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1日,南京大学的校园里洋溢着浓厚的艺术气息,一场别具一格的中国画课程在这里精彩上演。中国画家翟优走进南大课堂,为来自法国、波兰、俄罗斯、日本、韩国、智利、越南、格鲁吉亚等的留学生们,精心呈现了一堂主题为“墨韵丹青中的自然之诗——中国写意花鸟画”的特色课程
4月11日,南京大学的校园里洋溢着浓厚的艺术气息,一场别具一格的中国画课程在这里精彩上演。中国画家翟优走进南大课堂,为来自法国、波兰、俄罗斯、日本、韩国、智利、越南、格鲁吉亚等的留学生们,精心呈现了一堂主题为“墨韵丹青中的自然之诗——中国写意花鸟画”的特色课程。中国传统艺术的种子因此被轻轻播撒,有望在国际文化交流的土壤里茁壮成长。
课堂上,翟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从美术史谈起,带领留学生们探寻写意花鸟画1300余年的发展轨迹。从唐代边鸾对自然花鸟的细腻勾勒,开启花鸟画独立分科的新纪元;到宋代苏东坡将诗词意境融入绘画,赋予作品浓郁的文人气质;元代赵孟頫力主“以古为法”,为写意花鸟画引入全新的审美理念;明代徐渭豪放不羁地泼墨挥毫,笔意随心流转;清代八大山人借花鸟倾诉内心孤愤,营造出超凡脱俗的独特意境;直至近代吴昌硕创新性地将金石篆籀笔法融入画作,开拓出写意花鸟画的全新境界。通过这一系统的艺术脉络梳理,留学生们对写意花鸟画的发展历程有了全面且深入的认识,仿佛亲眼见证了一部生动的艺术进化史。
除了追溯历史,翟优还细致地介绍了中国画独特的绘画工具——笔墨纸砚。他亲自演示宣纸如何巧妙吸收墨汁、毛笔如何凭借弹性勾勒线条、墨汁如何通过浓淡变化展现层次、砚台又如何在研磨间凝聚墨韵,让留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这些传统工具在塑造写意花鸟画独特韵味时所发挥的关键作用。谈及写意花鸟画的艺术特点,翟优着重强调其追求神韵、不拘泥于外形的神似,借描绘自然万物抒发内心情志,往往只需寥寥数笔,便能营造出悠远深邃的意境。在经典画家与作品赏析环节,八大山人《鹌鹑图》中那孤寂冷峻的意境,以及吴昌硕《紫藤图》里热烈酣畅的笔墨,齐白石的《虾》灵动传神,深深触动了留学生们的心灵,赞叹声不绝于耳。
为了让留学生们更真切地体验创作过程,翟优现场挥毫泼墨,创作中国画作品《吉利图》。他一边运笔,一边详细讲解握笔姿势和运笔技巧,包括中锋的沉稳、侧锋的灵动、逆锋的苍劲,以及如何运用墨色的干湿浓淡变化来展现花鸟的形态与质感。留学生们全神贯注,目光紧紧跟随翟优的笔触,不少人还掏出笔记本认真记录要点。在他的笔下,活泼可爱、呼之欲出的雏鸡,鲜嫩欲滴、令人垂涎的荔枝跃然纸上,让大家领略到中国画独特的艺术表现力,纷纷大开眼界。
来自法国的留学生雷美玲难掩兴奋之情,激动地分享道:“这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接触中国写意花鸟画,以前只是在书本和网络上有所了解,这次亲身体验,完全被它的独特魅力征服。翟老师的讲解让我深刻明白,每一笔都凝聚着画家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独特理解,实在是太神奇了!”
翟优表示:“多年来,在高云会长的引领下,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始终坚守‘画好才是硬道理、笔墨当随人’的理念。我们在扎实做好中国画传承工作的同时,积极推动中国画艺术融入社会、服务大众,并坚定不移地助力中国画走向世界。希望通过这堂课,能让留学生们领略到中国写意花鸟画的独特魅力,它不仅仅是一种绘画形式,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生动体现。艺术是跨越国界的通用语言,希望以此为契机,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深度交流与理解。”
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院长张翼指出,这次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留学生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为中国传统艺术走向世界搭建起一座坚固的文化桥梁。在国际文化交流的广阔舞台上,写意花鸟画这颗璀璨的东方明珠必将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画家翟优,中国画学会副秘书长、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政协江苏省十一届委员,江苏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特聘导师,南京工业大学兼职教授、艺术硕士生导师,东南大学中国画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南京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特聘教授。多年来,他致力于推动中国画艺术走向海外,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联合国总部、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纽约时代广场、华盛顿亚洲艺术博物馆、华盛顿星球文字博物馆、纽约佩斯大学、美国威廉帕特森大学、百慕大国家艺术馆、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意大利安德森博物馆、俄罗斯圣彼得堡民族宫等地举办讲学、展览、交流和策划举办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让世界各地的人们更多的领略到了中国画的独特艺术魅力。
此次活动由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江苏省中国画学会、江苏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携手共同举办。
来源:艺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