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速览!2025上半年消化道肿瘤领域FDA药物获批梳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9 11:35 3

摘要: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肿瘤治疗的理念不断更迭,精准医疗与靶向治疗已成为消化道肿瘤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2025年上半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多款消化道肿瘤领域的新药,多项创新疗法获批为患者带来新的生存希望。这些药物覆盖结直肠癌、胃癌、胰腺/胰腺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肿瘤治疗的理念不断更迭,精准医疗与靶向治疗已成为消化道肿瘤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2025年上半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多款消化道肿瘤领域的新药,多项创新疗法获批为患者带来新的生存希望。这些药物覆盖结直肠癌、胃癌、胰腺/胰腺外神经内分泌肿瘤、肝癌及肛管癌等多个癌种。《肿瘤瞭望消化时讯》特此系统整理相关获批药物,以飨读者(如有遗漏欢迎留言区补充)。

第一乐章

1月16日,FDA正式批准Sotorasib联合帕尼单抗用于治疗KRAS G12C突变转移性结直肠癌成人患者,该类患者的KRAS G12C突变需经FDA批准的检测确定,并且既往接受过氟嘧啶类、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为基础的化疗。同日,FDA还批准了therascreen KRAS RGQ PCR试剂盒作为伴随诊断,用于筛选结直肠癌患者中携带KRAS G12C突变且适合接受Sotorasib联合帕尼单抗治疗的患者。

官网信息

获批依据

该批准主要基于CodeBreaK 300研究。

CodeBreaK 300研究(NCT05198934)是一项随机、开放标签、对照研究,纳入了既往接受过以氟嘧啶类、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为基础的化疗的KRAS G12C突变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研究采用QIAGEN therascreen KRAS RGQ PCR试剂盒对肿瘤组织样本进行前瞻性突变检测。该研究共纳入160例患者,按1:1:1比例随机分配至以下三组:

Sotorasib (960 mg,口服,每日1次)联合帕尼单抗(6 mg/kg,静脉给药,每2周1次)。Sotorasib2(40 mg,口服,每日1次)联合帕尼单抗(6 mg/kg,静脉给药,每2周1次)。研究者选择的标准化疗方案组(三氟尿苷/替吡嘧啶或瑞戈非尼)。

研究的主要终点为盲态独立中央审评(BICR)根据RECIST v1.1评估的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终点包括总生存期(OS)、客观缓解率(ORR)和缓解持续时间(DOR)。

疗效方面,Sotorasib(960 mg)联合帕尼单抗组的中位PFS为5.6个月(95%CI:4.2~6.3),而SOC组为2个月(95%CI:1.9~3.9),(HR=0.48,95%CI:0.3~0.78,P=0.005)。OS的最终分析未显示统计学显著性。此外,Sotorasib(960 mg)联合帕尼单抗组的ORR为26%(95%CI:15%~40%),而SOC组为0%(95%CI:0%~7%)。Sotorasib(960 mg)联合帕尼单抗组的中位DOR为4.4个月(范围:1.9+个月~6+个月)。Sotorasib(240 mg)联合帕尼单抗组与SOC组的PFS最终分析未显示统计学显著性。

安全性方面,Sotorasib(960 mg)联合帕尼单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20%)为皮疹、皮肤干燥、腹泻、口腔炎、疲劳和肌肉骨骼疼痛。≥2例患者中常见的3~4级实验室异常为镁降低、钾降低、校正钙降低和钾升高。

第二乐章

3月19日,FDA正式批准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曲妥珠单抗、氟嘧啶及含铂化疗方案,用于一线治疗PD-L1表达(CPS≥1)、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胃或胃食管交界部腺癌(GC/GEJC)成人患者。

官网信息

获批依据

该批准主要基于KEYNOTE-811研究。

KEYNOTE-811研究(NCT03615326)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共纳入698例既往未接受过转移性疾病系统性治疗的HER2阳性晚期GC/GEJC患者。其中594例(85%)患者肿瘤PD-L1 CPS≥1。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配至治疗组(帕博利珠单抗200 mg联合曲妥珠单抗及氟尿嘧啶+顺铂/卡培他滨+奥沙利铂治疗)或对照组(安慰剂联合曲妥珠单抗及氟尿嘧啶+顺铂/卡培他滨+奥沙利铂治疗)。

研究主要终点为盲法独立中心评审(BICR)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次要终点包括客观缓解率(ORR)和缓解持续时间(DOR)。

