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听说中央放话,云南得“高水平开放”,要当南亚东南亚的“大哥大”。
云南要放大招了?中央拍板,西南边陲这回真要翻身当主角!
丽江街头,考察团刚走,昆明机场就炸开了锅。
听说中央放话,云南得“高水平开放”,要当南亚东南亚的“大哥大”。
以前谁搭理这西南犄角旮旯?
现在不一样了,中老铁路一通,云南直接从“偏远村”变“国际范”。
中老铁路,2023年数据摆这儿:1600万人次坐火车,1800万吨货运,跨境货440万吨,翻倍都不止!
老乡们乐得合不拢嘴,“这铁路比我家门口的省道还忙!”缅甸、越南边境的货车排队,司机一边骂堵一边数钱,场面乱成粥。
别看云南以前低调,地盘可不小。
4700万人口自家玩儿不算啥,背后还有14亿大市场撑腰。
往外一看,20亿人的南亚东南亚市场,眼睛都得瞪直了。
昆明街头大爷聊起天,“咱这地儿,出去就是洋人,回来就是兄弟,咋不得火?”
交通线上,中老铁路开了个好头。
听说中缅、中越铁路也在憋大招,高速公路修得飞起,水路陆路齐上阵。
云南人拍胸脯,“咱要当南亚东南亚的交通大爷!”上海到昆明的货,搭上“沪滇-澜湄线”,三天就到,省下的运费够买两斤猪肉。
口岸那边,28个边境关卡忙得脚打后脑勺。
全国1万多家企业挤着从云南发货,磨憨、瑞丽、河口,物流园盖得比城里商场还快。
边境小贩都学会了外语,“你好,50块,买不买?”通关快得像某宝下单,货到手都不敢信。
文化这块,云南也憋不住了。
《去有风的地方》火到国外,大理民宿老板笑得见牙不见眼。
英语、法语6个语种播出,外国网友刷屏,“这地儿咋这么美!”怒江论坛、洱海论坛办得热热闹闹,跨国春晚直接把邻国观众看傻了眼。
博览会更是云南的“炫富”现场。
南博会、昆交会上,投资商挤破头,签约时手抖得像中了大奖。
摊贩小哥嘀咕,“这帮人咋比我卖土豆还激动?”外商一脸笑,背地里算计着咋薅云南的羊毛。
沿边产业园也火了。
昆明、磨憨、河口,园区建得热火朝天。
省里甩出5亿给磨憨,4亿砸瑞丽,项目开工跟放鞭炮似的。
滇中新区2023年GDP涨了15%,工业增速68%,老板们见面就吹,“这地儿赚钱比抢钱快!”
老挝那边,磨丁特区投了12亿美金,900多家企业入驻。
中老合作这戏码,演得比电视剧还精彩。
昆明托管磨憨没多久,90个项目开工,170亿砸下去,磨憨镇的鸡都吓得不敢叫了。
可别以为这就完了。
云南这波开放,瞄准的可不只是钱。
摆脱马六甲困局,能源安全、经济安全,全都得靠这西南通道。
铁路一响,货流、人流、钱流全来了,云南人得意,“咱这地儿,过去穷得叮当响,现在可牛气了!”
话说到这儿,谁还觉得云南是边角料?
文化交流热火朝天,经济蹭蹭往上窜,连老外都眼红。
可热闹归热闹,这场大戏到底谁笑到最后?
开放是大饼,人人都想咬一口,可嘴不够大,撑不撑得下,谁心里还没点数?
来源:小萌动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