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间主播真敢吹!喝饮料也能让白发转黑……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9 13:04 3

摘要:“一盒、两盒,这一堆都不要钱,我们的黑发产品不仅免费送,还给你们包邮”“这款魔法黑发产品用法简单方便,有白发的朋友不要犹豫了”,7月29日,记者在该账号发布的引流视频中看到,“黑发研究员”周主任指着面前的几盒固信堂牌九黑桑葚乌丽饮这样说道。

喝了就能黑发

白发无变化全额退款

发明专利菌株是受法律保护的

今天只有5单库存了

……

近期

部分黑发产品在直播宣传中

频频使用营销话术

诱导用户进入直播间

被如此吹嘘的产品

到底是什么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

对此进行了2个多月的调查

用“免费送”“教授推荐”引流

通用话术诱导消费者下单

账号:御用秘方传承—第五代

推销产品:固信堂牌九黑桑葚乌丽饮

“一盒、两盒,这一堆都不要钱,我们的黑发产品不仅免费送,还给你们包邮”“这款魔法黑发产品用法简单方便,有白发的朋友不要犹豫了”,7月29日,记者在该账号发布的引流视频中看到,“黑发研究员”周主任指着面前的几盒固信堂牌九黑桑葚乌丽饮这样说道。

记者点击进入“御用秘方传承—第五代”直播间,发现并无免费产品,该产品在小黄车的标价为69.9元,主播宣称购买可享受“拍一发三”(买一瓶送两瓶正装试用)的优惠,同时不停催促用户下单,称价格即将回升至99元一单。

该直播间对接商户为康健精选,经营主体名称为海口龙华扁氏一绝百货店(个体工商户)

账号:弘硕嬿嬿

推销产品:人参何首乌草本洗发皂

9月10日,该账号发布的视频中,主播称现在有免费试用的机会。随后一名自称“郑教授”的人在台上进行推广:“一个拥有先进技术的国家难道去不掉你的满头白发?今年,研究所专为老百姓研发出了一款能攻克白发难题的优质国货。我之前从来不为任何产品做推荐,但这次我要为它破一次例。现在有一个办法能帮你把白发养回来,花费还不到一百元。”

记者进入“弘硕嬿嬿”直播间,该直播间正在推销一款人参何首乌草本洗发皂,标价59.9元/100克。该直播间对接商户为喜羽百货,经营主体为漯河市舞阳县喜周羽百货店(个体工商户)

“免费送”“郑教授推荐”等话术

俨然成了不少直播间的

引流的通用手段

账号:元盟—凌云

“我之前从来不为任何产品做推荐,但这次我要为它破例一次”,该账号发布的视频中,“郑教授”的这套说辞又被搬用一遍,视频上方还标注了“郑教授都为此站台”的字样。进入“元盟—凌云”直播间,身着少数民族服装的主播正在推荐塑乌雪莲草本植萃洗护润黑露

账号:乸乸好物

该账号同样打出了“郑教授”的旗号,其直播间推荐的是雪莲花石斛润发露,并标榜其属于“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雪莲花石斛润发露藏草佳人”。记者通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对该项目进行查询,结果显示暂无数据。

视频宣称郑教授为黑发产品站台。视频截图

展示所谓专利菌株证书

涉嫌张冠李戴

此外

这些直播间还在

产品的“功效”上下功夫

直播间:御用秘方传承—第五代

主播宣称九黑桑葚乌丽饮添加了两项国家专利菌株。为增强可信度,主播表示虚假宣传须承担法律责任,甚至称“无中生有会面临十年以上牢狱之灾”。随后主播展示发明专利证书,声称:“你们可以不相信我,但一定要相信我们家的发明专利菌株,证书上有专利号和红章,是受法律保护的,假一倒贴1万元。”

专利证书也成产品宣传噱头。直播间截图

9月17日,记者查看从该直播间所购的九黑桑葚乌丽饮,生产企业为安徽仁昌药业有限公司,外包装标注有“特添中国发明专利菌株”“中国发明专利菌株”字样,以及其拥有的两项专利即“具有乌发作用的食品及其制备方法”“即食型乌发谷物主食料及其制作方法”。

固信堂九黑桑葚乌丽饮外包装标注“中国发明专利菌株”。张文章/摄

根据产品标注的专利号,记者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进行检索查询,从两项专利的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上看,通篇并无“菌株”两字,也未查到相关说法。记者还注意到,这两项专利中提到的食品制作原料与九黑桑葚乌丽饮的配料并不完全相同。其中:

● “具有乌发作用的食品及其制备方法”专利权人为陕西国际商贸学院,该专利的特征在于最终制成的食品为饼干或面包;

● “即食型乌发谷物主食料及其制作方法”专利权人为江西谷物源食品有限公司,该发明摘要标示“本发明采用预糊化和滚筒干燥工艺生产乌发型谷物片/粉,既最大程度保留了原料特有的营养、风味,又改善了产品的口感,同时具有补肝肾、润五脏功能”,并未提及“白发转黑”

记者调查发现,生产商品名为“九黑桑葚乌丽饮”的产品并非来自单一厂家,除了固信堂品牌外,还包括永庆年堂、华佗恩泽等多个品牌。8月18日,“李家百草传承”直播间也推荐了九黑桑葚乌丽饮,该直播间展示的专利证书与“御用秘方传承—第五代”直播间所使用的一致,但两者生产厂家不同。

