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气象部门预测,受高空冷涡影响,4月11日至14日我县将出现12级以上极端性大风天气,伴随沙尘、雨雪、降温,可能对城市运行、安全生产、森林草原防灭火和群众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威胁,对基础设施的脆弱环节造成损害,进而引发人员和财产损失。
康保县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贯彻落实省市县大风天气防范应对
部署会议精神的紧急通知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受高空冷涡影响,4月11日至14日我县将出现12级以上极端性大风天气,伴随沙尘、雨雪、降温,可能对城市运行、安全生产、森林草原防灭火和群众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威胁,对基础设施的脆弱环节造成损害,进而引发人员和财产损失。
为应对极端气象灾害发生,康保县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关于贯彻落实省市县大风天气防范应对部署会议精神的紧急通知》,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应对极端天气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可能出现的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突出重点领域,强化安全防护
各级各部门要结合本辖区、本行业实际,认真分析研判此次大风天气可能引发的突发情况,以防坠落、防倒塌、防山火、防人员伤亡为重点,全面排查整治风险隐患,做到万无一失。
加强建筑施工领域管控。住建、交通等部门要组织各施工单位做好房屋建筑、市政工程、交通等施工现场塔吊、脚手架等临时设施的巡查和加固工作,大风天气时,严禁开展室外、露天、高空施工作业。
做好市政设施安全管控。市政设施管理部门要组织各临街单位,做好房屋建筑、户外广告、灯箱、门头牌匾、路灯、桥梁等市政设施和绿化设施的巡查和加固工作,避免高空坠物。
做好农业防范。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对设施农业的防风工作,指导农户、企业提前加固棚架、修补棚膜。
抓好交通运输安全。公安、交通等部门,要对桥梁、隧道、低洼路段实施重点管控,及时清理倒伏树木、破损设施。提前设置分流点,防止大面积拥堵。
做好文旅设施安全。文旅、体育等部门要根据天气情况,督促相关景区、体育场等公共场所及时关闭缆车、栈道等空中游乐设施,必要时关闭景区。
抓好学校培训机构安全防范工作。教育部门视情况及时调整上学时间,要求师生周末非必要不外出。中小学(含职业学校)、幼儿园、相关培训机构停止户外活动。
开展保障设施巡检。通信、供电、供水、供气等单位,要做好管线设备的巡查维护和故障抢修,特别是对老化线路要加强巡查,防止出现漏电、短路、断裂等问题。要加强对老旧危房的排查,特别关注独居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遇有情况及时转移,确保安全。
扎实做好森林草原防火。林草、应急、农业等部门要严格管控野外火源,要坚持源头防范,加强火源管控,强化火险监测预警,加大巡护和监测密度,实施网格化管理和群防群控,确保野外用火监管无盲区、无死角、无漏洞。
强化消防安全。消防部门要紧盯养老机构、商超、酒店、医院、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深入细致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分工负责落实防范措施。县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其他成员单位要紧盯天气变化,结合各自职责分工,做好本行业本领域防范应对工作,防范事故灾害发生。
加强监测预警,做好应急准备
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考虑本辖区、本行业各类极端场景情况,全面做好人员、物资、装备应急准备,有效应对各类突发情况。
加强监测预警。气象部门要抓好天气形势研判和预报预警,动态跟踪本轮大风天气过程,滚动更新预报和提示信息,提前发布预警信号。宣传、应急部门要提醒社会公众密切关注天气,盯紧农村,畅通信息传递渠道,确保村庄、社区、工地和企业及时收到预警信息。
加强协调联动。应急、气象、住建、交通、文旅、城管、农业农村、林草等部门要联合开展会商研判,加强信息互通共享。各行业领域专业队伍要全员在岗备勤,始终保持临战状态,在重点地段、关键部位靠前布防,就近出动,杜绝人员伤亡和次生灾害。
强化值班值守。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在岗带班、24小时专人值班制度,确保遇有突发情况及时有效处置。坚决落实重大事故灾害和重要敏感突发事件“1小时内”报送要求,坚决杜绝迟报、漏报、谎报、瞒报。各级各部门加强灾情管理,按照规定时限和程序上报灾情,做好必要救助工作。
加强宣传引导。宣传部门要广泛开展宣传,引导群众关注天气变化,加强个人防护,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网信部门对负面敏感信息要早发现、早研判、早处置,防止不实信息传播扩散,防止负面舆情炒作和蔓延。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