疗效方面,PD-L1 CPS≥1患者中,治疗组中位PFS为10.9个月(95%CI:8.5~12.5),安慰剂组为7.3个月(95%CI:6.8~8.4)(HR=0.72,95%CI:0.60~0.87);

中位OS分别为20.1个月(95%CI:17.9~22.9)和15.7个月(95%CI:13.5~18.5)(HR=0.79,95%CI:0.66~0.95);

ORR为73%(95%CI:68~78) vs. 58%(95%CI:53~64),中位DOR为11.3个月(95%CI:9.9~13.7) vs. 9.6个月(95%CI:7.1~11.2)。

安全性方面,治疗组不良事件特征与已知安全性数据一致。

第三乐章

3月26日,FDA正式批准卡博替尼(Cabometyx,Exelixis,Inc.)用于既往经治、不可切除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分化良好的胰腺神经内分泌瘤(pNET)和分化良好的胰腺外神经内分泌瘤(epNET)≥12岁儿童和成人患者。

官网信息

获批依据

该批准主要基于CABINET研究。

CABINET研究(NCT03375320)是一项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研究,包含pNET和epNET两个独立的随机队列,共纳入298例既往治疗后进展的不可切除、局部晚期或转移性患者。两个队列的主要疗效终点均为由盲法独立影像学评审委员会(BIRC)依据RECIST v1.1标准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疗效终点包括客观缓解率(ORR)和总生存期(OS)。

疗效方面,在pNET队列中,99例患者随机(2:1)分配接受卡博替尼(60 mg,口服,每日1次)或安慰剂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毒性不可耐受。结果显示,卡博替尼组的中位PFS为13.8个月,显著优于安慰剂组的3.3个月(HR=0.22,95%CI:0.12~0.41,P

在epNET队列中,199例患者随机(2:1)分配接受卡博替尼或安慰剂治疗。卡博替尼组中位PFS为8.5个月,显著长于安慰剂组的4.2个月(HR=0.40,95%CI:0.26~0.61,P

安全性方面,卡博替尼的总体安全性特征与已获批的产品说明书一致。

第四乐章

4月8日,FDA正式批准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不可切除或转移性MSI-H/dMMR型CRC患者。同时,FDA将纳武利尤单抗单药疗法的加速批准转为完全批准,适应症为:接受过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治疗后进展的12岁及以上MSI-H/dMMR转移性CRC患者。

官网信息

获批依据

该批准主要基于CHECKMATE-8HW研究。

CHECKMATE-8HW研究(NCT04008030)是一项随机、三臂、开放标签研究,旨在评估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治疗MSI-H/dMMR型CR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以下治疗之一:

纳武利尤单抗(240 mg,每周3次)联合伊匹木单抗(1 mg/kg,每周3次)治疗,最多使用4剂,随后单用纳武利尤单抗(480 mg,每周4次)维持。纳武利尤单抗(240 mg,每周2次),使用6剂,随后纳武利尤单抗(480 mg,每周4次)维持。研究者选择的化疗方案。

主要疗效终点指标是通过盲法独立中心评估(BICR)根据RECIST v1.1标准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PFS),评估对象为经中心实验室确认MSI-H/dMMR状态的患者,并在以下预设情境中进行比较:在一线治疗中,对比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与化疗的疗效;在全线治疗中,对比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与纳武利尤单抗单药治疗的疗效差异。

疗效方面,在一线治疗中,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与化疗的对比分析共纳入303例经当地检测为MSI-H/dMMR的患者,其中255例经中心实验室确认。

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的中位PFS未达到(95%CI:38.4个月~不可评估),而化疗组为5.8个月(95%CI:4.4~7.8个月),(HR=0.21,95%CI:0.14~0.32,P

在全线治疗中,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与单药纳武利尤单抗的对比分析共纳入707例当地检测为MSI-H/dMMR的患者,其中582例经中心实验室确认。

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的中位PFS未达到(95%CI:53.8个月~不可评估),单药组为39.3个月(95%CI:22.1个月~不可评估),(HR=0.62,95%CI:0.48~0.81,P=0.0003)。联合治疗组的ORR为71%(95%CI:65%~76%),显著高于单药组的58%(95%CI:52%~63%),(P=0.0011)。同样由于统计检验策略的原因,本次中期分析时OS的比较结果尚未成熟。

