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比如,《喜单2》刚结束决赛,翟佳宁意外夺冠,虽然上了小红书热搜,但最高只排到第9,第二天就掉了下去。抖音娱乐榜只排第43,微博热搜榜也只停留了不到3小时。
今年夏天,两档备受关注的脱口秀综艺《喜剧之王单口季2》和《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2》又一次正面对决。但和去年的热闹不同,这次却没能再掀起多大水花。
比如,《喜单2》刚结束决赛,翟佳宁意外夺冠,虽然上了小红书热搜,但最高只排到第9,第二天就掉了下去。抖音娱乐榜只排第43,微博热搜榜也只停留了不到3小时。
相比前期房主任的“平静又幸福的一天”段子、小帕讲“被六婚的爸催熟”的爆梗,这届节目后期几乎没有能出圈的内容。
再看《脱友2》,何广智凭借“年终述职”成功夺冠,虽然被不少网友夸“实至名归”,但整体热度也没能持续。节目结束得安安静静,观众的讨论也很快冷却。
其实,脱口秀综艺这几年已经有些“审美疲劳”了。观众对“争大王”的赛制不再感冒,演员们的段子也越来越像“复读机”——小时候的趣事、职场吐槽、穷门叙事这些套路,听多了也腻了。有观众吐槽,现在的节目更像是“讲故事大赛”,没什么真正的“冒犯艺术”了。
不只是脱口秀综艺在走下坡路,背后的长视频平台也在遭遇真正的挑战。
爱奇艺第二季度财报显示,总营收同比下降11%,会员收入也降了9%。腾讯视频虽然还有1.14亿付费会员,但离它2021年的高位1.29亿已经明显下滑。
而与此同时,短剧平台红果的用户爆发式增长,6月MAU达到2.12亿,首次超过优酷,这对长视频平台来说无疑是巨大压力。
面对这种局面,长视频平台也在“自救”。爱奇艺、腾讯、优酷、芒果TV都开始做短剧、微综艺。比如爱奇艺已经推出了“高光速看版”功能,一集1小时的正剧,通过AI剪辑压缩成几分钟的小片段;腾讯也有类似的“看点连播”,让用户10分钟快速看完一集剧。
这些都说明,用户的注意力正在加速碎片化,大家越来越没耐心看完一小时的节目,哪怕是“纯享版”。而脱口秀综艺动辄1小时一集的体量,显得格外“笨重”。
如今的脱口秀演员,越来越少把综艺节目当成主战场。像何广智、翟佳宁都说,“脱口秀不是用来比赛的”。很多演员也在采访中提到,录节目和线下讲段子完全是两回事,节奏、互动、氛围都不一样。
现在,脱口秀演员的出路变得更多样:有人转型演艺圈,比如庞博已经主持央视晚会,李雪琴、徐志胜、杨笠、王勉也频繁出现在剧集和综艺中;有人专注线下演出,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2025年上半年脱口秀演出场次同比增长54.1%,票房增长134.9%,成为仅次于话剧的剧场演出第二大品类。
像呼兰的《草台班子》专场,2024年到2025年在全国22个城市演了58场,票价在320到580元之间,全国票房已经超过2600万元。他五一期间在武汉连续三场演出,开票后“秒售罄”;杨笠更是在体育馆开专场,门票和二线歌手演唱会一个价。
还有一些演员干脆自己开俱乐部、做品牌,像步惊云、Norah、小块等人,都在脱口秀圈外找到新天地。
总结:
脱口秀综艺曾是长视频平台吸粉利器,但如今已经难以维持昔日热度。观众口味变化、短内容崛起、平台自身焦虑,都让“赛制+综艺”的模式显得力不从心。而脱口秀演员也早已转型,靠直播、线下、演艺多栖发展,逐渐摆脱对网综的依赖。
眼下的关键是:如何创新内容和形式,重新抓住观众的眼球。对于平台来说,脱口秀网综的黄金时代或许已经过去,但脱口秀本身,依旧还有无限可能。
来源:墨兰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