学规定,不注重针对问题开展讨论,流于形式、走了过场;有的强压硬灌,把党性教育搞成“封堵禁”,亲和力贴近性不够,结果疑惑还是那个疑惑、疙瘩还是那个疙瘩;有的手段滞后,满足于传统思维和固有模式,探索“线上+线下”教育载体不够多,“三会一课”不鲜活、不丰富、不生动,甚至有组织没活动、有活动没内容、有内容没质量,对党员缺乏很强的吸引力。
坚持正与新
不断提高党性教育的落实质量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性教育,要贯彻守正创新,把握“两个结合”,聚焦根本点、抓住着力点、扭住关键点,落实基本的、用好传统的、发展时代的,不断增强导向力、战斗力和穿透力。
拧紧理想信念总开关。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党员的灵魂。党性教育有很多内容,首要和基本的是增强思想改造自觉性彻底性,不断在信仰上“充氧”、精神上“补钙”、党性上“淬火”。抓理想信念,最主要抓好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以韦编三绝的劲头,学好创新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鲜活的马克思主义,是坚定信念的根本支撑。党性教育要区分层次、精准滴灌,突出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以彻底的精神学好彻底的理论,开阔“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视野胸襟,提升“国之大者、民之大事”的思维层次,立起“先公后私、大公无私”的价值追求。要以熟稔于心的标准,学好党纪条规。这些年,党中央出台系列党纪条规,集中体现了党的自我革命的最新大政方针和政策主张。党性教育要突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这一主体,跟进学好、立学立行、立竿见影,防止按老套路办,稀里糊涂犯错误。要以自查炉灶的精神,学好警示案例。相比正面教育引导,反面警示教育更能让人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要持续深化法纪道德警示教育,以违纪违法案件和问题为反面教材,以常若有过的精神,搞好反思警醒,引导党员干部经常反躬自省,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烧旺组织生活大熔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内政治生活是锻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的熔炉。如果炉子长期不生火,或者生了火却没有足够温度,那是炼不出钢来的。加强党性教育,要烧好这一“三昧真火”,推动组织监督回归健康规范的轨道。要斩断不愿批的人情羁绊。坚持思想淬炼、政治历练统筹发力,从理论源头和灵魂深处唤醒党员意识和批判精神,强化“自我批评是党性、上级批评是爱护、同级批评是帮助、下级批评是监督”的思想自觉。要破除不敢批的私心杂念。把党性修养作为“必修课”,搞好党纪学习教育,拓展党内主题教育,增强教育的精准度,倡导有力有节、积极健康的党内斗争,把潜藏暗行的流毒、以非为是的惯性清干净。要纠治不真批的行为桎梏。严格制度落实,科学安排组织生活,加强全过程跟踪检查和督导讲评,让真批评的武器越用越好、越用越灵,成为党员干部“护身符”“防火墙”。
发挥优秀文化引领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也是党员干部立身修身的智慧源泉。加强新形势下党性教育,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自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要用文化练眼。依托党性教育,宣传中国人民长期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灌输天下为公、天人合一、民为邦本等政治道义,更好地培养党员干部的实践眼光、人民眼光、历史眼光、世界眼光。要用文化修心。将“本根不摇、枝叶茂荣”“心志不移、百事则成”“自强不息、笃行不怠”等思想文化精髓,贯穿到党性教育之中,用以清理思想、解放思想、整肃思想,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催生高远的精神境界。要用文化润德。在党性教育中旗帜鲜明地讲中华“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道德主张,从思想深处明辨是与非、好与坏、对与错的界限,始终正心明道、怀德自重。
探索党性培养新模式。党性教育离开时代性就谈不上吸引力,没有吸引力就产生不了感召力。加强和改进党性教育,既要坚持党的意志不偏向,又要摒弃“鸵鸟”心态抓创新,与时代发展合拍、同党员需求合辙。要发挥真理的力量。打造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首课、以党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为基本内容的“基础课”、以学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为重点内容的“经典课”,形成有内容、有格调、有品质的党课教育大体系。要用好榜样的力量。手中有了典型,党性教育就活了。组织力量挖掘第一书记榜样、城市社区榜样、乡村振兴榜样,开展榜样见面会、榜样讲党课等活动,让党课进红色教育基地、生产一线、楼宇社区等场所,让有信仰的讲信仰、党性强的谈党性,增强感染力说服力。要用好网络的力量。改变“一人一桌、一讲到底”的传统模式,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搭建情景式、自述式、分享式、体验式、访谈式平台,做好“指尖上的党性教育”,靠网络大流量传播时代正能量。
作者:李瑞斌(作者系武警部队河南总队大校副政治委员兼纪委书记)
责任编辑:屠少萌|联系电话:(010)67550734 | 电子信箱:pinglun@rmfyb.cn
新媒体编辑:逯璐
来源:豪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