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特别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之前走在马路上,可能会看到这样的景象:
一个乞丐跪在路边,或者是趴着、坐在一个平板车上。
他们的身边会有一个桶,人们在同情他们的时候,也会往桶里边扔钱。
但是你有没有发现,这两年的街上,基本看不到乞丐了。
原来是有一些乞丐,因为现在社会大环境,已经转型了……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其实人们对乞丐倒是没有太大的抵触,人们讨厌的,其实是那些利用人们同情心敛财的职业“乞丐”。
在成都文殊院,就曾经有职业乞丐装残疾,这之中,有个没手的大爷和拄拐的大妈。
别看他们人前凄惨,但是人家背后却是“专车接送”。
在四川一个地方,一个男子将自己的腿折叠,藏在裤子里。
男子这样操作之后,就像一个残疾人了,他就靠着这样的方式行乞。
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路人看穿了他骗人的把戏。
在被拆穿之后,他就迅速划着滑滑板逃离现场了。
还有一个案例,是四川峨眉山,一个“断腿”的乞丐长期占据着他人的摊位。
有人看穿了他的伪装,之后他就逃走了,然而揭露他的人,正好是失去双手的残疾人。
所以说,有很多的残疾人,在自己有能力的情况下,是不会轻易放下尊严去乞讨的。
还有一些人,编造了一段凄惨的经历,从而让人们“慷慨解囊”。
实则,他们是想要用这样的方式,达到自己敛财的目的。
在2022年到2024年这两年,倪某就多次说自己的孩子生病,以及公司团结等理由骗同事的钱。
在他的欺骗下,确实有不少的同事选择伸出援手,两年的时间里边,他一共骗了13万元。
有相当多的人都在辛苦的生活,所挣的每一分钱,都是血汗钱。
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不少的人还是心存善意,想要凭借自己微小的力量帮助一些人。
不过,现在街上的乞讨的人员,几乎上已经是没有了……
乞讨人员变少,和我们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覆盖有一定的关系。
截止2024年,中国低保覆盖的人,能达到4200万人。
通过精准扶贫、就业帮扶等措施,贫困群体获得稳定生活保障。
当基本的生活得到保障,这群人自然是不再愿意放下尊严跪水泥地了。
而各地救助站,更是对流浪人员实施“收容+安置”机制。
也就是说,救助站会提供食宿、返乡车票及医疗救助。
尤其对于那些无家可归者,是可以进行长期安置的,这样做可以有效减少街头流动性乞讨。
有一些地方政府,针对有劳动能力的人,会提供公益性的岗位。
这也使得有相当一部分的流浪人员,融入到社会生产之中。
而支付方式的改变,也是职业乞讨者产生大的变动的一个原因。
从前人们出门,身上总是会携带现金,碰见乞丐了,还能够给些现金。
但是现在,人们估计掏遍口袋,估计也摸不出个钢镚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就算是想要帮助,也是有些无能为力。
当然,有些乞丐也非常会与时俱进,他们也会张贴二维码。
但是人们一般是不会通过二维码去给他们扫钱的,因为如今人们的安全意识很强。
谁知道,在那里的是真乞丐还是假乞丐,他们的二维码之中,有没有病毒。
要是在扫了码之后,自己手机里边的钱被扫走了怎么办?
人们也不敢赌这个可能性,于是再遇到乞丐的时候,人们也就只能选择袖手旁观了。
当然,也有一些人觉得,要是错过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怎么办?
于是他们就会换一种方式,那就是给这些人买一些食物,或者是一些生活用品。
不过不管怎么说,职业乞丐的收入,其实是在断崖式下降的。
而在公共平台上,不少的企业骗局被普及,一些职业乞丐甚至月入过万。
这对于一些认真生活的人来说,确实是不太公平。
也不止是如此,疫情期间对这些职业乞丐也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疫情期间严格的人员流动限制及大数据监测,这使得职业乞丐活动受阻,部分群体被迫转行。
后疫情时代,城市管理部门持续加强市容整治,对景区、商圈等重点区域乞讨行为实施常态化清理。
所以说,传统“乞丐产业链”,因为监管加强和收入下降逐渐解体。
还有一部分团伙转型为其他灰色产业,街头个体化乞讨难以维系生存。
那么,这些职业乞丐,要是转型的话,能转到什么方面呢?
有相当一部分的职业乞丐,开始转战网络平台。
他们靠着自己编故事的能力,来博取人们的同情。
通过直播打赏和短视频带货,他们可以获得收入。
不过他们之中的一些人,确实是靠这个方式获取不少的钱。
这个钱的数额,要老老实实上班要多得多,甚至于,比传统的乞讨收入还多。
还有一部分的职业乞丐,发展成为了线上社群运营。
他们通过群发求助信息,定向获得一定资金方面的支持。
当然,还有一部分语言能力强的,干脆直接干起了跨国乞讨。
他们利用中外信息差,在海外利用起社交媒体打造“悲惨人设”,从而来获取国际捐款。
那么,对于这样的职业乞丐转行现象,你是怎么看的呢?
参考资料:
【1】封面新闻——《成都文殊院门口“职业乞丐”被挂牌:乞过者拒绝帮扶 每天朝九晚六....》2023.3.20。
【2】环球网——《男子假装残疾扮乞丐 路人揭穿骗局露原形》。
【3】环球网——《男子编造儿子尿毒症晚期等理由,骗取多名同事13万余元获刑》2024.11.22。
【4】澎湃新闻——《乞过月入过万?职业乞丐在这几地可能进监狱》2020.8.28。
来源:啰嗦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