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对美关税妥协仅5天,为何遭闪电反噬?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12 14:18 1

摘要:当越南政府宣告对美国商品施行 “零关税” 政策之际,这个地处东南亚的国家股市在短短 24 小时内市值便蒸发了120 亿美元,而其纺织业的龙头企业单周订单更是锐减 40%。这场被国际媒体称为“关税投降”的外交事件,以惊人的速度验证了依附型经济的致命软肋——向霸权

当越南政府宣告对美国商品施行 “零关税” 政策之际,这个地处东南亚的国家股市在短短 24 小时内市值便蒸发了120 亿美元,而其纺织业的龙头企业单周订单更是锐减 40%。这场被国际媒体称为“关税投降”的外交事件,以惊人的速度验证了依附型经济的致命软肋——向霸权妥协的代价,往往比对抗更为惨痛。

美国针对越南加征 46% 关税的行政令生效之后,胡志明市的工业区呈现出颇为戏剧性的一幕:耐克代工厂的生产线依旧在持续运转,然而其成品仓库却已货物堆积如山。这些贴着“越南制造”标签的运动鞋,原本70% destined for美国市场,如今却因关税成本激增被品牌方暂停提货。越南工贸部数据显示,仅鞋类出口单周损失就达2.8亿美元,这暴露出其经济结构的深层危机:代工产业占制造业总值83%,而本土品牌贡献率不足5%。

这种畸形产业生态的形成,肇始于越南近十年来 “以市场换技术” 的战略失误。在吸引外资的过程中,越南将企业所得税下调至 10%,仅仅是中国的 50%。允许外资控股关键产业。这种政策虽然创造了占GDP 25%的外贸顺差,却使三星、英特尔等跨国企业掌控了电子产业75%的产能。当美国关税大棒落下,这些随时可以转移产能的“候鸟企业”,自然成为最先撤离的群体。

面对危机,越南决策层采取了饮鸩止渴的应对方案:除承诺零关税外,更计划将美国天然气进口量提升300%,农产品采购额扩大至每年50亿美元。这种“割肉饲虎”的策略非但未能换取美方让步,反而引发连锁反应——河内证券交易所遭遇外资集体抛售,单日净流出创下9.2亿美元历史纪录;越南盾对美元汇率跌破24500:1关口,央行被迫动用13%外汇储备干预市场。

美国白宫贸易代表戴琪的发言彻底撕下伪装:“越南需要证明其完全遵守市场经济规则。”这番看似中立的表态,实则暗含更严苛的要价:要求越南开放金融、电信等战略领域,并修改《投资法》取消外资持股限制。当河内方面还在研究“改革路线图”时,美国商务部已启动对越南钢铁产品的双反调查,关税税率可能飙升至456%。

越南的遭遇为发展中国家敲响警钟:依附性经济增长模式在逆全球化时代已成高危选择。该国对美出口依存度达32%,但美资企业在越投资存量仅占其对外投资总额的1.7%。这种“单行道”式经贸关系,本质是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副产品。当美国需要重构供应链时,越南高达680亿美元的外债(占GDP 46%)和不足3个月的外汇储备覆盖率,瞬间成为被收割的标的。

反观中国在遭受 25% 关税制裁时的应对之举,所呈现出的战略定力全然不同。中国加速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实施,以此为契机,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在前 5 个月实现逆势上扬,增幅达 14.7%。
与此同时,中国开启 “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培育工程,促使出口商品朝着产业链上游迈进。这种以自主创新为根本依托、多元布局为着力点的策略,致使中国对美出口的占比从 2018 年的 19% 下降至 2024 年的 12.3%。

历史反复证明,面对霸权主义的经济胁迫,妥协退让只会助长对手的贪婪。越南五天内损失2%GDP的惨痛教训,恰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鲜活教材:唯有建立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构建多元平衡的贸易网络,方能在国际博弈中守住发展命脉。当某些国家还在“站队思维”中摇摆时,新一轮全球产业链重构已悄然开启——这次洗牌的核心逻辑,不再是成本洼地的追逐,而是国家经济主权的较量。

来源:小熊妹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