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美堂:影响力远超杜月笙的“帮会大佬”,入葬八宝山革命公墓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13 08:11 2

摘要:如今的网络上,对杜月笙的关注度很高,评价也日趋好转,作为自嘲为蒋介石“夜壶”的黑帮大佬,仿佛渐渐成为一个正面人物,甚至一些人将其视为偶像,这大概是有些让人想不到的。

如今的网络上,对杜月笙的关注度很高,评价也日趋好转,作为自嘲为蒋介石“夜壶”的黑帮大佬,仿佛渐渐成为一个正面人物,甚至一些人将其视为偶像,这大概是有些让人想不到的。

杜月笙自然有他的长项,比如他坚决抗日,比如他做事敞亮等等,但他在“四一二政变”中所欠下了血债,以及手下的那些门徒们在上海滩上的各种恶行,怎么说都是一个恶势力的头子,是不能摆上台面的一个负面人物。

然而,同样是帮会的头面人物,司徒美堂的名声可是要好太多,妥妥的正面形象,他一生爱国,资助孙中山革命,支持抗日,反对内战,最后是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每一步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最后成为唯一被葬入八宝山革命公墓的“帮会大佬”。

于是,有人将杜月笙和司徒美堂放在一起比较,结果是出奇的一致,杜月笙只是在上海滩上能呼风唤雨的黑帮老大,而司徒美堂却是在世界华人的圈子中,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人物,两人根本就没有可比性,不在一个频道上对话。

不过,要是说现在对大陆而言,杜月笙的名气要远超司徒美堂,尽管二人离世的时间相差无几,但杜月笙有孟小冬、姚玉兰、黄金荣、甚至蒋介石的加持,名声想不大也不行,而反观司徒美堂却很落寞,知道的人并不太多,似乎有被人选择性遗忘的倾向。

究其原因,司徒美堂毕竟是属于帮会人物,而无论在何时,人们习惯上总是称之为“黑帮”,在清末民初,影响最大的有三家,即洪门、青帮和白莲教,所谓“红花绿叶白莲藕,三教原来是一家”,另外大概就是四川的“袍哥”了,不过,因其地域的局限,至少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还是不能同上述三家相提并论。

司徒美堂是洪门,也是著名的爱国侨领,他是集所有爱国者优秀品质于一身的江湖侠士,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就这一点来说,司徒美堂是这个特殊群体中正义的象征,也是民族之光。

司徒美堂,字基赞,1868年出生在广东开平的一个农民家庭,他5岁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读了几年私塾后,因交不起学费而去了新会的一家小店当杂工,小小年纪便开始了独自闯荡的生活。

在那外强环视,民不聊生的乱世,司徒美堂发奋自强,广东有习武之传统,所以,他也拜师学艺,跟着一名老师傅学习拳脚,多年下来,也习得了一身的武艺。

生计艰难,当时沿海地区的人都纷纷出海谋生,1880年,年仅12岁的司徒美堂怀揣着母亲借来的50块大洋,背井离乡,跟着亲戚远渡重洋,他蜗居在下等船舱中,经过三个月的海上漂泊来到了美国,成为一名最底层的“猪仔”。

自踏上了美国本土后,就开始了他异国他乡的艰辛之旅,他最初在三藩市“会仙楼”食馆当厨工,由于年龄太小,薪水很低,作为非法童工,他每天工作不下16小时,而每月工资仅得12美元,苦不堪言。

在美国,当时华工的地位十分低下,饱受白人的歧视和虐待,美国甚至还专门出台了排华法案,司徒美堂为自保,遂加入了华人团体“洪门”,会众们相依相帮,共度难关。

1886年,司徒美堂因失手打死了一个吃“霸王餐”的白人无赖,这可是触犯了“天条”,他不但被捕入狱,还被判了绞刑,在洪门的大力斡旋下,他在坐了十个月牢后,终于获得自由身。

