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师」疯狂收割中老年:一场披着科技袈裟的「电子算命」狂欢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12 11:37 1

摘要:当AI技术逐渐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时,一些不法分子却利用它披上了“科技袈裟”,打着“AI大师”的旗号,针对中老年人群体进行“电子算命”式的诈骗。本文将揭露这些骗子如何通过科技手段伪装成“高僧”“专家”,利用中老年人对科技的陌生感和对健康的渴望,实施诈骗,以及如

当AI技术逐渐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时,一些不法分子却利用它披上了“科技袈裟”,打着“AI大师”的旗号,针对中老年人群体进行“电子算命”式的诈骗。本文将揭露这些骗子如何通过科技手段伪装成“高僧”“专家”,利用中老年人对科技的陌生感和对健康的渴望,实施诈骗,以及如何通过情感围猎、虚假宣传等手段,骗取中老年人的“安全感存款”。

凌晨三点,65岁的赵阿姨躲在卫生间,用颤抖的手指按下”确认支付”——这是她本月第三次为”AI命理直播课”充值。

手机屏幕映着老人发红的眼眶,屏幕上跳动着”佛光普照”的特效,AI生成的”高僧”正诵读为她独家定制的《消灾经》。

当年轻人沉迷于AI绘画、ChatGPT时,一群”科技神棍”已用算法重构了传统骗局,将黑手伸向中老年最后的”安全感存款”。

一、科技迷信:当算法穿上八卦袍

“量子算命”收割现场

“您的命盘与北斗七星磁场冲突!”在北京某养生馆,李叔被”AI相面仪”扫描后,屏幕上立即跳出红色警报。

穿着白大褂的”AI分析师”指着密密麻麻的数据图解释:”这是用NASA卫星数据+AI算法测算的结果,必须购买我们的量子护身符调和磁场。”

等儿子发现时,3.8万元已换成个带LED灯的塑料吊坠。

直播间里的”赛博跳大神”

“家人们看好了!AI正在分析这位阿姨的面相数据!”在某平台直播间,主播将老人照片拖进所谓”AI算命软件”,30秒后生成长达20页的《人生预警报告》。

家住成都的周奶奶看到”子女宫显示儿女今年有车祸风险”,当场刷了三个”天官赐福”礼物(合计6666元)购买”AI平安符”。

事后警方发现,所谓的”AI分析”只是提前准备好的模板报告。

玄学话术+科技道具=万元骗局

骗子们精心设计”道具套餐”:

“智能风水鱼缸”:内置LED灯模拟”吉位祥光”,实际是淘宝168元包邮的普通鱼缸,售价8888元“AI诵经电子木鱼”:宣称”敲击次数自动生成功德值”,200位老人为这款成本39元的玩具人均消费5800元“区块链往生牌位”:号称”用区块链技术永久保存超度信息”,实则是个带二维码的塑料牌

AI换脸,“儿子” 嫖娼被抓?

王某夫妇是一对年过七旬的老人,生活一直平淡而安稳。然而,一天,平静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吴某、任某、郑某三人找上门,吴某拿出手机接通视频电话。

王某夫妇惊恐地看到,视频中竟是他们 “儿子” 焦急的面孔,“爸、妈,我嫖娼被抓了,你抓紧把钱给旁边的人,他们会帮我处理!”

由于 “儿子” 面容、声音均无异样,惊慌失措之下,王某夫妇当即去银行取现 18 万元交给了对方。事后与亲生儿子取得联系,才发现中了圈套。

原来,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AI换脸诈骗。犯罪团伙受上线刘某指挥,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公民家庭关系信息后,锁定特定对象,派单实施诈骗。

他们利用 AI “换脸” 软件,实时合成出受害人儿子的面容和声音,让老人防不胜防 。

AI语音,“孙子” 闯祸急需钱

今年 3 月下旬,湖北孝感某小区的张婆婆也遭遇了类似的噩梦。手机铃声突然响起,电话那头传来 “孙子” 小万带着哭腔的求救声,“奶奶救我,我惹祸了!我因摔了朋友的手机,与朋友产生口角,一时冲动伤了人,对方要我赔偿 2 万元,否则报警让我坐牢,奶奶,你能不能借钱给我。”