安全性方面,在接受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治疗的患者中,发生率≥20%的最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疲劳、腹泻、瘙痒、腹痛、肌肉骨骼疼痛和恶心;而在纳武利尤单抗单药治疗组中,发生率≥20%的最常见不良反应为疲劳、腹泻、腹痛、瘙痒和肌肉骨骼疼痛。值得注意的是,联合治疗组的不良反应谱较单药组更为广泛,特别是增加了恶心这一症状。

第五乐章

4月11日,FDA正式批准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用于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肝细胞癌(HCC)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

官网信息

获批依据

该批准主要基于CHECKMATE-9DW研究。

CheckMate 9DW是一项全球性、随机、开放标签研究,旨在评估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对比研究者选择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标准疗法,在未接受过系统性治疗的不可切除肝细胞癌(HCC)患者中的疗效。

研究共纳入668例符合条件的患者。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配至两组:试验组接受纳武利尤单抗(1 mg/kg)联合伊匹木单抗(3 mg/kg)每3周1次治疗(最多4个周期),后续采用纳武利尤单抗(480 mg)每4周1次维持治疗;对照组接受研究者选择的索拉非尼(400 mg每日2次)或仑伐替尼(根据体重8 mg或12 mg每日1次)治疗。治疗持续至疾病进展、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或撤回知情同意(患者自愿停止),试验组最长治疗期限为2年。该研究的主要疗效终点为总生存期(OS)、关键次要终点包括客观缓解率(ORR)和缓解持续时间(DOR)。探索性终点包括无进展生存期(PFS)和安全性。

疗效方面,联合治疗组的中位OS为23.7个月,而仑伐替尼或索拉非尼组为20.6个月(HR=0.79,95%CI:0.65~0.96,P=0.018)。联合治疗组的ORR为36.1%(95%CI:31.0%~4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2%(95%CI:9.8%~17.3%,P

安全性方面,最常见(>20%)的不良反应包括皮疹、瘙痒、乏力和腹泻。

第六乐章

5月15日,FDA正式批准retifanlimab-dlwr联合卡铂和紫杉醇,用于不可手术的局部复发或转移性肛管鳞状细胞癌(SCAC)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同时,FDA还批准retifanlimab-dlwr作为单药疗法,用于铂类化疗期间进展或不耐受的局部复发或转移性SCAC成人患者。

官网信息

获批依据(联合疗法)

该批准主要基于POD1UM-303/InterAACT 2研究。

POD1UM-303/InterAACT 2研究(NCT04472429)是一项随机、多中心、双盲研究。

研究纳入了308例未接受过化疗的不可手术的局部复发或转移性SCAC患者。患者在第1天接受卡铂(AUC=5)治疗,在第1、8、15天接受紫杉醇(80 mg/m²)治疗,共6个周期,并按1:1比例随机分配至试验组(retifanlimab-dlwr,500 mg,静脉注射,每4周1次)和对照组(安慰剂,静脉注射,每4周1次)。研究的主要终点是由盲态独立中心审查(BICR)根据RECIST v1.1标准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终点为总生存期(OS)。其他疗效终点包括BICR评估的总体缓解率(ORR)和缓解持续时间(DOR)。

疗效方面,试验组中位PFS为9.3个月(95%CI:7.5~11.3),对照组为7.4个月(95%CI:7.1~7.7),(HR=0.63,95%CI:0.47~0.84,P=0.0006)。中期OS结果无显著统计学差异,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中位OS分别为29.2个月(95%CI:24.2~NE)和23个月(95%CI:15.1~27.9),(HR=0.70,95%CI:0.49~1.01)。疾病进展后,对照组45%的患者接受了retifanlimab-dlwr治疗。两组ORR分别为56%(95%CI:48~64)和44%(95%CI:36~52)。

获批依据(单药疗法)

该批准主要基于POD1UM-202研究。

POD1UM-202研究(NCT03597295)是一项开放标签、多中心、单臂研究。

研究纳入了94例在铂类化疗期间出现疾病进展或不耐受的局部复发或转移性SCAC患者。患者接受retifanlimab-dlwr(500 mg,静脉注射,每4周1次)治疗,直至疾病进展、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或治疗满24个月。主要疗效终点是由独立审查委员会(IRC)根据RECIST v1.1标准评估的ORR和DOR。

疗效方面,治疗组ORR为14%(95%CI:8~23)。中位DOR为9.5个月(95%CI:4.4~NE)。

来源:肿瘤瞭望消化时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