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联合杜克大学和陈·扎克伯格生物中心芝加哥分校的最新研究发现,长期酗酒会通过破坏 RNA 剪接过程,使肝细胞陷于功能状态与再生状态之间的“僵局”,即使停止饮酒后损伤仍持续。该研究发表于《自然-通讯》,为酒精性肝病治疗提供了新靶点。
伊利诺伊大学研究团队发现:长期饮酒会引发炎症反应破坏蛋白质合成过程,从而导致肝脏再生功能持续衰退。
科学家揭示酒精持续抑制肝脏再生机制:RNA 剪接异常是关键。
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联合杜克大学和陈·扎克伯格生物中心芝加哥分校的最新研究发现,长期酗酒会通过破坏 RNA 剪接过程,使肝细胞陷于功能状态与再生状态之间的“僵局”,即使停止饮酒后损伤仍持续。该研究发表于《自然-通讯》,为酒精性肝病治疗提供了新靶点。
尽管肝脏以强大的再生能力闻名,但酒精性肝病(全球肝病死亡主因,年致死约 300 万人)患者却丧失此能力。研究共同负责人、生物化学教授奥伊纳什·卡尔索特拉(Auinash Kalsotra)指出:“患者戒酒后肝功能与再生能力仍持续衰竭,此前机制不明。一旦进入肝衰竭阶段,移植是唯一救命方案。”
通过对比健康肝脏与酒精性肝炎/肝硬化样本,研究者发现病变肝细胞启动再生程序后无法完成成熟转化,停滞于“类祖细胞”中间状态。论文第一作者乌拉什·V·切姆巴齐(Ullas V. Chembazhi)和苏尚特·班格鲁(Sushant Bangru)解释:“这些细胞既无正常功能,也无法增殖。剩余细胞承受更大再生压力,最终全部陷入无效中间态,导致肝衰竭。”
研究团队采用深度 RNA 测序技术发现,酒精性肝病中数千个基因的 RNA 剪接过程出现广泛错误,严重影响蛋白质功能定位。关键问题在于:负责 RNA 正确剪接的蛋白 ESRP2 显著缺失。“许多蛋白因剪接错误无法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而是滞留于细胞质中,导致再生必需蛋白失效。”
进一步研究表明,酒精损伤吸引免疫细胞和支持细胞释放大量炎症因子与生长因子,这些物质抑制了 ESRP2 的产生与活性。通过体外实验阻断特定炎症因子受体后,ESRP2 水平与剪接功能均得以恢复,证实该通路可作为治疗靶点。
卡尔索特拉表示:“这些发现有望成为临床研究的起点。异常剪接的 RNA 可作为诊断标志物,针对炎症的疗法或能纠正剪接缺陷,促进肝功能恢复。 ”该研究不仅揭示了酒精性肝病再生障碍的分子机制,也为开发非移植治疗方案提供了方向。
该研究获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陈-扎克伯格生物中心芝加哥分会、杜克捐赠基金及肌肉萎缩症协会资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通过以下基金项目提供支持:R01-AA010154、R01-HL126845、R21-HD104039、R01-AA010154、5R01-DK077794、1R56-DK1343340及R24 AA025017。
参考文献:RNA剪接失调损害酒精相关性肝病的再生能力》,作者 Ullas V. Chembazhi、Sushant Bangru、Rajesh Kumar Dutta、Diptatanu Das、Brandon Peiffer、Subhashis Natua、Katelyn Toohill、Aurelia Leona、Ishita Purwar、Anuprova Bhowmik、Yogesh Goyal、Zhaoli Sun、Anna Mae Diehl 和 Auinash Kalsotra,2025年9月10日发表于《自然-通讯》。DOI: 10.1038/s41467-025-63251-2
来源:康嘉年華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