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智同行——皮肤T细胞淋巴瘤交流会圆满落幕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12 19:40 1

摘要:惠智同行——皮肤T细胞淋巴瘤交流会汇聚全国顶尖专家,围绕2024新版诊疗共识展开深度研讨,通过多学科协作机制、新型靶向药物应用及分层治疗策略,推动这一罕见病诊疗进入精准化、规范化新阶段。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惠智同行——皮肤T细胞淋巴瘤交流会汇聚全国顶尖专家,围绕2024新版诊疗共识展开深度研讨,通过多学科协作机制、新型靶向药物应用及分层治疗策略,推动这一罕见病诊疗进入精准化、规范化新阶段。

近日,惠智同行——皮肤T细胞淋巴瘤交流会于线上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皮肤科、病理科、血液科专家共同参与,围绕皮肤T细胞淋巴瘤及相关疾病的诊疗、分期、预后、新药等多方面内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金洁教授首先进行开场致辞,她首先对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强调本次"惠智同行——皮肤T细胞淋巴瘤学术交流会"对推动罕见病诊疗的重要意义。她指出,皮肤T细胞淋巴瘤作为诊疗难度高的少见病种,亟需皮肤科、血液科及病理科的多学科协作,而本次会议正是为促进这种跨学科对话搭建平台,期待通过大会权威专家的经验分享与热点讨论,为临床实践提供新思路,最终惠及患者。

金洁教授

精彩讲题——专家共识更新与病例实践共推精准诊疗

接下来进入讲题环节,首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周德教授系统解读 2024版《中国常见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诊疗专家共识》,指出该疾病占皮肤淋巴瘤75%-80%,其中蕈样肉芽肿(MF)占65%,强调多学科协作(皮肤科、血液科、病理科)对提升早期诊断率的关键作用,尤其针对易误诊为湿疹的MF患者需反复活检确诊。治疗方面建议采取分层治疗策略,早期MF推荐光疗等皮肤定向治疗(5年生存率95.7%),晚期及Sézary综合征(SS)患者需系统治疗(CD30靶向药、HDAC抑制剂等),且指出莫格利珠单抗等新型药物的临床价值,纳入肿瘤负荷分层治疗理念,为罕见病规范化诊疗提供循证依据。

同济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刘业强教授带来了关于“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鉴别诊断及病例分享” 的讲题,通过系统剖析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鉴别要点,强调需结合浸润模式(亲表皮/血管/毛囊)及细胞形态区分亚型(如惰性蕈样肉芽肿与侵袭性NKT淋巴瘤),并分享了肉芽肿性松弛等病例,提示临床医生需警惕易误诊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类型。刘教授呼吁病理与临床深度联动,指出皮肤T细胞淋巴瘤易与湿疹、感染混淆,需警惕罕见亚型(如CD8+色素减退型MF),并分享新药应用经验(CD30靶向药、HDAC抑制剂),为提升皮肤淋巴瘤精准化诊疗提供实践范本,凸显多学科协作机制对破解疑难病例的核心价值。

周德教授

刘业强教授

协契破局——MF/SS多学科诊疗策略升级之路

本环节由金洁教授 主持,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乔建军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沈建箴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沈小雁教授共同参与讨论,讨论聚焦于晚期 MF/SS患者的主要挑战,包括生存、生活质量及经济负担等问题,同时探讨TNMB分期系统中血液(B)分期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及实施策略,对于现有治疗方案,如免疫调节剂、化疗药物、ADC及HDAC 抑制剂 等,深入分析它们的不足之处,并强调 MDT模式在精准诊疗中的重要性,讨论如何通过多学科协作为患者制定更优化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乔建军教授强调 2024版《中国常见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诊疗专家共识》 是多学科协作的成果,结合皮肤科、血液科、肿瘤科及病理科的专业视角,为精准诊疗提供全面支持。他指出,单凭皮肤或病理表现难以确诊疾病,需整合临床及多学科诊断标准,解决包括晚期患者生存质量、分期诊疗模式及经济负担等多重挑战。乔教授呼吁将传统与新型治疗方法相结合,通过 MDT模式应用更先进的靶向药物与免疫疗法,让更多患者获益。

沈建箴教授指出 ,通过 2024版指南的多学科协作,涵盖了从早期诊治到晚期治疗的规范化路径,提升了对罕见亚型诊断的准确性,并有效突破治疗药物和诊疗分期的传统局限,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和更高的治疗收益。

沈小雁教授从皮肤科的角度 探讨皮肤 T细胞淋巴瘤诊疗 路径 , 她指出 诊断需结合皮肤科、病理科与血液科的密切合作,通过分期评估明确病程,选择最优治疗策略;她还强调新型药物对治疗传统方案无效病例的重要价值,并呼吁以多学科协作为患者制定更精准、低副作用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从左上到右下依次为:乔建军教授、沈建箴教授、沈小雁教授和金洁教授

破茧而生——淋巴瘤诊疗规范升级行动圆满收官

金洁教授 进行大会总结 , 再次感谢各位专家的深度参与, 皮肤 T细胞淋巴瘤需通过多学科协作提升诊断意识,结合最新共识内容与临床经验,警惕非典型皮损的鉴别诊断,并呼吁借助专科检查、分期评估及规范化治疗方案优化患者管理,未来将依托共识巡讲进一步推动诊疗水平提升。

精彩资讯等你来

*此文仅用于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平台立场。

来源:健康科学之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