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儿出身,创办独角兽公司,靠疯子般坚持逆袭成功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9 13:07 1

摘要:但就是在这种环境下,他练就了超强的观察力和“嗅觉”:中国留学生喜欢什么?老干妈、泡面、香烟。他就靠卖这些,赚到了生活费,还自学中文,成了留学生的“非官方辅导老师”。

李发顺的故事,比很多创业剧都还要戏剧性。13岁父母离异,靠孤儿院长大,打鸟、泡冷米饭、吃方便面是他童年的“日常大餐”。

但就是在这种环境下,他练就了超强的观察力和“嗅觉”:中国留学生喜欢什么?老干妈、泡面、香烟。他就靠卖这些,赚到了生活费,还自学中文,成了留学生的“非官方辅导老师”。

大二那年,他放假去沙矿打工,结果直接“临危受命”,接手一个濒临倒闭的矿场。他三招搞定老问题:裁掉贪污拉帮结派的员工、修设备、涨价。矿场起死回生,他也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后来他做导游,开始接触中国富人,顺势转做房产销售,一年赚几亿泰铢(上亿人民币)。直到有一次去中国推销房产,发现中国快递费比泰国便宜太多,这才点燃了他的创业灵感。

2017年,他创立了Flash Express,立下两个flag:做泰国首家“全年无休”的快递公司,也是第一家“免费上门取件”的快递企业。仅4年,公司估值21亿美元,成为泰国本土第一个独角兽。

李发顺的创业路,绝对不是“顺风顺水”。早期创业时,泰国没几个投资人愿意投他。他转而向中国资本求助,拿到了高榕创投、云天使基金、阿里系个人投资者的早期资金。可以说没有这笔钱,Flash Express很可能活不过种子期。

为了请到技术合伙人狄玮杰,他甚至在高速公路上撒钱表忠心。他俩一个理科出身、讲逻辑;一个靠直觉、拍脑袋,但正是这种“中泰混搭”,让Flash在效率和本土化之间找到了平衡点。

疫情时期,公司陷入生死边缘:员工大面积感染,每人要带薪休假20天,公司不得不同时付两份工资;消杀、口罩、消毒液开支巨大。他们被迫关闭最大的分拨中心,赔付客户2.5亿泰铢(约5000万人民币),但股东没有一句责备。

45天后,Flash满血复活,业务甚至翻倍。2021年全年营收170亿泰铢,送出6亿个包裹。

这场危机之后,李发顺痛定思痛,做了两件大事:
一是组织结构“清一色”,哪个国家的人最懂本地业务就让谁来做——PR用泰国人,IT用中国人,产品经理用“混血”,各司其职。
二是推行极致扁平化,10万人公司只有4个C-level和1个VP,中层全部砍掉,效率爆表。

创业路上,李发顺也不是没遇到“生死时刻”。

2020年D轮融资前,有家公司提出三个选择:收购他、架空他、或者“让他消失”。结果真有人在他车上放子弹、留纸条威胁:“你的性命只值一颗子弹。”

他报警、请皇家资产管理局出面谈判,靠军警护卫上班、三个月后拿下D轮融资,才算平安度过。

如今,Flash Express在东南亚已有4个国家的快递业务,6个国家的仓储服务,还手握支付牌照。李发顺说,快递只是入口,真正的护城河在于前端绑定客户,控制上游才能赢下下游。

他也把眼光投向中国品牌出海,投资了霸王茶姬、卡游等项目。他看准了:中国品牌的全球化能力越来越强,东南亚就是“第一站”。未来十年,他想在东南亚孵化100个中国品牌。

他总结自己这一路:“我不是在晴天起跑,而是在风暴中成长。”所以他给公司起名Flash,既代表快,也象征——风暴越强,闪电越亮。

这不是一部剧的剧情,而是一个34岁华裔创业者用命拼出来的现实。李发顺的经历告诉我们:底层出身不可怕,只要你敢疯、敢拼——命运也能逆转。

来源:墨兰史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