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报告:30多年来癌症死亡率下降34%!但有这些习惯的人,更容易得癌症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9 08:21 1

摘要:日前,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发布了2025年抗癌进展报告(AACR Cancer Progress Report 2025)。这一长达282页的综合性报告回顾了过去一年在抗癌路上获得的众多进展。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癌症死亡率显著下降。除早期筛查和生活

转自:药明康德

日前,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发布了2025年抗癌进展报告(AACR Cancer Progress Report 2025)。这一长达282页的综合性报告回顾了过去一年在抗癌路上获得的众多进展。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癌症死亡率显著下降。除早期筛查和生活方式改变外,创新癌症疗法的持续开发也是癌症患者预后改善的主要原因。本文将与读者分享这一报告的精彩内容。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访问AACR网站查看报告原文。

癌症死亡率下降

分析显示,1991—2023年,总体癌症死亡率下降34%,相当于避免超过450万例癌症死亡。这一下降主要得益于公共卫生措施,尤其是预防、筛查与疫苗接种。统计显示,1975—2020年,控烟、筛查项目及疫苗接种共计避免约594万例癌症死亡;同时,部分癌种治疗的持续进展也为降低癌症死亡率作出了重要贡献。

图片来源:

参考资料[1]

报告同时指出,约40%的癌症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相关,包括烟草使用、超重/肥胖、体力活动不足、过度紫外线暴露、饮酒、环境暴露以及致癌性病原体感染。尽管近年吸烟率显著下降,但儿童与成人肥胖及饮酒上升仍构成重要公共卫生隐患;如不及时干预,过去50年取得的抗癌进展可能因此受损。

▲≥30岁成年人癌症病例中可归因于所选因素的百分比(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与肥胖、运动不足相关的癌症种类(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另一方面,随着早期检测研究持续进展,美国FDA相继批准多项基于人工智能的设备和软件,用于更早、更准确地检测癌症。微创筛查也在加速推进,包括用于结直肠癌筛查的血液与粪便检测,以及支持居家自取样的宫颈癌筛查装置。同时,影像学创新与对癌症风险相关遗传学的更深入理解,共同提升了早期检测的精准性与可及性。这些技术的进展共同提升了早期检测的精准性与可及性,并推动了多种癌症死亡率的显著下降。

▲1975—2020年因筛查与去除癌前病变而避免的癌症死亡占总数的比例(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此外,尽管整体抗癌取得显著成效,但不同癌种的抗癌进展不均:五年总生存率方面,胰腺癌为13%、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为6%,而乳腺癌达92%、前列腺癌达98%。这仍是学术界与产业界需要共同应对的关键挑战。

▲不同时期部分癌症的5年总生存率比较(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抗癌疗法监管里程碑进展

自2024年7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FDA共批准20款用于多种癌症类型的全新疗法和1款用于肺癌治疗的新装置,并将8款已批准疗法的适应症拓展至新的癌种。值得一提的是,在1990至2022年间,在全球范围内共有568款创新抗癌疗法上市。

▲1990—2022年期间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上市创新抗癌疗法数量(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免疫治疗近年来取得多项突破。例如,“first-in-class”工程化T细胞受体(TCR)T细胞疗法Tecelra(afami-cel)于去年8月获批,成为首个用于治疗实体瘤的工程化T细胞疗法,也是十余年来滑膜肉瘤领域首个有效治疗选择。靶向胃癌细胞中创新靶点Claudin18.2的治疗性抗体Vyloy(zolbetuximab)亦于去年11月获批,惠及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GEJ)腺癌患者。自2011年首份AACR抗癌进展报告发布以来,FDA批准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已由仅用于黑色素瘤的1种,增长至15种,现用于治疗20余种癌症类型。

▲美国FDA在2024年7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期间所批准的抗癌疗法(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除免疫疗法外,靶向治疗同样持续推进。今年5月,组合疗法Avmapki Fakzynja Co-pack(avutometinib与defactinib)获批上市,用于治疗复发性低级别浆液性卵巢癌(LGSOC)成年患者,适用于既往接受过系统性治疗且肿瘤携带KRAS突变的人群,该方案此前已获FDA突破性疗法认定。Voranigo(vorasidenib)则于去年8月获批,成为首个在脑肿瘤中抑制IDH1与IDH2突变蛋白的靶向疗法,惠及2级星形细胞瘤或少突胶质细胞瘤患者。同时,双特异性抗体Ziihera(zanidatamab)亦于去年11月获加速批准,为胆道癌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可能。

▲2011年与2025年,FDA批准抗癌免疫疗法、双特异性T细胞接合器以及抗体偶联药物的数量(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此外,创新治疗模式的推进同样显著。根据报告,FDA在2025年已批准9款双特异性T细胞接合器和13款抗体偶联药物(ADC),其中11款ADC针对独特靶点,进一步丰富了个体化治疗版图。综上,过去一年在FDA批准与适应症拓展的推动下,免疫与靶向等个体化疗法加速落地,为多类难治性癌症提供更精准、更有效的治疗选项。

血液肿瘤领域的进展

在本次报告中,AACR特别提及血液肿瘤领域的抗癌进展。血液肿瘤起源于造血组织(如骨髓),主要包括白血病、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2025年全球预计新发近140万例、死亡约74.5万例。在研究与技术创新的推动下,血液肿瘤死亡率显著下降,更多患者生存期延长、生活质量提升。1991—2023年间,慢性髓系白血病(CML)、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以及多发性骨髓瘤的死亡率分别下降71%、43%和31%。

▲2015—2025年,FDA批准针对白血病的创新靶向疗法(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血液肿瘤死亡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对其分子机理的深入研究与理解。这也促成了早期靶向疗法之一Gleevec(imatinib,伊马替尼)的问世并获批用于CML治疗。该药物的批准不仅改变了CML的临床照护,也引领了肿瘤精准医学的革命。近期,首个靶向menin的疗法Revuforj(revumenib)获批,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2015—2025年间,FDA已批准25款用于血液肿瘤的创新靶向疗法和21款创新免疫疗法。

▲部分再获FDA批准应用于其他癌症种类的抗癌疗法(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同时,源自白血病与淋巴瘤领域的多种疗法正被评估,并在部分情况下用于实体瘤;相关发现也逐步应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罕见遗传性疾病,进一步推动跨疾病领域的转化与应用。

结语

2025年AACR抗癌进展报告显示,危险因素预防与早期筛查的加强,以及免疫疗法与靶向疗法等创新疗法的相继获批,正持续推动癌症死亡率下降;尤其在血液肿瘤领域,精准医学驱动的突破显著,并带动疗法跨疾病应用。尽管挑战仍在,但在跨学科协作与持续科技创新的推动下,患者照护有望迎来更具革命性的改变,获得更长久、更高质量的生存。

参考资料:

[1] AACR Cancer Progress Report 2025: Contents. Retrieved September 18, 2025 from https://cancerprogressreport.aacr.org/progress/cpr25-contents/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