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山越己|我们的越野,祁连的山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9 09:46 1

摘要:山不定义人的脚步,路不规定人的方向。把翻山的足迹,变成通往自己的捷径。所谓顶峰,不过是与自己的重逢。翻山越己,不仅是一次身体的远行,更是一次心灵的蜕变。

山不定义人的脚步,路不规定人的方向。把翻山的足迹,变成通往自己的捷径。所谓顶峰,不过是与自己的重逢。翻山越己,不仅是一次身体的远行,更是一次心灵的蜕变。

翻山是越野跑者最常见的场景,是突破自我、追求成长的精神内核,也是人与山的更深层次情感价值。翻山的目的不在于登顶,向上走的每一道足迹,终将变成抵达内心的捷径。

翻过山岭,会看到世界之大,也将抵达内心真实的自我。站在山顶,已经完成一次在自然中的新生,见天地,见自己。

他的档案

王清现居武威,现任野性祁连越野跑赛道总监。作为与赛事渊源深厚的专业人士,他不仅是实力跑者 —— 曾获2020年野性祁连越野跑100公里组季军,更从2017年起便投身赛事工作,持续参与赛事组织,同时负责赛道测试与考察,凭借多年实践积累,为赛事的专业度与安全性提供有力支撑。

他的故事

颓废不颓废,这是王清网名的签名。他是武威跑圈里的中坚力量,在几年前疫情肆虐的时候,他依然坚持带领野性祁连越野跑训练营的成员们翻山越岭,开辟未来可期FKT路线。熟悉他的朋友都知道他“话不多但是很实在”,这是典型的西北汉字的性格,做人顶天立地,干事兢兢业业。

从2016年野性祁连越野跑初创开始,王清逐渐从比赛参与者演变为赛事铁杆粉、比赛组织者、运动推广者、赛道设计师,直到2025年他已经可以独当一面,独立完成赛道的开发和测试。他的成长就是野性祁连越野跑的成长,就像野性祁连两位创始人袁玮和马德民期许的那样,植根于祁连山的野性祁连,持续倾听自然的声音,触摸有棱角的野性生活经验,激发具有想象力的思想与行动,并希望能以具有创造力的方式,启发视觉与深度内容的可能性。

Fastest Known Time是已知最快时间的意思。通常表示一段特定路径的最快完成时间,也可以是攀登一座山峰的最快纪录,或者某条徒步路线的最快完成时间。野性祁连越野跑的百公里赛道全长108公里,海拔介于2650米-4450米,沿途翻越4座4000米以上的山峰,该路线关键词包括海拔、野性、自主、雪山、砾石、冰川、草甸、灌木、森林、湖泊、牧场、星空、晨曦、烈日、冰雹、降雨等。这曾是国内综合难度最高的越野跑百公里路线之一。2019野性祁连越野跑祁连传奇108公里组比赛中,仅有7人在30小时内完成这条路线。

2019年8月11日,南半球最高峰阿空加瓜峰360FKT纪录保持者,安纳普尔娜大环线FKT纪录保持者,2018科罗拉多乌雷100英里女子冠军SUNNY STROEER来到祁连山,她将尝试在24小时内FKT完成这条传奇路线。王清、安天鸿、蒋力、田军、李国福、王亮、张天慧等跑友担任陪跑,Sunny Stroeer在之后的文字回忆中特别提及王清这个不善言辞的跑者,在处于体能下降阶段,王清给予她足够的鼓励和支持。

2020年,王清获得野性祁连越野跑百公里组季军。之后他对于自己的定位是越野跑运动推广者,让更多武威跑友体验越野跑运动的乐趣。他一如既往地组织训练活动,不管春夏秋冬,祁连山留下他的身影,野性祁连的发展历史将纪录下这段美好的时光。

他的档案

宋明蔚,现居北京,记者/译者,职业写作者,曾任《户外探险》杂志执行主编,中国户外金犀牛奖评委,著有《比山更高》。重度Alpine越野跑,FKT爱好者,探险爱好者,阿尔卑斯式登山爱好者。

他的故事

在墨尔本大学读研究生的时候,宋明蔚就曾经给国内的一些越野跑媒体写过澳洲越野跑赛事的报道。那时候他也是个越野跑爱好者,经常在参加比赛的时候顺便写一些报道。后来还写了一些装备测评文章和赛事观察。毕业之后,宋明蔚去了一个越野跑自媒体平台,虽然那个自媒体现在已经不存在了。当时他担任主编继续写类似文章。再后来,宋明蔚加入了《户外探险》杂志,开始写一些关于户外的报道。

登山这个爱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影响着宋明蔚的诸多方面。通过采访登山爱好者,他特别好奇山上的这群人和他们之间的这些故事,再加上他的传播学专业背景,这些事情好像就不自觉地联系到了一起。当然,这可能也是必然性。于是,就有了一本书的故事。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总在寻找那些能够触动心灵、激发思考的作品。宋明蔚花费三年多时间完成的非虚构文学佳作——《比山更高》讲述一群中国自由攀登者的传奇故事,更是一部关于自由、追求与牺牲的深刻反思。通过采访大量人物、挖掘大量碎片化资料,宋明蔚记录了过去二十年来中国自由攀登者的真实故事。他们是一个独特的群体,虽然只有寥寥几百人,却是中国死亡率最高的运动群体。站在每个年轻命运的人生十字路口上,通过他们的生命轨迹透视他们生活的时代,书写了一部鲜为人知的登山史诗。

