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辛格是《论中国》的著作者,算得上是对中国颇有研究的外国政治精英。他是中美破冰之旅中美方先遣队员,是促进中美关系改善的功臣。自1971年至1975年,基辛格九次访问中国,其中两次是先后陪同美国总统尼克松和其继任者福特,五次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尼克松总统说他在
基辛格是《论中国》的著作者,算得上是对中国颇有研究的外国政治精英。他是中美破冰之旅中美方先遣队员,是促进中美关系改善的功臣。自1971年至1975年,基辛格九次访问中国,其中两次是先后陪同美国总统尼克松和其继任者福特,五次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尼克松总统说他在毛主席面前象个小学生。基辛格也象学生一样,被表扬过,也被“批评”过。要问基辛格对毛主席的态度,他是尊敬的,崇拜的,也是敬畏的。他甚至于称毛主席是”来自另一世界的神灵“。这和我们的藏胞英雄所见略同,藏胞称毛主席是”菩萨“。
基辛格的原话,陈冠任先生编著的《治国录》是这样记载的:
”毛泽东几乎从来不一个人独白,这同我认识的所有其他政治领袖相反。他也不象多数政治家那样,要旁人给他准备讲稿,然后记诵而装作即席讲话,或者照本宣科。他轻松自如,似乎随随便便地引导着苏格拉底式的对话,从中表达出自己的真意。他在开玩笑之中夹带出主要的论点,牵头对话者转来转去,找机会插几句时而富有哲理、时而冷嘲热讽的话。总的效果是,他的主要思想被包藏在许许多多离题很远的语句中,以致意思是表达出来了,同时却又避开了义务。他的话指定了一个方面,却不规定前进的道路。毛泽东有时也下几句断语,这种断语使听者猝不及防,造成一种令人迷惑且略带威胁的气氛。这个情况,竟象是面对着来自另一世界的神灵,他偶尔揭开掩盖着未来的帷幕的一角,让我们瞥上一眼,但从来不允许我们看到全貌,这全貌唯有他自己才看到过。“
明天,2025年9月9日,是毛主席离开中国人民的第49个年头,接近半个世纪的时间了,他的人民却越来越怀念他、理解他、崇敬他、支持他。毛泽东思想历久弥新,它的光辉会照耀后人以及中国的未来。
来源:历史那些事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