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百杏知识】脑中风后恢复3个阶段的康复指标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12 11:49 1

摘要:脑中风又叫脑卒中,是脑血管发生堵塞或者破裂引起脑细胞坏死,脑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脑血管堵塞导致的中风叫脑梗死,脑血管破裂导致的中风叫脑出血,可能引起言语不清、口角歪斜、进食困难、手脚瘫痪甚至死亡等症状,是一种高致死、高致残性疾病,也是神经科较为常见的疾病。很多

脑中风又叫脑卒中,是脑血管发生堵塞或者破裂引起脑细胞坏死,脑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脑血管堵塞导致的中风叫脑梗死,脑血管破裂导致的中风叫脑出血,可能引起言语不清、口角歪斜、进食困难、手脚瘫痪甚至死亡等症状,是一种高致死、高致残性疾病,也是神经科较为常见的疾病。很多患者朋友都非常关注一个问题,就是脑中风发生后到底多久能恢复?

今天我们邀请专家来聊聊脑卒中后恢复的相关内容。

袁医生您好,急性期的康复指标是什么?具体的干预方法有哪些呢?

急性期(中风后1-2周)

1核心目标

稳定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保留基础功能。

2康复指标

意识状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小于9分

肢体功能:肌力≥2级(可触及肌肉收缩)

并发症防控:无深静脉血栓、肺炎、压疮

3具体干预方法

a良肢位摆放

患侧卧位:患侧肩前伸,肘伸直,腕背伸

健侧卧位:患侧上肢用枕头支撑,避免受压

b抗痉挛体位摆放:

仰卧位:患侧肩胛下垫枕,上肢伸展稍外旋,下肢屈曲防足下垂。

健侧卧位:患侧肩前伸,肘伸直,下肢微屈。

c被动关节活动

每天2-3次,每次10分钟,活动肩(关节屈曲)、肘、腕、指、髋、膝、踝关节

d呼吸训练

膈肌阻力训练:患者仰卧位,治疗师双手置于患者肋弓下缘施加适当阻力

e早期床边坐位

角度从30°开始,逐步增加至90°,每次10-15分钟


袁医生,急性期需要注意哪些呢?

1注意饮食,避免呛咳,另外针对吞咽困难的患者注意抬高床头,避免误吸。

2注意监测血压(脑梗急性期血压控制不宜降低,引起血管狭窄处低灌注,再次引发脑梗,脑出血,急性期血压不宜过高)、血糖、血脂、血同型半胱氨酸。急性期发病会有3-7天的水肿期,注意病情的可能会加重,脑出血如果出血量比较多且保守治疗的患者注意避免头部晃动。

3环节患者的焦虑心情,逐步让患者接受并建立康复信心。

4康复心切患者不宜太早进行锻炼,避免痉挛。

5脑梗死患者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注意出血,有条件患者可做基因检测。



袁医生,恢复期的康复指标是什么?需要注意哪些呢?

恢复期(中风后3周-6个月)

1核心目标

促进神经重塑,最大化功能恢复。


a短期目标(3-4周)

控制肌痉挛(Ashworth分级≤Ⅱ级)(通过关节活动的范围内大部分时肌张力明显增加,但仍可较容易的进行关节的被动活动)。

预防静脉血栓、压疮、坠积性肺炎

完成床椅转移、独立坐稳30分钟以上

简单指令执行(如伸手、张口)


b中期目标(1-3个月)

患侧肢体Brunnstrom分期达Ⅳ阶段

实用性ADL能力:独立进食、洗漱、如厕

语言功能恢复基础交流


c长期目标(3-6个月)

步行能力恢复

回归家庭角色(如家务参与)

心理适应性建立


2具体干预方法

a物理治疗

PNF技术:对角线螺旋运动模式训练(如上肢D1屈曲模式)

任务导向性训练:结合功能性活动(如抓取杯子)

平衡训练:动态平衡板训练(从静态坐位到动态站立)

平衡游戏(如Wii Fit平衡挑战)


b作业治疗

ADL训练:改良Barthel指数针对性训练(修饰,进食,转移,平地步行,穿衣,shangxia)

厨房模拟器训练(使用患侧手操作炊具)


c认知训练:

视空间忽略训练:交叉促进训练(健侧肢体跨越中线作业)

执行功能训练:多步骤任务分解(如泡茶流程)


d语言训练

语义地图训练:使用图片关联法促进词汇提取

旋律语调疗法(MIT):针对非流畅性失语症

舌肌训练:抗阻伸舌(使用舌压抗阻器)

呼吸训练:膈肌阻力训练(呼吸训练器负荷调节)


e心理支持

照护者技能培训(如转移技巧、情感支持方法)

家庭会议制定居家改造计划(如浴室扶手安装)

移动辅助:选择合适助行器(如四轮助行器适用于平衡障碍者)


3注意事项

a鼓励康复师康复完,自己继续进行简单的训练,但是不要一次性训练过久,10-15分钟最佳期间休息5分钟再继续训练。训练强度控制:心率储备控制在40%-60%,避免过度疲劳

b脑梗死患者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注意出血,有条件患者可做基因检测

c卧床患者注意静脉血栓的预防,已经有静脉血栓的患者注意抬高有静脉血栓侧肢体,注意远端肢体(手、脚)等有无皮温下降、肿胀等情况,避免揉搓。

d血压相较于急性期不同,患者脑梗稳定后血压年老患者控制在130-140/90-100,青年患者控制在130/90以下

e避免二次损伤预防:训练前后进行关节被动活动


袁医生,后遗症期的康复指标是什么?需要注意哪些呢?


后遗症期(中风后6个月以上)

1核心目标

适应残余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2康复指标

a社会参与:改良Rankin量表(mRS)≤3分(提示中度残疾但生活可部分自理)

b心理适应: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

c环境改造:完成至少3项居家适老化改造


3具体干预方法

a代偿性策略训练

单手系扣技巧:使用改良扣具或借助健侧手辅助


b环境适配方案

浴室安装防滑扶手、升降淋浴椅

厨房改造台面高度,使用防滑餐具


c社区再融入计划

参加中风病友支持小组

职业康复:根据残留功能进行岗位再培训


d家庭康复实用技巧

自我监测工具:使用"5次起坐试验"评估下肢力量:记录30秒内从椅子起立坐下的次数

日常活动调整:

穿衣:先穿患侧衣袖,使用长柄鞋拔穿脱鞋子

心理调节方法:

建立"康复日记",每天记录3件进步小事


每个阶段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动态调整方案,建议每2周由康复团队进行阶段性评估。关键要抓住恢复期的神经可塑性黄金期(3-6个月),同时注重长期功能适应和心理建设。



感谢来自湘潭百杏济安中医医院袁勇主任的专业讲解。


来源:医聊故事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