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脑根本不关心真理,这就是为什么,你永远“看”不到“现实”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13 06:58 1

摘要:你看到的世界,不是真实的世界,而是大脑给你“编”的一个版本。别以为你是在用眼睛看,其实你是在用“脑子猜”。大脑不是摄像头,更不是实况直播设备。它是一个预测机。预测、修正、再预测——每一秒都在跑模型,像个AI神经网络,但是生物版的。

你看到的世界,不是真实的世界,而是大脑给你“编”的一个版本。别以为你是在用眼睛看,其实你是在用“脑子猜”。大脑不是摄像头,更不是实况直播设备。它是一个预测机。预测、修正、再预测——每一秒都在跑模型,像个AI神经网络,但是生物版的。

你所谓的“感觉”,不是从世界那里来的,而是从记忆、经验、进化遗产和社会约定中来的。听起来抽象,其实非常具体。

你看到一杯水,其实是你脑子预测那里应该有个透明容器装了液体。感知是结果,不是输入,是脑子压根懒得等输入,就先输出。

预测一旦和真实数据不一致,系统就会报错,更新模型。这就叫“预测误差”。

比如你看到一团红云,大脑说这不合理。于是给它找理由:晚霞?反光?滤镜?不管是什么,逻辑必须闭环。否则你会焦虑。

但有时候,系统索性直接忽略不匹配的数据。你有视觉盲点你知道吗?你一直都“看不见”它,但你又一直“以为”自己看得一清二楚。因为大脑直接补上了画面。

越想省事,大脑越爱猜。越爱猜,越容易被骗。

这就是为什么致幻剂那么管用。只要让感官输入出问题,大脑就会疯狂启动补丁程序,补得你天花乱坠、牛鬼蛇神都能出现——而你还觉得真实。

幻觉,不是系统的故障,是它的“默认模式”。因为它压根不是为追求“真理”设计的,而是为了“活下来”。

进化关心的是你能不能及时避开狮子、抓住果子、生出下一代,而不是你能不能精确分辨出光子的波函数。所以大脑直接选择压缩数据、删除无关、只保留“可能要命”或者“可能有吃的”的内容。

现实,变成了生存优化过的用户界面。

再强调一次:我们看到的,不是“世界”,而是“为活着而剪辑过的世界”。而我们之所以活得不那么疑神疑鬼,是因为我们相信——别人的幻觉和我的幻觉是差不多的。这叫“共识现实”。

就像大家都相信红灯停、绿灯行,所以车能在城市里跑。但这也意味着:只要共识变了,现实也会随之重构。

文化、语言、道德、法律、教育,全是共识建构。它不是来自真实世界,是来自人类集体的长期迭代。

你说你“知道”某件事,其实你只是“学会了别人都这么想”。认知,是社会定义的幻觉。

而一旦你开始质疑这种幻觉,就会发现:大脑是可以反编译的,现实是可以再建构的。不是哲学玄谈,而是神经科学上的事实。

只是多数人不敢动这个“集体脚本”。你脱离了主流建构的现实框架,你就要独立承担解释一切异常数据的代价。代价很高,所以人们选择妥协。

可一旦你意识到,预测可以被干预,模型可以被重写,你就不会再轻易相信任何一种“这是现实”。

因为现实从来不是你看到的样子,而是你大脑允许你看到的样子。这,就是被科学验证过的“受控幻觉”理论。

现实,不存在于外部世界,它存在于你预测的回路中。

来源:老胡科学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