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糖尿病治疗领域,胰岛素疗法一直是关键手段之一。然而,传统胰岛素治疗方案往往需要患者频繁注射,这不仅给患者带来了不便,还可能增加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的风险。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胰岛素制剂的研发取得了显著进展。其中,每周一用药次的胰岛素周制剂因其潜在的便利
糖尿病治疗领域,胰岛素疗法一直是关键手段之一。然而,传统胰岛素治疗方案往往需要患者频繁注射,这不仅给患者带来了不便,还可能增加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的风险。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胰岛素制剂的研发取得了显著进展。其中,每周一用药次的胰岛素周制剂因其潜在的便利性等优势,受到了广泛关注。
在本次2025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年会(EASD)中,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国际糖尿病中心的Thomas Martens博士带来了一项题为《对于未接受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成年患者,每周一次的胰岛素efsitora alfa与每日注射胰岛素相比,一周内TIR和低血糖发生率相似》的最新研究报告。
该研究通过QWINT-2试验的盲态连续血糖监测(CGM)数据,评估了新型每周一次基础胰岛素efsitora alfa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efsitora alfa在整个星期中能维持稳定的血糖控制,血糖在目标范围内的时间(TIR)保持稳定,且低血糖风险始终较低,其联合2级或3级低血糖的患者报告发生率在整个星期中均较低且与胰岛素德谷胰岛素相似。这一发现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潜在的治疗新选择,有望改善患者的治疗体验和生活质量。
胰岛素周制剂efsitora alfa: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糖控制稳定且低血糖风险低
胰岛素 efsitora alfa是一种正在研发的每周一次的基础胰岛素,用于治疗糖尿病。在 QWINT-2 研究中,efsitora alfa在改善糖化血红蛋白方面与胰岛素德谷胰岛素相当,并且在 2 型糖尿病患者中,与胰岛素德谷胰岛素相比,efsitora alfa在联合临床显著(2 级 [<3.0 mmol/L])或严重(3 级)低血糖的发生率方面相似。这项事后分析旨在评估每周给药的efsitora alfa 相对于每日给药方式的疗效和安全性。
在 QWINT-2 试验中进行了定期盲态连续血糖监测(CGM)。通过盲态 CGM,计算了 efsitora alfa给药日(第 0 天)以及给药后 6 天的血糖在目标范围内的时间(TIR:3.9-10.0 mmol/L)、低于目标范围的时间(TBR:13.9 mmol/L)。这里报告了在主要终点(第48-52周)前4周的CGM指标情况。此外,还计算了在整个52周治疗期间,与每日给药方式相比,联合2级或3级低血糖的发生率。
efsitora alfa治疗期间每周中不同日期的TIR保持一致(见图)。在整个星期中,efsitora alfa和德谷胰岛素的TIR也相似。efsitora alfa的TBR(3.0-3.9 mmol/L)在整个星期中始终保持较低水平。efsitora alfa的TBR(
efsitora alfa和德谷胰岛素的联合2级或3级低血糖的患者报告发生率在整个星期中均较低且一致。efsitora alfa组在第0天、第3天和第6天的发生率分别为0.47、0.65和0.50次/参与者/年,德谷胰岛素组的发生率分别为0.47、0.30和0.37次/参与者/年。
研究结论
每周一次的efsitora alfa在 2 型糖尿病患者中可维持稳定的血糖控制,并且在整个星期中低血糖风险始终较低。
2025EASD现场采风
参考文献
Martens, T., S. Heller, A. Bhargava, L. Ji, S. Murthy, V. Patel, L. Goncalves, J. Mitra, A. Murro, K. Syring, and T. Battelino. 2025. “Once-Weekly Insulin Efsitora Alfa Showed Consistent Time in Range and Rates of Hypoglycaemia Throughout the Week Relative to Day of Administration in Insulin Naive Adults with Type 2 Diabetes.”Poster presented at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Diabetes (EASD) Annual Meeting,
本视频/资讯/文章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