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浪潮重塑存储芯片格局:美光、闪迪背后的产业变革与国产化机遇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9 09:48 3

摘要:截至美股周四收盘,美国内存芯片巨头美光科技、闪存领军企业闪迪两家公司双双走出七连阳的强势上涨行情。这波华丽上涨的背后,除了此前行业普遍预期的涨价因素外,更有着AI叙事的强劲托举。

人工智能的巨浪正席卷全球科技行业,存储芯片——这一数字世界的基石领域,也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与重生。

截至美股周四收盘,美国内存芯片巨头美光科技、闪存领军企业闪迪两家公司双双走出七连阳的强势上涨行情。这波华丽上涨的背后,除了此前行业普遍预期的涨价因素外,更有着AI叙事的强劲托举。

很多投资者朋友就会好奇,人工智能的浪潮和存储有什么关系?我们国家走到哪一步了,我们如何从中受益?今天我们来聊聊这些事儿。

花旗在最新报告中预期,美光科技将在本月晚些时候发布财报时,给出远超市场预期的业绩指引。花旗半导体行业分析师Christopher Danely领衔的团队指出:“我们预计公司将公布与预期相符的业绩,但会给出远高于市场共识的指引。”

原因是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和NAND(非易失性闪存技术)的销量与价格双双走高。AI服务器需要大量的企业级固态硬盘(eSSD)来存储和高速访问训练数据及模型,这导致NAND产能从消费电子(手机、PC)向企业级市场倾斜,引发结构性短缺和涨价。存储行业的持续回升主要受产能受限以及超预期需求推动,特别来自数据中心终端市场(占美光收入55%)的需求。

半导体存储关键技术进展:DRAM(包含HBMI)

资料来源:长城证券

花旗的调研显示,随着云服务供应商在本财报季将2025财年资本支出提高180亿美元,直接推高了AI领域的需求,这将为美光带来显著的上行空间。该行重申对美光科技的买入评级,并将目标价从140美元上调至175美元。

与此同时,摩根士丹利也在周四强力看多闪迪,不仅将目标价从70美元大幅提高至96美元,还将其列入“首选股”行列。大摩表示,上调目标价反映出对NAND存储市场的乐观前景。

这一前景由多家超大规模云厂商对NAND企业级固态硬盘(eSSD)的大额追加订单推动,订单总量达到惊人的数十艾字节(1艾字节=10亿GB)。这些订单正在将NAND供给从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等消费市场转向企业市场。

报告中特别指出,一种名为四级单元(QLC)固态硬盘的NAND闪存已成为满足AI模型技术需求的“最佳解决方案”。此类SSD主要用于已训练AI模型在微调过程中所需的存储和缓存卸载等操作。

各家公司为了应对硬盘驱动器(HDD)在容量上的限制,已开始与供应商就“大额订单”展开讨论,内容涉及AI用NAND芯片以及可能在2026年推出的前沿近线型SSD产品。

分析师补充称,这可能会在明年下半年引发NAND芯片的短缺。NAND价格很有可能在四季度继续上涨,特别是在企业领域,且预计这一有利局面将持续到2026年。

存储器价格继续坚挺

资料来源:DRAMexchange,万得,交银国际 * DDR4和NAND基于合约平均价,DDR5基于现货平均价

在全球存储芯片格局剧变的背景下,中国存储芯片产业也在稳步发展。长鑫存储(CXMT)和长江存储(YMTC) 作为中国存储芯片领域的双雄,正在努力缩小与国际巨头的技术差距。

长鑫存储专注于DRAM芯片的研发与生产,已成功量产19纳米工艺的DDR4芯片,并正在向更先进的17纳米工艺迈进。在全球DRAM市场被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三大巨头垄断的背景下,长鑫存储的突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长鑫存储不同阶段技术突破进度

数据来源:长城证券

长江存储在NAND闪存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率先实现了192层3D NAND闪存芯片的量产,并已开始研发更先进的232层产品。

长江存储不同阶段技术突破进度

资料来源:长城证券

虽然美国出口管制对长江存储的发展造成了一定阻碍,但该公司仍在积极寻求技术突破和市场机会。

尽管中国存储芯片企业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然面临严峻挑战。国际巨头在技术专利、制造工艺和市场渠道方面仍然占据绝对优势,特别是在最新一代的HBM高带宽内存和先进制程工艺方面。

