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美战略博弈正逐渐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文化与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愈发激烈,成为这场博弈的核心战场。近期,新华网以罕见53页PDF文件形式发布的《思想殖民——美国认知战的手段、根源及国际危害》一文,系统地揭露了美国借意识形态渗透实施全球认
《思想殖民——美国认知战的手段、根源及国际危害》解析之26
反击思想殖民,筑牢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防线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美战略博弈正逐渐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文化与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愈发激烈,成为这场博弈的核心战场。近期,新华网以罕见53页PDF文件形式发布的《思想殖民——美国认知战的手段、根源及国际危害》一文,系统地揭露了美国借意识形态渗透实施全球认知战的策略与危害,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与此同时,国内一系列事件也凸显了反击西方思想殖民、筑牢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防线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一、西方思想殖民的严峻现实
自93阅兵展示出强大的国防实力之后,美西方在军事、经济、金融及科技等领域制衡中国愈发困难,便愈发倚重其文化霸权与意识形态渗透手段对中国展开围堵。他们通过各种隐蔽的方式,如学术交流、文化传播、媒体宣传等,将西方的价值观、政治理念和生活方式潜移默化地植入中国社会,试图从思想根基上动摇中国人民对本国文化和制度的自信。
在教育领域,西方思想殖民的影响尤为明显。以武汉大学为例,近年来该校在意识形态领域问题频发。93阅兵后武大开学典礼上的“红日白椅”布置,在抗战胜利80周年如此敏感的时间节点,出现极易令人联想到日本军国主义象征的视觉元素,且未安排奏唱国歌环节,这绝非用“失误”可以解释。随后又有网友指出,武汉大学曾悬挂小幅五星红旗,并以大面积黑色为背景,这种视觉构成被广泛批评为“隐喻为五星红旗举行葬礼”,再加上旭日意象的反复出现,不得不让人怀疑其是否存在刻意隐喻和意识形态上的恶意导向。此外,该校开学后推出的学生戏剧《推塔》,全部由女生参演,剧中呈现满清辫子、武士刀等元素,并充斥着强烈的女权叙事,进一步强化了公众对其倾向的质疑。不少网友指出,武汉大学已成为女权运动、法律党、极端环保与动物保护组织的温床,屡次在敏感议题上挑战社会共识和国家立场,被不少舆论批评为“西方对华思想殖民的重要据点”。所以,被央视拿下节目,已经说好、拍好、档期定好的节目被无情拿下。
在社会层面,精致利己主义与极端女权主义的合流,正对社会基础秩序造成严重冲击。一些人在西方的意识形态渗透与话语诱导下,逐渐脱离中国实际与文化语境,沦为西方价值体系的传声筒。例如,近年来引发广泛争议的“婚内强奸”立法提议,本质上是通过将普通家庭矛盾刑事化,破坏婚姻关系的伦理基础,赋予一方以特殊司法优势,进而打击男性结婚意愿,加剧性别对立。这类议题的操作手法高度一致,往往由所谓“法律党”与女权组织联手推动,表面追求“平等”,实则制造对立,最终导致结婚率与生育率大幅下跌,从社会基础层面动摇国家根本。
在学术领域,西方通过掌控人才上升通道、影响学术评价标准,高效推行思想殖民。岗位晋升、职称评定、学术认可高度依赖“是否在西方主导的期刊发文”“是否获得国际奖项”等外部标准。这些标准背后,实质是一套由西方牢牢掌控的话语权和价值评判体系。排名越高的期刊和平台,往往意识形态操控越为严格。数十年来西方孜孜不倦推进对华思想殖民,已在中国国内培育出大批“思想上的西方人”。他们充斥于学术、文化、媒体甚至政策研究领域,不仅自身疏离中国现实,更积极排挤持不同意见者,对社会共识和国家安全造成深层危害。
二、国家层面的积极应对
面对西方思想殖民的严峻现实,中国迅速识别这一态势,并通过新华社等权威渠道发出明确而坚定的国家信号。新华社连续发声绝非偶然,其背后是国家意志与战略方向的重大宣示:中国已明确将反击美西方思想殖民作为当前阶段的核心任务,旨在从思想根基上捍卫中国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保障。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也积极配合这一国家战略,连续推出具有强烈象征意义的传播内容。9月7日,央视公开解放军巡飞弹精确打击靶标的视频,画面中白底靶心上的红日图案被准确击穿,引发广大网友强烈共鸣。许多人迅速联想到此前武汉大学开学典礼上的类似红日白椅布置,认为央视此举意在传递鲜明立场,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媚外言行和历史虚无主义。更引人关注的是央视原计划推出的纪录片《烽火记忆——抗战中的大学故事》。该片原定收录8所抗战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高校,武汉大学位列其中,且在9月8日的宣传封面中获得明确展示。然而自9月9日起,武汉大学却突然从节目列表及封面中消失,最终播出版本仅存7集,武汉大学专题遭完全删除。央视不惜放弃已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制作的成片,坚决与武汉大学“划清界限”,这一行动本身已传递出极为严厉的信号,其象征意义甚至远超“红日靶心”事件。
国家的这些举措表明,在反击西方思想殖民的斗争中,中国正在从战略层面进行全面布局,通过权威媒体的发声和传播,引导社会舆论,强化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防线。
三、民间力量的觉醒与抵制
在这场反击西方思想殖民的斗争中,中国广大网民展现出高度的觉悟和强大的动员能力,成为对抗西方思想殖民的一支重要民间力量。他们不仅自觉抵制西方文化霸权,还积极通过舆论监督、文化创作和公共讨论等方式参与认知斗争。
在武汉大学事件中,广大网友对该校在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批评和质疑。他们通过网络平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诉求,呼吁对武汉大学进行彻底整顿,甚至取消其“985”高校资格。在就业市场上,部分用人单位已对武汉大学——尤其是部分倾向极端的女生——持谨慎态度。不少人担心招聘进入“女权主义者”或“精致利己主义者”将影响团队稳定与企业形象,甚至招致不必要的舆论与法律纠纷。尽管这样的“防范”引发一定争议,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对极端思潮的警惕和自发抵制,这也是民间层面抗拒西方思想殖民的一种现实反应。
