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达茂旗司法局紧扣边疆地区实际,以“法治润边疆”为目标,创新打造“线上智慧普法+线下特色阵地”双轮驱动模式,通过法治达茂公众号“跟海蛋纸学法”视频线上出圈、红色蒙古包普法阵地扎根基层、守边员队伍化身“流动普法站”等举措,推动法治宣传覆盖全旗农牧区,形成“群众爱看
达茂旗司法局紧扣边疆地区实际,以“法治润边疆”为目标,创新打造“线上智慧普法+线下特色阵地”双轮驱动模式,通过法治达茂公众号“跟海蛋纸学法”视频线上出圈、红色蒙古包普法阵地扎根基层、守边员队伍化身“流动普法站”等举措,推动法治宣传覆盖全旗农牧区,形成“群众爱看、媒体关注、社会参与”的生动局面,为边疆治理注入法治动能。
一、线上突破:
打造“海蛋纸”普法IP,法治宣传“飞入云端”
01“海蛋纸”视频“接地气”
结合农牧民生活场景,创作“法律段子+方言短剧”系列视频,将民法典、草原法等法律条文转化为“讨薪维权·海蛋纸给你支招”“全民创城·文明养狗”等趣味案例,单条视频最高播放量突破20000次,单集最高转发量超500次,成为群众茶余饭后“必刷内容”。
02全媒体矩阵联动推广
依托抖音、微信公众号、三级塔台工作群等平台开设“海蛋纸说法”专栏,累计发布视频82集,覆盖群众10万人次;联合旗融媒体中心、法治乌兰牧骑推出“勇敢对家暴说‘NO’”、“防范养老诈骗,家有老人务必看”等优秀法治宣传短视频,实现“一次创作、多端传播”。
二、线下深耕:
构建“边疆特色”普法网络,法治声音穿透"最后一公里”
01“红色蒙古包”凝聚普法合力
在边境嘎查设立“红色蒙古包”法治驿站,整合司法所、边防派出所、党员中心户力量,定期开展“法治乌兰牧骑”演出、法律咨询日等活动,成为边境线上的“法治灯塔”。
02守边员变身“法治哨兵”
发挥守边员“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组建“普法守边队”,在巡边过程中发放蒙汉双语普法手册、宣讲国家安全法、民法典等法律,同步收集群众法律需求,实现“巡边+普法+服务”三效合一。
03“一户一策”精准入户普法
针对农牧区分散特点,制定“网格化普法清单”,司法所工作人员联合嘎查法律明白人开展“敲门行动”,围绕草场承包、婚姻继承、民间借贷等高频问题,提供“一对一”法律解读,参与人民调解解决法律难题262件。
04特色活动赋能乡村振兴
在农区开展“法治大棚课堂”,结合土地流转、农资买卖纠纷以案释法;在牧区组织“马背普法队”深入偏远牧点,用“唠家常”方式普及法律知识,实现普法宣传与生产生活“零距离”。
来源:包头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