出狱后,他到美国军舰“保鲁磨号”当厨工,并随舰到过南美及西欧一些国家,不仅眼界大开,还结交了很多的朋友,这也为他日后帮会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1894年冬,27岁的司徒美堂在美国波士顿另立系统,他组建了安良堂,以“锄强扶弱、除暴安良”相号召,势力迅速扩大,在美国很多城市都有分会堂,此时的司徒美堂也成为在美国华人圈中有影响的大人物。

但是,他并不是如黑帮“堂主”那样的颐指气使,靠门徒的“孝敬”生活,而是同几个曾经在军舰上的朋友一起,推着小车,沿街出售水果蔬菜肉类谋生,这点同杜月笙早期的经历有些相似。

1905年,司徒美堂在美国纽约成立“安良总堂”,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洪门大哥”,用我们四川袍哥话来说,就是“舵爷”,而他在帮会内,大家都尊称他“叔父”。

在此期间有两件事值得记述,一是他在37岁时,结识了一心要推翻满清统治的孙中山,二是聘请了富兰克林·罗斯福为法律顾问,时间长达十年之久。

结识孙中山后,他被孙中山的理想和奋斗的精神所鼓舞,决心全力支持孙中山革命,就如同孙中山的“提款机”张静江一样,他全力以赴,筹集了大量的资金汇给孙中山,可以说,辛亥革命的成功,司徒美堂是做出巨大贡献的,这也是孙中山说的“华侨为革命之母”的由来。

由于清政府的通缉,孙中山在美国的日子也不好过,四处躲藏,还被美国移民局抓捕,得知消息后的司徒美堂立即动用了所有的关系,花了大笔的金钱,四处打点,方才将孙中山从牢中捞出。

从此,他组织徒众为孙中山当保镖,有时自己也亲自出面,他还时常很开心地为孙中山当厨师,展示自己的才艺;而此时的孙中山也加入了洪门,被封为“洪棍”,即“元帅”之意,只是后来为撇清同帮会的关系,这段历史鲜为人知。

司徒美堂在筹款方面,更是不遗余力,不仅奔走四方为孙中山募捐,甚至还抵押上自己的产业以支持孙中山革命,仅广州黄花岗起义,他就募集了15万7千多美元交给孙中山,就可以说,司徒美堂及他的洪门对孙中山革命,是有着极大的帮助。

而他聘请的这位法律顾问富兰克林·罗斯福,对他的事业和华人在美国的地位有着重大的影响,因为,这位罗斯福后来成为美国第32任总统,促成美国国会取消了实行60多年的排华法案,可谓是功莫大焉。

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建立南京临时政府,司徒美堂再次给同盟会寄去了20多万美金,并派人回国与孙中山相谈,意欲将他的“安良堂”从地下转为地上,但被孙中山拒绝。

失望的司徒美堂遂谢绝了孙中山请他当官的邀请,心中当然也很是不爽,但没办法,不是孙中山食言,实在是有其苦衷,如果兑现当年的承诺,让洪门走上前台,那全国众多的帮会岂不是都有了合法的依据,这对国家来说,那是万万不能的。

于是,1925年,在司徒美堂的主导下,成立了致公党,以颇有影响力的陈炯明、唐继尧为正副总理,当陈炯明逝世后,司徒美堂走到了台前,出任致公党总理,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不懈地努力。

“九一八事变”,司徒美堂坚持对日强硬的态度,他号召全体侨胞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积极捐款捐物,支援国内抗日。

及至抗战全面爆发,69岁的司徒美堂不顾年迈,在美国成立了“全体华侨抗日救国筹饷总会”,共计募得款项多达1400万美元,这在当时可是一个天文数字,有力地支持了国内的抗战。

值得强调的是,当后来的蒋介石断绝了给我党援助后,而司徒美堂的捐助,成为我根据地军民的重要资金来源,对司徒美堂来说,只要是抗日,只要是对中华民族有利的事,司徒美堂都会努力去做的。

1941年,当蒋介石制造“皖南事变”后,司徒美堂怒不可遏,立即发表通电斥责蒋介石,要求团结一致,共同抗日,从而也使得蒋介石对他产生了不满。

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司徒美堂回国,受聘中国国民参政会华侨参议员,途经香港时,被日本特务机关扣押,这些特务们软硬兼施,妄图说服其担任香港维持会主席,遭到司徒美堂的严辞拒绝,想让司徒美堂当汉奸,岂不是痴人说梦!

