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0日至12日,2025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原全球6G技术大会)在宁举行。其中,“通信与 AI 融合”分论坛作为重要平行论坛,聚焦通信与AI融合,吸引了产学研各界的广泛关注。
4月10日至12日,2025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原全球6G技术大会)在宁举行。其中,“通信与 AI 融合”分论坛作为重要平行论坛,聚焦通信与AI融合,吸引了产学研各界的广泛关注。
论坛上,多位行业权威专家发表前沿观点。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指出,传统通信系统面临理论性、智能性、灵活性瓶颈,通信与AI融合是必然趋势。目前,语义通信关键技术已开展实践验证,国际上备受关注。6G最主要的是如何将AI和通信结合起来,即ComAI的概念。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Khaled Ben LetAIef 表示,6G需实现设备广泛连接等目标,边缘AI将成为重要赋能方案。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教授 Ye Geoffrey Li(李烨)分享了深度学习在通信领域的应用进展,阿联酋哈利发大学教授 Mérouane Debbah 则介绍了通信与计算融合等研究成果。
在技术成果发布环节,鹏城实验室研究员杨婷婷全球首次发布“多任务无线基础模型 WirelessGPT”,该模型可解决传统无线小模型泛化能力弱、成本高、复杂任务难三大痛点,能够让无线模型像语言大模型一样具有跨任务、跨领域、跨模态的理解和适应能力。此外,鹏城实验室副主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石光明,复旦大学教授高跃等专家也分别围绕面向AI服务的通信技术、低轨卫星网络大模型拆分推理等课题展开分享,展现了通信与AI融合的创新突破。
产业界代表在论坛上探讨了融合应用前景。中国移动集团首席专家刘光毅分享了网络赋能 AI 的探索经验,高通公司全球副总裁徐晧阐述了 6G 与 AI 相互推动的关系及公司规划。vivo、中信科、中兴通讯等企业代表也分别从终端、技术研发等角度,介绍了AI在6G网络中的应用案例与发展方向。圆桌论坛环节,围绕6G标准化与AgenticAI网络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讨论。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安琪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