张婆婆 “救孙” 心切,来不及多想,便急匆匆按照 “孙子” 的要求,取出自己积攒的 2 万元养老钱。在询问送钱地址时,“孙子” 称 “自己不方便过去”,但自己的朋友马上赶到小区门口,让奶奶将这笔钱交给朋友。10 分钟后,奶奶见到了一名戴着口罩并自称是小万朋友的男子,对方一副特别着急的模样,拿到钱后便快速离开了。

当天晚上,小万回家了,张婆婆询问 “事情” 是否办妥,可小万却一脸惊讶,称自己并没有打架闹事,更没有向她要钱。张婆婆这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被骗了,一家人立刻报警求助。警方通过监控迅速锁定案发现场的 3 名犯罪嫌疑人,并很快将其抓获。

原来,电话里 “孙子” 的声音,是诈骗人员利用AI技术远程操作合成的 。

AI 数字人,虚假宣传保健品

在 2025 年 3・15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媒体曝光了一起利用 AI 数字人技术进行虚假宣传的案件。多家企业通过 AI 合成的 “专家” 形象,向中老年群体虚假宣传保健品,诱导消费者购买。这些 AI 数字人在短视频平台上扮演医疗专家、帅哥、职场女性等角色,24 小时不间断地推广所谓的养生 “奇迹” 。

他们通过直播、短视频等形式,将消费者引流至微信等私域平台,进而推销高价保健品。

受害者赵黎的母亲就是其中之一,被诱导花费 16761 元购买保健品。这些所谓的 “神药” 实际上并非药物,而是普通的保健品,甚至有的只是糖果,根本无法治疗疾病。而视频中的人物形象看似真实,实则嘴型与声音不协调,背后隐藏着虚假的身份和夸大的宣传 。

二、情感围猎:比儿女更”贴心”的AI管家养老院里的”电子孝子”

南京某养老院的张爷爷,每天雷打不动参加”AI佛学晨课”。屏幕里的虚拟比丘尼不仅记得他孙子的乳名,还会在他咳嗽时提醒:”张老菩萨,AI检测到您肺经有热毒,请拍下3号链接的智能念珠。”等子女发现老人偷拿存折时,12万元已变成一串刻着芯片的菩提子。

“高科技”制造的亲情焦虑

伪造健康预警:”AI检测到您家老爷子脑电波异常!”——骗子用PS的CT图吓唬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

合成灾难视频:用AI换脸技术制作”子女车祸现场”,逼迫老人转账”消灾”

情感PUA话术:”您女儿肯定没告诉您,她上个月去做了流产手术吧?”——利用家庭隐私缺口实施心理操控

被算法困住的银发族

郑州刘阿姨的手机里装着三个”AI改运”APP,每天要完成:

6:00 在”智能佛堂”APP敲电子木鱼300次10:00 观看”AI易经讲座”并答题15:00 对着”AR罗盘”调整家中摆设22:00 上传当日步数兑换”功德值”

当女儿强行卸载这些APP时,老人突然下跪哭求:”不能删啊!大师说中断修行会遭天谴!”

三、全民反诈:给父母打造”电子金钟罩”

家庭防线:破解骗子的”情感算法”

每周一次”科技下午茶”:陪父母体验正规AI产品,冲淡他们对”黑科技”的神秘感制作”防诈亲情包”:把全家福设为手机壁纸,旁注”要转账先打电话”发起”家庭功德挑战”:用微信步数兑换真实奖励,取代虚拟”功德值”手机设置五道”结界”应用商店开启”长辈模式”,屏蔽可疑APP微信支付设置”子女确认”二次验证关闭”摇一摇”、”附近的人”功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并开启预警浏览器安装广告拦截插件浙江开展”净网护老”行动,下架432个”AI玄学”账号北京法院首判”AI算命诈骗案”,主犯获刑7年工信部严查”精准收割老年人”的违规数据交易

在深圳某反诈宣传现场,民警举着查获的”AI开光器”问老人们:”你们知道AI最擅长什么吗?”台下有人小声回答:”算命?”民警摇头,拆开机器露出里面的旧电路板:”AI最擅长把8块钱的东西,变成你们8888的执念。”

或许真正的”改运秘籍”,是教会父母在纷繁的科技世界里,找回那份识别善恶的朴素智慧。毕竟,再先进的算法,也算不出天下父母心。

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