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前 A 股市场语境中,“老登”“中登”“小登”是一种网络流行的投资者分类方式,主要用于调侃不同投资风格和持仓偏好的群体。以下是具体含义及背景解析:
老登,中登,小登,是什么梗?
在当前 A 股市场语境中,“老登”“中登”“小登” 是一种网络流行的投资者分类方式,主要用于调侃不同投资风格和持仓偏好的群体。以下是具体含义及背景解析:
一、术语定义与市场背景
这三个词源于东北方言中 “老登”(原指 “老东西”,带有贬义)的变体,2025 年 9 月在雪球等社交平台迅速传播,成为描述投资者分化的热门标签:
老登
持仓特征:偏好传统行业,如
等低估值、高股息板块。
投资风格:以价值投资自居,强调安全边际和长期持有,但被部分投资者认为 “思维固化”“拒绝新科技”。
市场争议:在 2025 年科技股牛市中,因持仓标的涨幅落后于 AI、半导体等赛道,被调侃为 “踏空者”。
中登
持仓特征:聚焦中等波动性行业,如医药、军工、新能源车、光伏、家电等。
投资风格:介于传统价值与科技成长之间,兼顾业绩确定性和行业景气度,被视为 “平衡型选手”。
典型案例:比亚迪因同时涉及新能源车(中登)、保险(老登)和机器人(小登),被戏称为 “有中登思想的小登”。
小登
持仓特征:追逐新兴科技赛道,如 AI、云计算、半导体、机器人、传媒等。
投资风格:倾向趋势投资和概念炒作,注重技术迭代和市场叙事,被部分投资者认为 “风险偏好过高”。
市场争议:虽短期收益显著,但高估值和高波动引发对 “泡沫化” 的担忧。
二、术语的双重属性
调侃与自嘲并存
部分科技股投资者用 “老登” 调侃传统价值派 “保守”,而价值投资者则反讽 “小登” 为 “追高韭菜”。例如,某投资者自嘲 “老登买酒顶”,暗指白酒持仓虽稳但错过科技股行情。
中性语境下,三者仅为风格标签,不涉及人身攻击。例如,有分析指出 “老登资产可作为压舱石对冲科技波动”。
方言与网络文化的融合
“老登” 原是东北方言中的骂人话,在网络传播中弱化了贬义,演变为一种戏谑的分类方式。类似案例包括 “小妞电影” 对应的 “老登电影”(男性主导的宏大叙事影片)。
这种语言创新反映了年轻投资者对传统投资话语体系的解构,例如用 “三登巨鼎” 形容市场分化格局。
三、市场意义与投资启示
反映风格轮动与分歧
术语的流行折射出 2025 年 A 股 “科技成长 vs 传统价值” 的激烈博弈。科技股的高涨幅引发对估值合理性的争论,而低估值板块的 “滞涨” 则促使投资者反思价值投资的适用性。
有观点认为,这种分歧是市场健康的表现,“科技股分歧未消,意味着行情尚未见顶”。
资产配置的参考价值
部分投资者将 “三登” 作为分散策略的依据:60%-70% 配置 “老登”(高股息)、20%-30% 配置 “小登”(科技成长)、10% 配置黄金等对冲工具。
典型案例:比亚迪因业务跨界被多派归属,提示投资者关注 “中登” 板块的交叉机会。
总结
“老登”“中登”“小登” 是 2025 年 A 股市场基于持仓偏好和投资风格的网络分类,兼具调侃性与实用性。其本质是投资者对市场分化的情绪化表达,也为资产配置提供了新的观察维度。建议投资者理性看待标签争议,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制定策略,避免陷入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式。正如市场所言:“该做老登时作老登,该做小登时做小登,方是投资高境界”。
来源:窦维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