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定期检查血糖水平对于所有糖尿病患者都非常重要。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患者的并发症风险尤为突出,因为容易误诊,所以必要的治疗常常来得更晚。图源:SOLSTOCK, GETTY IMAGES
定期检查血糖水平对于所有糖尿病患者都非常重要。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患者的并发症风险尤为突出,因为容易误诊,所以必要的治疗常常来得更晚。图源:SOLSTOCK, GETTY IMAGES
撰文:Danielle Zickl
大多数人知道糖尿病有1型和2型这两类。了解所患病症类型对于治疗非常重要。不过,你可能没怎么听说过它的另一个分型: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民间又称1.5型糖尿病。
由于在患者成年期缓慢起病,LADA常常被误当作2型糖尿病,但它实际上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与1型糖尿病更接近。它的症状与1型或2型稍有出入,然而这些差异往往会被忽略,因此患者治疗不及时或不起效,继而发展出健康并发症。
不过,科学家正开始梳理LADA致病原因,以期增进理解,并辨别其症状。下面来看看内分泌学家建议我们了解的知识,以及个人如何主张获得检测与诊断。
来自胰腺的岛状细胞团——胰岛的彩色电镜扫描图。岛状团中的圆形细胞负责释放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来控制血糖。一些糖尿病患者的这部分细胞在自身免疫过程中逐渐受损。电镜摄影:LENNART NILSSON, BOEHRINGER INGELHEIM INTERNATIONAL GMBH, TT/SCIENCE PHOTO LIBRARY
LADA是什么
上面提到的三种病症都属于糖尿病,一种以糖这种人体主要能量来源在血液中浓度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征。麻省布里格姆医院集团内分泌专家亚历山大·图尔钦(Alexander Turchin)解释说,糖尿病的致病原因多种多样,主要与胰岛素有关,而胰岛素在调节血糖水平上发挥关键作用。
图尔钦说,当胰腺无法制造足量胰岛素,就会形成1型糖尿病。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免疫系统内的抗体不受控制,破坏胰腺中制造胰岛素的特定细胞。长此以往,余下的细胞太少,因此胰岛素生成不足,或者完全不再产出。遗传是1型糖尿病的关键因素,儿童或年轻成年人是主要确诊群体。
2型糖尿病则是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不足导致的,图尔钦介绍说,这种情况又称胰岛素抵抗。“也就是说,身体虽然有充足的胰岛素,却无法对它做出正常反应,”图尔钦说,结果就形成了“糖不耐受。”遗传对此有一定影响,但生活方式相关因素,例如超重或运动不足,通常是2型糖尿病的真凶,因为这些情况会让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水平。任何年龄的人群都有可能患上2型糖尿病,不过美国疾控与预防中心(CDC)数据显示,确诊患者年龄多在45岁及以上。
相似地,LADA一般见于较年长者,特别是30岁上下及更高年龄人士,然而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该分型与1型相比进展缓慢。
糖尿病患者一般经过几天或几周就会出现多尿、多饮和体重骤减等典型症状。“出现此类症状,自体免疫过程已经生效一段时间,病情最终发展到身体再也无法弥补的程度,同时血糖开始快速上升。”图尔钦说。
LADA患者的病程发展则要缓慢得多。“机制相同,只不过发生期限不在两周左右,而是需要数年,”图尔钦说,“还是同一批抗体在针对胰腺内同一批细胞,但作用过程慢得多,(患者的)胰岛素水平下降与血糖上升也更为缓慢。”
与1型糖尿病一样,LADA发病有遗传因素,不过,《糖尿病/代谢研究与评论》期刊(Diabetes/Metabolism Research and Reviews)刊载的一篇研究显示,环境因素——例如下呼吸道感染可能也有一定影响。另外,该分型远说不上常见:美国糖尿病学会数据显示,确诊成人糖尿病的患者中,LADA的比例大约在2%—12%。
LADA为何经常被误诊
LADA的症状与1型和2型糖尿病极为相似,具体包括体重无故下降、过度口渴、排尿过多、感染增加以及皮肤损伤无法愈合,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健康中心内分泌专家谢弗·博德尔(Schafer Boeder)说。
“误诊是LADA一大问题。”博德尔说。
大约5%—10%的LADA病例被误诊,部分是症状重合所致。博尔德补充说,问题同时还要归咎于一种错误观念:只有儿童与青少年才会出现1型糖尿病这类自身免疫性疾病。
“这类误诊患者通常遵循医疗服务提供者的建议,他们控制饮食、尝试增加体育活动并照着处方服药。但这些都不起效,”博尔德说,“尽管他们已适当改变生活方式、还接受了药物治疗,却眼看着血糖水平窜升。这时,LADA才开始同2型糖尿病区别开来。”
这么说是因为,2型糖尿病的头等要务就是改变生活方式,立刻注射胰岛素不是必须的。LADA患者则确实用得上胰岛素,需求比2型患者迫切,所以治疗延误就很危险,俄亥俄州立大学韦克斯纳医学中心内分泌专家凯瑟琳·邓根(Kathleen Dungan)解释道。
同为韦克斯纳医学中心内分泌专家的凯瑟琳·温尼(Kathleen Wyne)补充说,假如某人身患LADA却长达5—10年不确诊,就可能发展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如果治疗不充分,还有可能死亡。原因在于血糖失控,和/或长期漏服药物。当胰岛素水平持续过低,人体就会过快分解脂肪,产出酮这种燃料。结果呢?血液酸化,若不快速治疗,还有可能致死。
如何主动要求诊断
博尔德说,对患者和医生双方,LADA的准确诊断都颇具难度。
“患者常常会经历误诊,或者好一段时间都不清楚自己病情怎样,这种情况令人崩溃,”他说,“同样的,在医疗服务提供者这边,误诊有时候是因为意识不到成人也有可能患上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这一事实。但同时,更多情况下,LADA本身就不容易确诊,放在病情初期更是难上加难。”
假如已经确诊2型糖尿病,但治疗不见成效,那么同医生讨论一下LADA的可能性会是个不错的主意,博尔德说。
温尼建议,患者将需要请糖尿病治疗团队做1型糖尿病筛查。“大部分成人门诊不清楚要怎么操作,”她说,“要点在于,请他们详细找出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抗体(IAA)、人胰岛细胞抗原2抗体(IA2)和锌转运蛋白8(ZnT8)这5种抗体。仅测量血糖、糖化血红蛋白(A1c)、c肽(C-peptide)水平或此三者的任意组合结果是不够的。”博尔德补充道,假如上述抗体检测为阳性,就是对病例为LADA型糖尿病的“强力支撑”。
博尔德表示,一旦确诊,LADA的治疗可以非常有效。要做的就是与医护团队共同确定患者需要多少胰岛素,何时需要,是打胰岛素笔、还是上胰岛素泵(后一种可以与连续血糖监测仪相连,从而全时段管控血糖水平)。部分病例还适用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例如司美格鲁肽或威格威。
如果控制良好,LADA患者可以度过“健康长寿的一生,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也毫不逊色,活得更久也是可能的。”博尔德说。
来源:国家地理中文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