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7日上午,汕头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区教育局、区科协联合在和平中寨小学启动潮阳区“全国科普月”活动,通过科普讲座、科普实验等,在青少年学生中掀起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热潮,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助力“百千万工程”
9月17日上午,汕头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区教育局、区科协联合在和平中寨小学启动潮阳区“全国科普月”活动,通过科普讲座、科普实验等,在青少年学生中掀起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热潮,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助力“百千万工程”,推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区科学教育工作。
汕头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方奕文教授,区教育局、区教师发展中心、区科协、各教育组和区直属相关学校有关负责人参加活动。
活动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夯实科技强国基础——科技种子·智造未来”为主题,由汕头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老师为学生们培训安全知识和实验安全注意事项,并简单介绍双碳知识,通过生动的科学视频,激发小学生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汕头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还准备了实验器材,精选十个安全、有趣、富有启发性的化学实验,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科学的严谨与趣味。在现场老师的介绍、演示、指导下,同学们自制发电机、光驱小车,开展鲁米诺、焰色实验,观察震荡反应、长余辉材料蓄光和发光,体验加密和防伪技术,在一系列充满科学知识的实验中,让孩子们感受科学的魅力和力量,燃起对科学的兴趣。
学生郑冰欣表示:“今天在现场体验了很多科学小实验,感受到了科学的神奇与奥秘。今后我要继续认真学习,积极参与科学探索,全面提升科学素养、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近年来,区教育局全力推动创客教育、项目式学习与跨学科融合课程科教体系建设,指导各校开齐开足科学类课程,加强中小学实验教学,推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深入开展,统筹高校、科研院所、高新企业等,加强场馆、基地、园区、生产线等阵地、平台、载体和资源的建设与开放,为中小学科普和校外科学教育提供物质基础。而各中小学校则按照区教育部门的部署,开足开齐科学类课程,培养中小学生学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
中寨小学教师彭伟凡:“我们中寨小学在开设科学探索基础和信息技术与创新等必修课的基础上,还创建了创客室,开设创客课程,包括编程、无人机操控、机器人搭建等,鼓励学生将想法转化为实践,培养跨学科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心中播下探索未来的种子。”
整理 、编辑:潮阳发布
素材来源:潮阳区融媒体中心
相片来源:区教育局
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
►
►
►
►
来源:潮阳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