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的MetaConnect大会刚有消息流出,外界就知道Meta要发布新一代智能眼镜了。
2025年9月的MetaConnect大会刚有消息流出,外界就知道Meta要发布新一代智能眼镜了。
这不是普通的产品更新,而是扎克伯格对未来的一次大押注,早在7月的Meta财报电话会上,他就抛出过一句重磅话:未来不戴智能眼镜的人,可能在认知上处于“显著劣势”。
这话听着像营销,但结合Meta的动作看,更像是它对科技路径的明确表态。
Meta这次押注智能眼镜,其实是踩过坑后的选择。
老实讲,它之前错过过智能手机浪潮,2021年押注“元宇宙”也没改变互联网格局,两次尝试都没达到预期。
但这次不一样,智能眼镜已经显露出市场空间。
它和Ray-Ban的合作是个关键。
2021年双方推出的Ray-BanStories,主要用来免提拍照录像,后来升级的款式还能分析环境、即时回答问题。
7月的时候,Ray-Ban母公司EssilorLuxottica说,Meta智能眼镜的收入涨了不少。
市场研究也显示,Meta现在是智能眼镜领域的领军品牌。
本来想,智能眼镜可能跟元宇宙一样难落地,但实际情况是,它帮Meta直接触达了消费者。
之前Meta得依赖苹果、谷歌这些硬件巨头,现在有了自己的眼镜,这种依赖就能少一点。
扎克伯格还提过“个人超级智能”,说要让AI深入理解用户目标并帮着实现,而智能眼镜,显然就是实现这个想法的重要入口。
当然,这不是说智能眼镜能马上像智能手机一样普及。
它现在更像是个“潜力股”,慢慢积累用户,慢慢打开市场。
智能眼镜赛道不只有Meta在跑,三星、谷歌、Snap、亚马逊都在做自己的产品。
亚马逊就传出来在研发带增强现实功能的眼镜,能把计算机图像叠在现实环境上;Snap和亚马逊早几年也出过类似免提拍照的产品。
谷歌的经历更有意思。
2013年它就推出了GoogleGlass,结果因为价格高、不好看、功能少、电池续航差,没能做起来。
但现在不一样了,硬件比以前进步很多,处理器、电池、摄像头更小、更轻也更便宜,AI也能让虚拟助手即时回答问题。
比如Meta的眼镜,用户盯着辣椒就能问“它辣吗”,看到街头路牌还能即时翻译。
不过Meta也有自己的难题。
现在的Ray-BanMeta眼镜,镜片上不显示信息,用户只能靠语音或手机应用操作。
而谷歌即将推出的新品是带显示屏的,这一比,Meta的眼镜就显得有差距了。
市场研究员纪尧姆・尚森就问过:如果智能眼镜真想取代智能手机,没有视觉反馈真的可行吗?这个问题,Meta现在还没给出好答案。
而且市场规模目前也有限。
ABI预测,2024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才330万台,到2026年能到1300万台。
跟智能手机单季度几亿部的出货量比,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Meta负责智能眼镜和VR头显的RealityLabs部门,2025年第二季度就亏了45亿美元,而应用部门收入才5.83亿美元。
短期来看,智能眼镜很难成为Meta的主要收入来源。
那Meta为啥还这么执着?其实跟它想争夺话语权有关。
长期以来,Meta和苹果在应用分发政策上一直有摩擦,扎克伯格就批评过苹果AppStore,说这是唯一一个由单一公司决定哪些应用能上架的平台。
如果未来大家都用眼镜视频通话、刷社交媒体,Meta有了自己的硬件,就能有更大的自主权,不用再看苹果的脸色。
当初AirPods推出时,也有人质疑,但后来靠免提通话、访问语音助手这些功能,慢慢打开了市场。
分析师梅丽莎・奥托就说,或许未来智能眼镜会变成下一代AirPods。
这话有道理,毕竟两者都是“免提交互”,都能解放用户的双手,满足日常使用需求。
总的来说,扎克伯格押注智能眼镜,是Meta综合了过去的教训、现在的市场机会和未来的战略做出的选择。
它现在有了一些进展,比如市场份额、用户触达,但也面临不少难题,产品功能有短板、市场规模小、部门还在亏损,加上其他巨头的竞争,这条路并不好走。
不过科技产品的发展往往需要时间。
AirPods不是一天做成爆款的,智能眼镜也可能需要慢慢迭代。
接下来Meta在Connect大会上发布的新一代眼镜,能不能解决视觉反馈的问题,能不能吸引更多用户,会是关键。
如果能迈过这些坎,智能眼镜或许真能成为“后智能手机时代”的下一个重要产品,而Meta,也能在未来的科技格局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来源:知夏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