此外,国防院校系统也展现出了坚定的立场。南京理工大学等国防七子高校在新学期伊始就明确表态:“大学校园不是极端女权主义的乐园,更不是西方价值观的法外之地”,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与国家同频共振的立场。这些院校长期坚持爱国主义教育和国家安全意识培养,整体意识形态健康度明显高于普通高校,为抵制西方思想殖民发挥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四、反击思想殖民的重要意义
反击西方思想殖民,筑牢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的思想殖民试图通过文化渗透和价值观输出,破坏中国的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如果任由西方思想殖民肆意发展,将会导致国家意识形态领域出现混乱,人民的思想被西方价值观所侵蚀,从而威胁到国家的主权和安全。因此,反击思想殖民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必然要求。
(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西方思想殖民往往以否定和贬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手段,试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反击思想殖民,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精致利己主义与极端女权主义等西方极端思潮的合流,正在对社会基础秩序造成严重冲击,加剧性别对立和社会矛盾。反击思想殖民,抵制这些极端思潮的影响,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团结友爱。
(四)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包括经济、科技等方面的现代化,还包括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现代化。反击思想殖民,筑牢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防线,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五、反击思想殖民的策略与路径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意识形态安全意识
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加强对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宣传教育,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西方思想殖民的手段和危害,提高全民的意识形态安全意识。特别是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将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培养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二)强化文化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强文化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文化作品、文化活动等形式,传播正能量,抵制西方腐朽文化的侵蚀。同时,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管,规范文化产业发展,防止西方不良文化的传播。
(三)加强学术领域的引导和管理
打破西方学术话语霸权,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评价体系。鼓励学者立足中国实际,开展原创性研究,为解决中国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加强对学术交流活动的管理,防止西方思想殖民通过学术交流的方式渗透进来。
(四)发挥民间力量的作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充分发挥广大网民、社会组织等民间力量的作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反击思想殖民的斗争。建立健全民间监督机制,对发现的西方思想殖民现象及时进行曝光和批判。同时,要加强对民间力量的引导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斗争能力和水平。
(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国声音
在国际舞台上,积极传播中国文化和价值观,讲好中国故事,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增进各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打破西方对国际舆论的垄断,为反击思想殖民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六、结语
文化与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成为中美战略博弈的核心战场。西方思想殖民的严峻现实时刻提醒着我们,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中华文明的复兴与自强。
中国已清晰认识到反击思想殖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在国家层面和民间层面采取了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从新华社的重磅发声到央视的系列行动,从广大网民的自觉抵制到国防院校的坚定立场,我们看到了全社会在反击思想殖民斗争中的高度一致和强大合力。
然而,反击思想殖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筑牢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同时,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意识形态安全意识,发挥民间力量的作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在这场思想战线上的斗争中,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西方思想殖民的本质和危害,坚决抵制各种西方极端思潮的影响。只要我们意志坚定、思路清晰、动员有力,就一定能够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赢得主动,推动中华文明在新时代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复兴与自强,实现社会主义强国的伟大目标。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反击思想殖民、捍卫国家意识形态安全而努力奋斗!
