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1日,北京,索尼影像技术学院,第十二届索尼梦想教室成果发布会上,各地大学生志愿者代表与嘉宾合影留念。当日,来自北京大学、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州大学与澳门城市大学联队的大学生志愿者代表依次登台,讲述了他们在大理白族自治州、藏南高原、广东惠州等地的筑梦故
4月11日,北京,索尼影像技术学院,第十二届索尼梦想教室成果发布会上,各地大学生志愿者代表与嘉宾合影留念。当日,来自北京大学、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州大学与澳门城市大学联队的大学生志愿者代表依次登台,讲述了他们在大理白族自治州、藏南高原、广东惠州等地的筑梦故事。据了解,今年是索尼梦想教室项目创立的第12年,项目通过支持高校大学生团队走进全国各地,结合先进的电子教学设备与STEAM教育理念,开展融合科技与创意的课堂内容,帮助更多学生拓宽视野、启发思维、激发梦想。目前该项目已累计在全国31个省市的168个地区落地348间梦想教室,支持292支大学生志愿团队深入一线开展教学,累计开设梦想课堂超过4.3万课时,超过74000名中小学生直接受益,累计影响的大学生人数超过1300万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4月11日,北京,索尼影像技术学院,来自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大学生志愿者代表久班上台发言,她支教的卡龙乡小学位于海拔4600米的西藏山南浪卡子县,从拉萨出发,要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颠簸342.8公里。发言时久班回忆道,即便条件艰苦,但同学们的眼神中依然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通过多媒体和机器人设备,那里的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到编程,“原本羞涩的眼神逐渐变得明亮而兴奋。”孩子们的热情,也让她真切感受到了身上的担当。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4月11日,北京,索尼影像技术学院,来自北京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代表上台发言,分享自己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弥渡一中的支教故事。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4月11日,北京,索尼影像技术学院,来自中央财经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上台表演歌曲《逐光》。这首歌是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萝卜宕”团队和甘肃省宕昌县实验中学的同学们利用索尼一款创意机器人的音乐创作主题程序共同改编的歌曲。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4月11日,北京,索尼影像技术学院,来自中央财经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上台表演歌曲《逐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4月11日,北京,索尼影像技术学院,台下观众观看表演。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4月11日,北京,索尼影像技术学院,大学生志愿者们上台参与互动游戏。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4月11日,北京,索尼影像技术学院,大学生志愿者们在台下聆听发言。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4月11日,北京,索尼影像技术学院,宣布第十三届索尼梦想教室启动后,嘉宾们“放飞”象征希望与梦想的纸飞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4月11日,北京,索尼影像技术学院,影片中一名参与梦想教室项目的小朋友在分享自己的感悟。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4月11日,北京,索尼影像技术学院,一名年轻人在观看梦想教室成果展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4月11日,北京,索尼影像技术学院,大学生志愿者收到属于自己的纪念照。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4月11日,北京,索尼影像技术学院,一间休息室一角,屏幕正在播放记录大学生志愿者将编程、艺术、环保等课程带入课堂的影片。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来源:公务员小课堂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