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至145%,中国强硬反制美国,对美国加征关税至125%!中美贸易进入冰点。有网友担心,中美会发生战争吗?
近日,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至145%,中国强硬反制美国,对美国加征关税至125%!中美贸易进入冰点。有网友担心,中美会发生战争吗?
据报道,美国国防部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美国并不寻求与中国开战,但将在特朗普总统的领导下重建军队,为战争做好准备。
据美国“战区”网站(the War Zone,TWZ)本月8日报道,美国国防部正在着手调整美军联合部队在“未来对华战争”中的训练模式,要摒弃以往各军种“各自为战、分头训练同一类场景”的传统做法,转而要开展“跨大规模战场空间的一体化协同作战演习”。
据环球网报道,4月10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社交媒体X平台上发文称,“我们是中国人。我们不怕挑衅。我们绝不退缩”。随文配上了一段毛主席1953年的讲话视频。
毛主席说,“时间要打多久,我看我们不要做决定。过去是由杜鲁门,以后是由艾森豪威尔或者美国将来的什么总统,由他们去决定。就是说他们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胜利。”
对当前的中美贸易战,中国外交部表示,中国不愿打,但也不怕打!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
假如中美关系进一步升级,中美会爆发战争吗?假如中美发生战争会怎样?大概会持续多久?谁会获胜?会对全球经济产生怎样的冲击?
一、中美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分析
1. 全面战争可能性极低,但局部冲突风险存在
• 核威慑与战略理性:中美均为核武器大国,直接军事冲突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双方均倾向于通过威慑而非实际战争维护利益。
• 经济相互依赖:两国经济深度绑定,中国是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美国企业依赖中国市场和供应链。全面战争将导致双方经济崩溃,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
• 地缘政治热点风险:台湾问题、南海争端、朝鲜半岛局势等可能成为局部冲突的导火索。美国通过强化盟友军事存在(如日本、菲律宾)加剧地区紧张,但中国明确表示核心利益不容触碰。
2. 潜在冲突形式
• 代理人战争或有限军事摩擦:例如围绕台海或南海的短暂军事对峙或小规模冲突,而非全面战争。
• 经济与科技战持续:贸易战、科技封锁(如芯片制裁)和金融脱钩可能长期存在,成为两国竞争的主要形式。
二、若中美开战的可能情景与后果
1. 战争持续时间与军事优劣势
• 短期高强度冲突:若涉及台海或南海,可能持续数周至数月,中国凭借本土防御优势(如反舰导弹、区域拒止能力)在近海占据主动。
• 长期消耗战可能性低:双方经济高度依赖全球化,长期战争将导致供应链断裂、资源枯竭,难以支撑。
• 军事对比:美国全球军事投送能力更强,但中国在亚太区域的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能力可抵消部分优势。
2. 对全球经济的灾难性冲击
• 全球经济衰退:中美贸易占全球贸易量的20%,战争将导致全球GDP每年损失至少0.3%,若升级为全面冲突,衰退可能持续数十年。
• 供应链断裂与通胀加剧:关键产业(如芯片、能源)中断将引发全球性短缺,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发展中国家首当其冲。
• 金融市场崩溃:美元和人民币资产可能被抛售,资本流向避险资产(如黄金),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
3. 地缘政治格局重塑
• 盟友体系分化:欧洲、日韩等国家可能被迫选边站队,加剧国际阵营对立。
• 区域冲突扩散:中东、非洲等地缘热点可能因大国注意力转移而爆发新冲突。
三、关键结论
1. 战争可能性评估
• 全面战争概率极低(低于5%),核威慑与经济相互依赖是主要制约因素。
• 局部冲突风险较高(约30%-40%),尤其在台海、南海等敏感区域。
2. 胜负难分,代价巨大
• 中美均无绝对胜算,战争可能导致双方经济倒退数十年,且全球秩序崩溃。
• 中国可能实现短期战术目标(如台海控制),但长期国际孤立风险高;美国霸权加速衰落,盟友体系动摇。
3. 理性选择仍是合作
• 历史经验表明,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通过多边机制管控分歧(如经贸谈判、危机沟通)是避免冲突的唯一出路。
总结:中美爆发全面战争的可能性虽低,但局部冲突风险需高度警惕。任何军事对抗都将引发不可逆的全球经济与政治灾难,双方决策层需以战略克制避免滑向“修昔底德陷阱”。
来源:音乐上午茶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