附录:思想殖民——美国认知战的手段、根源及国际危害。2.3价值体系:“普世价值”瞒天过海
资本主义民主、自由、平等、人权,以及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物质主义、享乐主义等一系列美式价值观是美国意识形态的核心,也是美国思想殖民重点推销的内容,被美国美化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价值”。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认识到,包装精美的美式价值观背后,其实是以维系美国霸权为目标的思想侵入和认知操控。
(一)民主、自由、平等、人权
民主、自由、平等、人权是人类社会追求的共同价值目标。但美西方国家认为,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最美好的制度,只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才能保证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等价值观的实现。但事实恰恰相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服务于私有制和少数人,这些价值观必然流于表面、无法摆脱虚伪本质。美国的自由、平等被资本特权所侵蚀,长期将非洲裔、印第安人、妇女等群体排除在外,即使在民权运动后,系统性种族歧视、阶层固化等问题依然突出。美国的民主也早已被证明是金钱的民主、资本的民主、少数人的民主。而美国所谓的人权,近年来则被黑人歧视、移民歧视、性别歧视等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击得粉碎。尽管如此,美国还是频繁以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等为借口,干涉他国内政、挑起地缘冲突,维护美国霸权。
(二)美国梦
“美国梦”一度是美式价值观最为集中的体现。历史上,美国无数政治家、社会活动家、作家都不遗余力地编织“美国梦”,使人们相信,美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平等、自由、民主的国度,以为在美国只要经过努力奋斗,任何人都能获得美好生活、实现自己的梦想。两百多年来,“美国梦”吸引了无数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放弃故土,历经千辛万苦来到美国,希望在这片“公平公正”的土地创造自己的价值。然而,美国社会严重的贫富分化、种族歧视和阶层固化等现实不断戳破这一幻象。人们发现,在这个金钱至上的社会里,那些通过个人奋斗实现阶层跃升和物质富足的成功案例,不过是被无限放大的“幸存者偏差”。“美国梦”是裹着糖衣的认知操控工具,是美国价值观输出的鲜亮包装。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和益普索民调机构2024年1月公布的民调结果显示,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美国人认为“美国梦”仍存在。
(三)言论自由
言论自由也是美式价值观的重要招牌之一。尽管“言论自由”被明确写入美国宪法修正案,但在现实中,政党纷争、集团利益却在不断假言论自由之名,行损坏言论自由之实。美国民众没有感到真实的言论自由,并且日益看穿和厌倦政客们虚伪的口号和许诺。美国奈特基金会2022年发布《2020年后美国的言论自由》调查报告,被评为“代表了现有关于言论自由最全面的民意研究”。这份报告指出,政治极化和政党纷争已严重削弱美国的言论自由,在政治议题上体现得尤为明显。2022年3月,《纽约时报》发表社论《美国存在言论自由问题》,指出美国社会正陷入左派和右派相互攻击的循环怪圈,美国的言论自由已是明日黄花。在国际上,美国经常打着“言论自由”的幌子操控国际舆论,为其对外政策增添“合理性”和“道德感”。利用言论自由大搞双重标准,释放烟雾弹,声称其他国家散布“虚假信息”,而自己则发布各种真正基于虚假信息的歪曲抹黑报告。2022年5月4日,美国共和党联邦参议员兰德·保罗在国会听证会上表示:“你知道谁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虚假信息传播者吗?美国政府。”#MCN微头条伙伴计划##认证作者激励计划#(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来源:大道巴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