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一个,巧用数学思维。撰写交流发言,文章框架可以利用数学思维进行构思。本文按照这种思维,构思出3332结构,撰写出“三学”为先,“三做”为要,“三抓”为本,“两合”为一,形成“四为”架构。
八项规定学习教育研讨交流发言怎么写?要把握两个方法。
第一个,巧用数学思维。撰写交流发言,文章框架可以利用数学思维进行构思。本文按照这种思维,构思出3332结构,撰写出“三学”为先,“三做”为要,“三抓”为本,“两合”为一,形成“四为”架构。
第二个,巧妙运用修辞。本文运用大量的排比比喻,彰显文采。比如:辅导讲座、互动研讨、专题交流;辅导讲座、互动研讨、专题交流;教育目标虚化、工作能力短板、资源配置分散;一线中“淬火”,在“爬坡”中“过坎”,在“深耕”里播种,在“浪潮”里“弄潮”;生成“动态图”、转化“视觉画”、形成“知识谱”;悬空式推进、盆景式创新、指标式应付;用大家口碑标定“工作刻度”,以脚踏实地提高“服务力度”,靠“抓铁有痕”校准发展维度;上下贯通、内外联合、横纵贯通;树立“大教育观”,建立“大联合体”,夯实“大基本盘”,等等。
(阅读提示:为使大家更能深刻理解讲话稿的内在逻辑,学会写作技巧,在每节前附上构思立意,供大家借鉴。)
1.“三学”为先
(构思立意:本节按照纵向思维展开,紧紧围绕开展教育内在规律,首先是学深学透,掌握教育要求实质;其次是把教育要求转化具体实践,最后是创新方式。撰写过程中,使用两字写法,做到简洁有力。)
此次教育标准高,涉及内容多,要有效防止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学用分离、方式单一等情况,通过多维发力、多措并举,推动认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践行的转变,解决教育内容理解不全、浅尝辄止、实践脱节等情况。
一要求深。通过系统梳理教育要求,通过辅导讲座、互动研讨、专题交流的方式,深读细研教育内容,掌握内在逻辑、把握精髓、掌握方法,推动认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二要转化。教育为先,实践为主,要将教育落实要求嵌入业务流程,通过情景模拟、任务对标等方式,让抽象教育转为工作“操作指南”。
三要创新。紧紧教育提出的目标要求、内容实质和关键环节,加强线上线下联动,借助数智化手段、视频化教学、指尖上教育等方式,增强教育吸引力,提高教育实质实效。
2.“三做”为要
(构思立意:本章节采取综合思维方式展开,将教育作为推动工作切入点,坚持与年度工作、能力提升和业务实践结合起来;撰写过程中,采取“动词”引领,分别用“聚、提、行”三字作题眼,让人耳目一新。)
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提高新质生产力,是开展教育的重要指向。要防止教育和工作“两张皮”情况,有效解决教育目标虚化、工作能力短板、资源配置分散,推进任务契合度不足等情况,形成工作合力,加强队伍建设,形成工作导向。
一要聚目标。按照年度工作计划要求,围绕全局性任务建立项目清单,实施挂图作战、节点管控,确保力量向关键环节倾斜。
二要提能力。坚持以人为本,结合教育大抓提能力、增素质、强本领。
三要重践行。坚持眼光向下,下沉基层,双脚沾泥,在一线倾听“真实呼声”,在基层找到“立足之本”,杜绝“悬空式推进、盆景式创新、指标式应付”,用大家口碑标定“工作刻度”,以脚踏实地提高“服务力度”,靠“抓铁有痕”校准发展维度,切实使教育成效从“物理落地”实现向“化学反应”转变,让工作任务在“基层土壤”催生创新服务的“晶核生长”。
3.“三抓”为本
(构思立意:本章节采取纵向思维方式进行架构,按照“过去、当下和长远”三个大的维度展开,写作过程中,采取“单”字结构立题,让人印象深刻。)
教育推进过程中,容易出现责任模糊、标准弹性、导向弱化、链条不紧等情况。要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干事动能,根除顽瘴痼疾,传导责任压力,释放正向激励,全面提高教育实效。
一要解“题”。针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梗阻”“隔断”“弱项”,树立问题导向,建立问题清单,通过教育工作大起底、症结原因大分析、管理工作大跨越,提高教育质效。
二要压“责”。构建上下贯通、内外联合、横纵贯通的责任体系,按照部门分工、岗位职责、教育要求,细化任务、分解到岗、责任到人。公开“主体单位”,公布“责任榜单”,量化“销号情况”,做到滚动推进、拓扑优化、精准纠错、销号归零。
三要建“章”。及时总结教育工作经验,借鉴以往教育成果,制定能操作、能落实、能见效的教育制度,推动教育任务落地,确保长效机制落实。
4.“两合”为一
(构思立意:本节按照整合思维方式展开,撰写过程中,一是从整体上筹划,二是从工作过程层面展开。具体写法采取“拆字法”,巧妙运用“统合”“点面”,写出新意。)
教育要蓄力,不能“单打独斗”;教育要协同,不能“脱圈闭门”;教育要见效,不能“自娱自乐”,要树立“大教育观”,建立“大联合体”,夯实“大基本盘”,发挥教育综合力量,释放整体教育效能。
一要抓“统”谋“合”。树立整体观念、全局理念,把教育放到单位建设“大盘子”,实施“一揽子”计划,做到教育内容和年度工作“一盘棋”,教育推进和大项任务“一张表”,切实做到一体筹划、一体推进、一体实施、一体深化。
二要抓“点”带“面”。遵循教育规律,支持基层创新,加强资源倾斜、提供技术支持、加强精准赋能,形成不同教育特色,实现“点”上突破,激活各级动力,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来源:爱写作的老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