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起艾滋病,很多人脑子里第一反应还是年轻人,尤其是那些“不太规矩”的年轻人。但现在的情况已经变了,不是年轻人“学坏”了,而是老年人“跟上时代”了。
说起艾滋病,很多人脑子里第一反应还是年轻人,尤其是那些“不太规矩”的年轻人。但现在的情况已经变了,不是年轻人“学坏”了,而是老年人“跟上时代”了。
感染科的医生发现,这几年老年人感染艾滋病的人数越来越多,而且不少人在确诊的时候,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阶段。
这事儿听起来让人心里不是滋味。谁能想到,退休了、带带孙子、跳跳广场舞的年纪,还得提防这种事?可现实并不会因为你退休了就对你手下留情。艾滋病这个东西,不看你几岁,只看你有没有防备。
老年人容易忽视艾滋病,主要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岁数大了,早就没那个心思了”,但问题就出在这儿。
艾滋病的传播,主要是通过性接触,而老年人现在的“性活跃度”,比以前想象的要高得多。尤其是一些丧偶或者离婚的老人,他们重新开始了亲密生活,却没有安全意识。
这一点在临床上看到的例子不少。医生说,有些老年患者来就诊,压根没往艾滋病那方面想,以为自己是感冒、肠胃不好,甚至是年纪大了身体虚。
等到查出是艾滋病,自己也吓一跳。感染艾滋病早期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症状,可能就是反复感冒、乏力、消瘦、夜间出汗这些,听起来哪像是病毒?更像是“老了”的表现。
老年人感染艾滋病这事儿,跟他们常做的一些习惯有很大关系。医生提醒,有五件事,老人们做得越多,越要当心。
第一件事,就是在外面找“特殊服务”。这话说得直白点,有些老人退休了,子女也不在身边,一个人住,孤单寂寞。时间一长,就想着找点乐子。
结果找的不是乐子,是病毒。很多地方的“服务场所”卫生条件差,不使用安全措施的情况非常普遍,而这些正是艾滋病传播的高风险环境。
第二件事,是有了新伴侣却不好意思谈“那方面”的事。很多老人再婚或同居,但不好意思说使用保护措施这类话题,觉得那是年轻人才讨论的,自己讲出来像是“老不正经”。
结果就是,一拍即合了,但谁也不知道对方有没有携带病毒。艾滋病不像感冒,不是看得出来的,得靠检查。
第三件事,是不去体检,身体有问题也拖着。有些老人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哪儿疼哪儿痒都是正常的,没必要去医院。可艾滋病早期的症状并不明显,等到发现时,已经到了身体免疫系统被破坏的阶段。
医生说,有些老人是因为肺炎、带状疱疹、口腔感染反复发作才查出来的,那时候治疗难度就大多了。
第四件事,是随意用药,尤其是所谓的“壮阳药”。市面上不少“保健品”其实根本没有经过正规审批,里面成分不明,这些药有的甚至含有激素,会让身体免疫力下降。
免疫力一差,感染风险就高。而且有些药会影响判断力,让人头脑发热,做出不理智的决定。
第五件事,是参加各种交友活动但不设防。很多社区组织老年人联谊、跳舞、旅游,这本来是好事,丰富晚年生活。
但问题是,有的人在这些活动中建立起亲密关系,却从来没想过“安全”这回事。医生说,不少病例就是在这种场合里认识的,没多久就发展到一起生活了。
老年人感染艾滋病,其实还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觉得“那是年轻人才得的病”。这种观念害人不浅。老年人的身体抵抗力本来就比年轻人差,一旦感染,病毒复制更快,免疫细胞下降得也更快。
而且治疗的过程更复杂,药物代谢慢,副作用更明显,有些老人同时还要吃心脏病、糖尿病的药,药物之间还可能打架。
有研究显示,60岁以上的艾滋病感染者,确诊时CD4细胞(免疫系统的“士兵”)的数量明显低于年轻患者,这意味着他们被病毒打得更惨。老年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没那么强,一听是艾滋病,整个人就垮了,有的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
医生说,其实现在的医学技术已经能让艾滋病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变成一种可控的慢性病。关键是早发现早干预。而一旦拖到免疫系统崩溃才发现,那就不是“控制”那么简单了,治起来就像在泥地里推车,费劲还前进不了多少。
要说怎么预防这事儿,医生给的建议其实也不复杂。就是一句话:该注意的地方别大意。
比如说,有新伴侣了,哪怕再熟也要查查身体,尤其是做个艾滋病和梅毒的筛查,不是说不信任对方,而是对彼此负责。再一个,使用保护措施不是年轻人的专利,老年人也得用,别觉得不好意思。
如果真做了高风险的事,也别硬撑着装没事。现在很多地方都有匿名检测,去查一下,心里踏实。不查,万一真有了,那就是“拖”出问题来。
医生还说,现在社会对艾滋病的偏见虽然少了些,但对老年人感染艾滋病这件事,很多人还是不理解。有的老人怕别人知道,连药都不敢按时吃,偷偷摸摸地藏着掖着。
其实越是这样,越容易出问题。艾滋病不丢人,丢人的是有病不查、有病不治。
还有一点很重要,也很容易被忽视。那就是子女的态度。有些老人感染了艾滋病,不敢告诉家里人,怕被嫌弃。子女如果能多一点理解,老人也就敢面对现实了。有研究显示,那些有家人支持的艾滋病老人,治疗依从性更好,生活质量也更高。
说到底,艾滋病并不是谁的专属,它不会管你多大年纪,也不会因为你退休了就放过你。它是个不讲道理的病毒,你越不当回事,它越来找你麻烦。
老人们,活得潇洒但别忘了给自己留点“安全垫”。身体是自己的,命也是自己的,别因为一时的轻忽,把自己推到不可挽回的境地。
参考文献:
[1]黄蓉,王丽,张海燕,等.中国老年人艾滋病感染现状及防治策略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24,28(6):601-605.
[2]刘芳,陈建刚,李文波.艾滋病病毒感染老年患者的免疫学特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3,44(9):1234-1238.
[3]王静,赵宇,李晓彤.老年人艾滋病认知现状及干预研究进展[J].中国健康教育,2024,40(5):456-459.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来源:妇产科武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