1945年,司徒美堂等美国各洲的洪门代表等10人回国,筹备在上海召开“五州洪门恳请大会”,继续要为洪门的帮会色彩正名,他们拟将改建为“中国洪门致公党”,并推选司徒美堂为主席。

各民主党派和民众,也包括我党在内,对此都表示欢迎,唯独蒋介石不予理会。

因为,当年的孙中山都没有同意的事,如今的蒋总裁如何会支持?何况,这些政党都是反对一党专制,主张还政于民,这是蒋介石无论如何也无法忍受的。

但是,他又想拉拢司徒美堂,继而控制海外华侨的力量,便让杜月笙出面当说客,当司徒美堂听到杜月笙说蒋介石势力很大,不要惹他时,司徒美堂愤然回答道,“你回去告诉蒋介石,他不好惹我。”

后来,当司徒美堂在国民党上海市长吴铁城的陪同下,面见了趾高气扬的蒋介石时,蒋介石玩了个花样,七弄八搞的成立了一个 “民治党”,虽然名义上尊司徒美堂为主席,但却是由中统所控制,于是,不久后,司徒美堂便宣布退出了这个傀儡的政党。

与蒋介石蛮横的态度相比,我党对司徒美堂表露出极大的尊重,不仅在重庆的周恩来宴请了司徒美堂,还邀请他参观了解放区,看到解放区生机勃勃的现状后,司徒美堂大为感动,从此,他认定共产党是有前途的,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所在。

1948年10月,司徒美堂经由香港回到美国,临行前,他写了一封《上毛主席致敬书》,在表示对毛主席敬意的同时,也坚定地表示,接受共产党的领导,赞同组建人民民主政府的主张。

司徒美堂给毛主席的信

1949年4月,新中国筹建在即,司徒美堂不顾忌自己正处于国民党特务监视下的危险,毅然回国参加政协会议,他的回国,受到了我党最高层的热烈欢迎。

在开国典礼上,司徒美堂登上了天安门城楼,见证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时刻;在周总理的力邀下,他选择了留在北京,为新中国的建设献计出力。

毛主席给司徒美堂的信

1955年5月8日,司徒美堂走完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终年87岁,我党也给了他最高的待遇,不仅由周总理亲自主持了公祭,还入葬八宝山革命公墓,充分体现了我党对他为革命事业所做贡献的肯定,而他也是帮会大佬和葬八宝山的唯一之人。

下葬时,司徒美堂没有穿西装,而是身着中山装,头戴干部帽,身边放着的,是黄兴夫人为他特制的大手杖,而廖仲恺的夫人何香凝,更是亲撰了800多字的墓志刻于石碑上。

我党对司徒美堂的过往作出了极高的肯定,在悼词中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他一生所走的道路,反映着国外爱国侨胞从鸦片战争以来所走的道路。”

司徒美堂,一位漂流海外的华侨领袖,虽然他也是帮会大佬,但他始终如一地向往美好,时刻铭记初衷,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是一个地道的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不曾忘记自己是华夏儿女。”

如今,在他的故乡广东开平市的城市南广场上,有着一座司徒美堂的塑像,他银髯如戟、西装革履,双目炯炯有神地看着前方,看着这一方他无比热爱的故土。

伟哉,司徒大佬,壮哉,华侨领袖,如有机会前往开平,我一定要去祭拜,一柱香,三鞠躬,以表我的敬仰之情……

来源:青林知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