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运动品牌暗流涌动:安踏反腐、匹克降薪,行业洗牌前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7 17:36 2

摘要:泉州晋江,这座被誉为“中国鞋都”的城市,孕育了安踏、匹克、特步、361°等一众国产运动品牌。然而,近期的几则消息却暴露出行业内部的隐忧——从安踏反腐风暴到匹克全员降薪,再到特步的讨薪传闻,这些曾风光无限的企业似乎正经历着一场“中年危机”。

泉州晋江,这座被誉为“中国鞋都”的城市,孕育了安踏、匹克、特步、361°等一众国产运动品牌。然而,近期的几则消息却暴露出行业内部的隐忧——从安踏反腐风暴到匹克全员降薪,再到特步的讨薪传闻,这些曾风光无限的企业似乎正经历着一场“中年危机”。

9月,安踏集团内部通报了一则重磅消息:74名员工因腐败问题被开除,其中46人涉嫌刑事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这一数字远超行业同类案件,甚至被网友调侃为“半个公司进了局子”。

安踏的“反腐雷霆”并非偶然。随着其营收突破500亿大关(2024年财报),体量膨胀带来的管理漏洞逐渐显现。从供应链采购到渠道分销,权力寻租的灰色地带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此次清洗,既是整顿内控的必然之举,也暴露了高速扩张下的管理滞后问题。

几乎同期,匹克一则“全员降薪”通知引发轩然大波。据内部员工爆料,降薪幅度最高达50%,且公司未盖公章,仅凭董事长签字生效。更耐人寻味的是,匹克还计划在9月17日(今日)举办“三观培训会”,要求员工“统一思想,共度时艰”。

外界猜测,此举实为变相裁员。匹克近年业绩承压,虽曾凭借“态极”科技一度翻红,但未能持续转化为市场优势。2021年从港股退市后,其资本运作空间进一步收窄。降薪背后,或许是现金流紧张的信号。

此前,有网友爆料特步泉州总部出现“员工拉横幅讨薪”事件。尽管特步官方未正面回应,但类似争议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并不罕见。财报显示,特步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2%,但渠道库存压力与终端零售疲软仍是不确定因素。

面对同行困局,网友戏称“安踏不如收购匹克、特步、361°,直接超越耐克”。此言虽带调侃,却折射出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趋势。安踏已通过收购FILA、始祖鸟等品牌实现多矩阵布局,若整合晋江系品牌,确实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但现实阻力不小。首先,各品牌定位重叠(如特步聚焦跑步,361°侧重篮球),整合易造成内耗;其次,区域家族企业的文化差异可能成为管理障碍。更关键的是,安踏自身也需消化反腐后的内部震荡。

启示录:晋江品牌的突围之路

管理升级:从粗放增长转向精细化运营,避免“大企业病”;

创新驱动:匹克的“态极”案例证明,技术仍是破局关键;

渠道优化:线上转型与库存管控需同步推进;

品牌差异化:避免低价内卷,学习安踏“多品牌+国际化”策略。

泉州运动品牌的困境,是本土企业从野蛮生长到成熟化的必经阵痛。安踏的反腐、匹克的降薪、特步的劳资纠纷,本质上都是行业洗牌的缩影。能否化危为机,取决于企业能否跳出“晋江模式”的路径依赖,真正向现代管理体系跃迁。

来源:哈珀探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