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能想到,2025年4月12日席卷北京的13级大风,早在五天前就被一名数学系大二学生精准“捕获”?4月7日晚,博主“气象之语”在社交平台发出预警:“城区阵风或达100km/h,山区风力或飙至16级!”四天后,北京市气象台发布橙色预警,数据竟与小赵的预测高度吻合
谁能想到,2025年4月12日席卷北京的13级大风,早在五天前就被一名数学系大二学生精准“捕获”?4月7日晚,博主“气象之语”在社交平台发出预警:“城区阵风或达100km/h,山区风力或飙至16级!”四天后,北京市气象台发布橙色预警,数据竟与小赵的预测高度吻合。这场“民间预警”迅速引爆网络,帖子评论超800条,无数网友惊叹:“这届年轻人,藏龙卧虎!”
翻开小赵的履历,答案藏在热爱里。北京工商大学数学系的课堂上,他埋首公式推导;天文社团的活动中,他紧盯卫星云图。4月5日,当Windy平台显示北京周末风力异常时,这个“数学脑”瞬间警觉。连续三天,他比对了欧洲EC、美国GFS和中国NMC三大气象机构的模型数据,发现风力从8级一路调高至13级。“这不是普通大风,是系统性极端天气!”4月7日晚,他果断按下发送键,成为全网首个预警者。
有人质疑:非科班出身,凭何敢预测天象?小赵的底气来自十年积累。小学时担任班级“天气预报员”,每天在QQ群播报天气;大学选修《大气与污染》课程,啃完《气象学原理》专业书;甚至向知名科普博主“北京气象小页”讨教雷达图解读技巧。从用“冷风先生”拟人化描述天气,到熟练分析卫星云图,他的公众号“气象之语”粉丝量悄然破万。
这场预测最动人的,不是数据的精准,而是温度。一名考研学生留言:“看到预警,我连夜改签高铁,逃过误机!”小赵回复时眼眶发热——原来那些深夜对比气象模型的日子,真能守护陌生人的平安。面对“未来是否转行”的提问,他答得笃定:“天气不会说话,但数据会。我想做那个替天发声的人。”
信息来源:
- 北京青年报《“全网最早大风预测”博主“气象之语”是一名大二学生》
- 搜狐新闻《北京大风预警背后:全网最早预测者竟为大二学生》
- 极目新闻《全网最早预测北京大风!幕后英雄竟是大二学生?》
- 北京晚报《“气象之语”小赵:用数学破解天气密码》
来源:英俊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