存储芯片行业的周期性特征明显,价格波动大,需要巨额资本投入持续研发。对于国内企业来说,如何在行业下行周期中保持竞争力,同时继续投入先进技术研发,是一个重大考验。

地缘政治因素也为中国存储芯片产业的发展增加了不确定性。美国对华技术出口限制可能会影响国内企业获取先进设备和技术的渠道。

随着AI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从智能驾驶到生成式人工智能,从边缘计算到元宇宙,数据存储需求正呈现指数级增长。QLC、PLC(五级单元)等更高密度的NAND技术,以及HBM等高性能存储解决方案,将成为未来竞争的焦点。

花旗、大摩等机构的一致看好,不仅反映了存储芯片市场的短期景气,更揭示了AI驱动下长期变革的趋势。美光、闪迪的七连阳只是开始,全球存储市场正在重构。

在这个价值数千亿美元的赛道上,中国存储力量正在积蓄能量。长鑫存储、长江存储等国内企业如何在这场变革中抓住机遇,突破技术壁垒,打造自主可控的存储芯片产业链,将关系到中国数字经济的未来安全与发展。

如果说2024年是AI的“觉醒之年”,那么2025年就是“落地之年”。随着多模态模型、AI Agent、端侧应用逐渐成熟,存储需求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在这一背景下,聚焦存储芯片制造的半导体设备及材料,都有望持续享受行业红利。从根本上来说,AI发展对于存储的需求终将归结到存储芯片制造的设备及材料上。

对普通投资者而言,要想参与这场存储浪潮,精准押注某一家公司难度大、风险高。更高效的方式是通过指数化工具,一键布局整个半导体核心产业链。

例如,科创半导体ETF及其联接基金(A:024417;C:024418),聚焦科创板中半导体设备(约59%)和材料(约25%)龙头企业,覆盖了从碳化硅衬底、光刻设备、薄膜沉积到先进封装的完整链条。当甲骨文这样的龙头公司其业务与算力共舞,搅动资本市场风云的时候,受益的半导体设备及材料公司将会多种多样,当投资者无法准备把握投资机会的时候,这类覆盖范围广的ETF能帮助投资者更全面地捕捉技术变革带来的红利,扩大捕捉优质投资机会的可能性。据公开信息显示,科创半导体ETF有以下优势:

1. 更科创:20CM弹性+半导体主阵地

2020至今半导体企业选择在科创板上市的比例高达86%,覆盖芯片设计、制造、材料、设备全产业链,是国产替代的“主战场”!如今,科创板融资环境持续优化,摩尔线程等国产GPU明星企业蓄势待发,硬科技生态愈发澎湃。

2. 更聚焦:核心环节占比最高

科创半导体材料设备指数为首只聚焦科创板半导体设备和材料行业的指数,指数中半导体设备含量超60%,半导体材料含量近24%,合计权重占比超84%,领先半导体类指数。

3. 更低估:指数估值性价比突出

对于处于快速成长阶段的科技新兴企业,利润可能波动较大,因此市盈率并不准确。相比之下市销率更为合适,企业销售额相对较为稳定,能更好地反映其市场份额和销售能力。我们以市销率为主,科创半导体材料设备估值为11.79倍,估值分位相对主流半导体指数偏低。

4. 更强势:近两年反弹超一倍

指数具备20cm涨停板优势,更快捕捉牛市弹性,基日以来涨幅超63%,年化涨幅超9%,近两年自最低价的最大涨幅超100%。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8.20。科创半导体设备材料指数2020-2024年完整会计年度业绩为:67.41%、-5.14%、-25.65%、14.99%、-0.13%。指数业绩不代表基金业绩,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预测。

5. 规模、流动性领先

科创半导体ETF作为首只跟踪科创半导体材料设备指数的ETF,目前场内规模达到5.48亿元,为同指数场内规模最大的ETF,近两月份额增加了2.14亿份,份额增长率达到88%,反映资金的高度认可。同时,科创半导体ETF近一月日均成交额达到9600万元,流动性充足!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9.3。规模数据来源:上交所,Wind。截至2025年9月3日,科创半导体ETF规模为5.48亿元。全市场同指数规模第一指全市场跟踪上证科创板半导体材料设备指数且上市交易的ETF产品中对应数据位列第一。)

科创板特别风险提示:本基金的基金资产可投资于科创板,会面临因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包括但不限于如下特殊风险:流动性风险、退市风险、股价波动风险。

风险提示:1.以上基金为股票基金,主要投资于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备选成份股,其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科创半导体ETF属于中高风险(R4)品种,具体风险评级结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提供的评级结果为准。2.本基金存在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标的指数波动、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等主要风险。3.投资者在投资本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4.基金管理人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5.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价格波动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6.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7.本产品由华夏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8.本内容提及的个股不构成个股推荐。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来源:华夏基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