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以来,我市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4-2.6℃,降水量平均比常年同期偏少约3成。3月下旬-4月上旬我市降水偏少,温度偏高。气象条件对赤霉病的发生发展有抑制作用,但随着降水增加及灌溉等田间补水措施,田间湿度适宜,对赤霉病的发生发展有利。
日前
阜阳市气象局
阜阳市农业农村局发布
重要农业气象专报
当前
我市小麦即将步入抽穗扬花期
小麦赤霉病防控进入关键期
专家预测
今年我市小麦赤霉病
发生气象风险等级较高
近期天气分析
3月以来,我市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4-2.6℃,降水量平均比常年同期偏少约3成。3月下旬-4月上旬我市降水偏少,温度偏高。气象条件对赤霉病的发生发展有抑制作用,但随着降水增加及灌溉等田间补水措施,田间湿度适宜,对赤霉病的发生发展有利。
未来天气趋势
预计未来一周我市以多云天气为主。
未来11-40天(4月20日-5月19日)我市有两次降雨过程,出现在4月21-22日和5月4-6日,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
预计未来11-40天,我市降雨量较常年偏少4-6成,平均气温偏高1℃左右。
小麦赤霉病发生气象等级预报
(一)气象条件适宜赤霉病的发生发展。
目前我市早播小麦处于抽穗期,迟播小麦处于孕穗期。根据当前小麦生育进程,预计今年我市小麦主体抽穗扬花期在4月15-20日。根据未来天气预报结论,4月中下旬全市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降水较常年偏少,但降水时段与我市小麦抽穗扬花期吻合,高温适湿的天气十分有利于赤霉病病菌侵染和病害流行。
(二)菌源基数满足赤霉病发生需要的菌源条件。
根据各县市区植保部门田间调查,我市子囊壳带菌率前期偏低,但近期上升速度快。当前我市赤霉病菌子囊壳成熟度指数达到10.3-33.3,预计子囊孢子释放高峰期在4月中下旬,与小麦易感病期(抽穗扬花期)吻合度高,适宜赤霉病菌大面积侵染。我市常年小麦赤霉病自然发生程度均达偏重以上程度,田间菌源广泛存在。
(三)寄主条件和栽培措施有利于赤霉病发生。
我市主栽小麦品种均不抗赤霉病。根据我市小麦赤霉病发生气象等级预报模型,结合田间菌源量、种植品种、苗情和生育期以及未来天气条件等因素,预计2025年全市小麦赤霉病发生风险为较高,发生等级为偏重发生。
建议与对策
小麦齐穗扬花期是赤霉病菌最易侵染阶段,也是赤霉病防治关键时期。针对全市小麦赤霉病偏重发生态势,提出如下防治建议:
1.落实“两控两保”(控流行、控毒素,保产量、保品质)防控策略,科学防控小麦赤霉病。确保两次药剂预防不动摇。第一次施药适期把握在小麦齐穗至扬花初期主动预防(见花打药),选用抑制孢子萌发的药剂。第一次施药后5-7天进行第二次防治,可选用抑制菌丝生长的药剂。防治适期内如遇连阴雨应趁雨隙开展防治,施药后3-6小时内若遇雨,雨后应及时补治。
2.科学选择赤霉病高效防治药剂,重点推广应用对赤霉病防效好、毒素控制作用较强,同时兼治小麦锈病、白粉病等穗期病害的高效药剂。药剂防治时可加用高效助剂以及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芸苔素内酯等植物调节剂。按上限用药,保证药量水量,以提高防控效果。要确保两遍统防统治不动摇。
来源:阜阳交通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