9月17日,北京京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业务经理张咪告诉记者,这两项专利保护的是食品产品和其制作流程,获得发明专利的是创新的食品及其制备方法,而不是其中使用的某个单一成分。如以上述两项专利为由自称“中国发明专利菌株”,涉嫌张冠李戴。

“最后几单”“马上涨价”“万人测试”

都是营销套路

记者还发现

限时抢购、最后几单

马上涨价、即将发货

……

这些营销术语

充斥着黑发产品直播间

但实际库存始终充足

价格也并未上调

还有多个直播间

反复提及

“线下万人测试数据”

“有报告备案”

“×××老师推荐”等

9月9日,“明明故事馆”直播间正在推荐无患子何首乌侧柏叶洗发皂,主播称:“最后38单,每人限购一单,现在是59元两块洗发皂,38单卖完后恢复成99元一块”;“茉柬枢磬商专卖店”直播间主播推荐的是皂角泥,主播称:“最后15单试用(69.9元两瓶皂角泥),马上截单了,2分钟后变成69.9一瓶。”

“御用秘方传承—第五代”直播间晒图标称96.5%的成功率,甚至将6.2%的低复购率说成是“产品见效”。9月6日,“天天开心”直播间推销幕维思首乌侧柏叶洗头皂时,也以“国家背书、千人检测万人见证、有报告备案”的说辞强化可信度。

线下万人测试成营销噱头。直播间截图

8月5日,账号“董老师讲养发”发布的视频中,一位标称“高级营养师”的董老师以“董老师教你赶走花发”为噱头吸引关注。进入其直播间可见,主推产品为乌黑片,并宣称“每日二片重现乌黑亮泽”。类似的还有“修正乌黑片创始人汪老师”等。此前已被曝光的“陈老师讲养发”直播间为推广复方乌发液,打造“创始人陈老师”人设。

白发自然转黑目前尚无解

警惕“白转黑”产品含有毒成分

北京同仁医院皮肤科魏爱华主任医师在名医在线平台表示,白发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遗传性白发,这种遗传因素导致的白发目前医学上很难有办法去改善。

另外一大类是后天性白发,诸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导致头发变灰白,以及精神神经因素所导致的后天性白发。

那白发能变黑吗?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张国喜介绍,老年性白发、遗传性因素导致的少年性白发变黑是不太可能的。如果是疾病如白癜风导致的头发变白,则要进行白癜风的治疗。精神心理因素导致的白发通过调整心理状态,有逐渐变黑的可能。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尚没有能够短时间内促进白发自然转黑的食品或化妆品,一些宣称能“白转黑”且无副作用的产品,其有效成分可能含有毒重金属盐硝酸银。

3·15观点

戳破黑发神器

虚假营销的泡沫

以“白发转黑”为诱饵,部分商家正在互联网世界编织一张庞大而隐秘的欺诈之网:剧本化的短视频、虚构的专家人设、伪造的打卡记录、盗用的特妆批号、张冠李戴的专利证书……这些充斥于直播间、号称“黑发神器”的产品,凭借精心设计的话术,正大肆收割被白发困扰的消费者。

调查发现,这类产品的营销手段高度雷同:先是投放极具煽动性的引流内容——有的模仿新闻节目制造权威假象,有的搭建“实验室场景”营造科技背景,有的搬出“博士”“教授”等虚假人设骗取信任。进入直播间,主播们更是以“七日白发转黑”“已帮助三亿人”“一次使用维持几十年”等夸张话术,辅以“最后库存”“即将涨价”的逼单套路,不断刺激消费者冲动下单。

它们常打着“千年古方”“专利菌株”等看似专业的旗号,实则大多只是普通食品、日化品或化妆品,不具备让白发变黑的功能。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宣称“无毒副作用”的“黑发产品”,甚至被检出含有硝酸银等重金属成分,一旦使用会给消费者人身健康带来不同程度危害。

这类虚假营销不仅直接侵害消费者的财产权益,更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电商生态的公信力。当造假成本低于诚信经营,当套路营销冲垮诚信底线,真正优质的产品会难以突围。久而久之,整个行业将在失信中逐渐萎缩。

应该看到,黑发市场的乱象背后,折射出消费者对健康美丽的真实渴望与未被满足需求的矛盾。在加强行业治理与消费教育的同时,市场亟须从单纯的营销战,转向提供覆盖预防、调理、养护全周期的专业解决方案。

整治乱象,必须多方合力、重拳出击。网络平台应强化审核机制,推行直播间资质与信用信息公开,强制标明产品成分与实际功效,杜绝模糊和虚假宣传;监管部门须建立联合惩戒机制,实现跨平台协同治理,对欺诈行为坚决零容忍、严处罚。

医学专家一再强调:除极少数特定情况外,遗传性与老年性白发目前在医学上仍难以逆转,目前还没发现“七天白转黑”的神奇产品。消费者应保持理性与健康心态,不必为白发焦虑,更不可轻信毫无科学依据的营销承诺。

还黑发市场一个清白,不仅是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必然要求,更是重建市场信任、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一步。唯有撕下虚假面具、戳破虚假营销泡沫,才能让诚信企业公平竞争,让消费者放心选择,让市场回归真正以品质和价值说话的健康生态。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