Alpine越野跑是宋明蔚最喜爱的户外运动项目之一,因为越野跑运动的诞生就是从阿尔卑斯山和阿尔卑斯式登山派生而来,就连越野跑运动的价值观也与阿式攀登价值观一致——自主、公平和快速的风格。

眼下,国内的Alpine越野跑尚属于一个非常窄众的领域,但是随着越野跑者们对于PTL和TDG等半自主风格越野跑赛事的理解和尝试,Alpine越野跑会逐渐地被更多人尝试和体验。

展望今年的野性祁连,宋明蔚会穿着他喜欢的Altra Timp5越野跑鞋,跟赛道很般配。他希望天气不要成为干扰因素,能体验一次纯正的Alpine风格越野跑。不只是野性祁连的难度和风景,更是它背后的文化。希望自己能够尽可能充分享受赛道:山在呼唤,吾必往之。

他的档案

吕顺刚,现居天津,网络安全工程师,天津市青少年网络协会副秘书长。2018年首次参加野性祁连越野跑退赛;2018年重庆武隆越野赛50km完赛;2019年玉龙超级挑战赛35km完赛;2020年宁海越野赛100km完赛;2023崇礼168越野赛70km完赛;2024年北京TNF40km完赛;2025年重返野性祁连越野跑。

他的故事

说起吕顺刚与野性祁连的故事,得从七年前——2018年7月21日那次人生首次退赛讲起。那时的他只凭着几场越野赛的浅薄经验,揣着一股“跑步参赛上头期”(懂的都懂)的热乎劲儿,便不知天高地厚地报了名。可刚翻过图里这个垭口,就开始头痛欲裂。加上当时速度太慢,眼看离终点关门时间越来越近,最终只能遗憾地在最后一个CP点退赛。更让吕顺刚懊恼的是,后来坐着收容车沿平坦宽阔的公路一路下到终点时,我肠子都悔青了——真没料到后面的路居然这么好跑!

也正是这次遗憾,在吕顺刚心里埋下“复仇”的种子。后来高海拔赛事审核越来越严,年年盼着野性祁连开启报名,还特意关注了冰沟河景区的公众号,看着蜿蜒的木栈道一路修到柴尔龙海,景区配套也肉眼可见地提升。所以今年一看到赛事公告立马就报了名,满心期待能和各位跑友相遇!

作为业余爱好者,参赛核心是体验。每场比赛都有自己的特色,野性祁连这个高海拔赛事更像是一种精神家园。开开心心来比赛,安安全全回家去,才是最初心的参赛目的。

他的档案

野性祁连越野跑志愿者遍布全国,甘肃河西地区的武威、金昌、酒泉、嘉峪关、张掖都有大量朋友参与过志愿服务,宁夏岩画团队、武威牧羊女团队、兰州秦扬清团队、金昌文武团队、甘肃民航孙慧灵团队和兰州宋刚摄影团队等赛事挚友更是使命必达,从不缺席。

他的故事

野性祁连志愿者是祁连山赛道上的无名英雄。很多志愿者连续五年服务,见证“山与山不相遇,人和人总相逢”。野性祁连越野跑创始人袁玮数次接受采访时表示,志愿者是野性祁连越野跑发展中最宝贵的财富——他们撑起野性祁连的骨架,丰富野性祁连跑的内涵。

野性祁连越野跑在更多的意义上不止是比赛,它更像是节日。美好的季节相聚祁连山下,享受自然纯美风景,体验西域人文精神,野性祁连重新诠释跑步和旅行,相遇和相逢。

博尔赫斯说,我们有两种看待时间大河的方式:一种是从过去,时间不知不觉地穿过此刻的我们流向未来;还有一种凶猛迎面从未来而来,你眼睁睁看着它越过我们,消失于过去。以这样的视角,时间已越过我们头顶,消逝于过去。那是我们的好时光,容得下这样的机缘,让一切真实地存在过。

我们只有偶尔停下脚步,才能看见未来的路途。只有暂时跨出生活圈和在意的大千世界,才能找到一个家。与你同行的人,比你要抵达的地方更重要。感谢所有志愿者,给予野性祁连越野跑成长的机会。这是发自内心的交代,这是一份情——它再次完美地注释了“山与山不相遇,人和人总相逢”这句话的伟大奥义。

一段舒服的关系,不是你追我跑,也不是你说十句我回一句。是双向奔赴,是相互喜欢,是我想你的时候,你也刚好在想我。是我走近一步,你也靠近一点。就算吵架了,也知道彼此不会离开。就算沉默了,也有一个眼神能破冰。你想要的从来都不多,不过就是一个心甘情愿的靠近,一个无需解释的在乎。有些人总以为你不会走。他习惯了你主动,习惯了你包容。可是他没意识到,你也会累。任何关系,只有在双向奔赴的时才有意义。

马上,我们即将重返祁连山,见到熟悉的朋友,看到熟悉的风景,为那些热爱山野、挑战自我的参赛选手们创造一个美妙的氛围。我们知道自己还会一次次回来,因为野性祁连早已成为生命的一部分。无论参与任何一部分志愿者工作,翻山越已,这段旅程永远值得。

来源:武威文体广电旅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