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国电讯报刊登了记者乔治·艾莉森的一篇报道。文章里,乔治用尽笔墨,详细分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向北方进军、占领远东地区的可能性有多大。
假如中国真的重视自己的领土完整,为何不把注意力转向那些在19世纪被俄罗斯占去的土地呢?
英国电讯报刊登了记者乔治·艾莉森的一篇报道。文章里,乔治用尽笔墨,详细分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向北方进军、占领远东地区的可能性有多大。
【1、瑷珲条约始末】
1858年5月28日,是中国近代史上蒙受耻辱的一天。当时,沙俄的总督率领着超过一万名士兵,带着先进的武器装备,浩浩荡荡地来到瑷珲城前。
那时候瑷珲城里就剩下千把号人,都是些年纪大的和身体弱的兵丁。他们每年就干一件事:划着船到下游那片地方去收税款。
驻守黑龙江的清军将领奕山得知消息后深感震惊,他清楚地意识到,自己部队的弓箭根本无法与西方人的火枪抗衡。
沙俄帝国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迫使奕山低头,签订了损害国家主权的《瑷珲条约》,将黑龙江以北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拱手让给了沙俄帝国。
清政府觉得条约要求太严,没有答应。到了1860年,英法军队打进北京,俄国瞅准机会,说要帮忙调解中英冲突。咸丰皇帝被逼无奈,只好同意签署《瑷珲条约》。
《瑷珲条约》里写着乌苏里江以东地区由中俄两国一起管理,这其实就是个借口。俄国人一枪没放,轻轻松松就从清朝政府那里弄走了100万平方公里的地盘。
【2、中国应当收复失地】
俄罗斯始终拒绝承认其侵略行为,声称这片区域原本就是无人占领的荒芜之地,按照国际法的先到先得原则,理应归其所有,这种说法无异于强盗逻辑。
如今,这块区域依然处于俄罗斯的实际控制之下。这件事让我们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光靠书本和文件宣称对土地拥有主权是不够的,真正的控制权往往取决于谁的武力更强。
乔治认为中国有权收回那些失去的领土,这就是他提出这一主张的缘由。
乔治认为,目前俄罗斯几乎所有的军事力量,约97%的兵力,都投入到了与乌克兰的对抗中。正因如此,当乌克兰对库尔斯克发起突然袭击时,俄罗斯方面难以调集正规军进行有效防御。
乔治在文章中提到,一旦中国选择向北派遣军队,普京恐怕很难找到有效的应对策略。
乔治还提醒中国,别老盯着台湾不放。有美国撑腰,中国目前还没能力从海上和空中同时发起攻击。相比之下,对俄罗斯动手反而没什么障碍。
乔治特别指出海参崴的战略价值。他提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被迫把大片领土划归沙俄,海参崴就在这些被割让的土地之中。
海参崴不仅是进入北极地区的关键通道,也是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的指挥中心。然而,这座城市原本属于中国,后来被俄罗斯占领。
要是中国能控制海参崴,那在北极地区的影响力肯定会大大提升。这样一来,亚欧之间的地理距离也能减少将近一半。
【3、中国和俄罗斯开战的胜率】
乔治不仅鼓动中国去抢占俄罗斯远东地区,还煞有介事地计算了中国发动军事行动的成功概率。
2022年开战那会儿,俄罗斯手头有将近4700门大炮。相比之下,中国的火力更猛,光是自行火炮就有3000多门,再加上900多门牵引式火炮,总数远超俄罗斯在远东地区布置的炮火。
俄罗斯的坦克数量为2060辆,相比之下,中国则装备了4700辆主战坦克和1250辆轻型坦克。从地面装甲部队的实力来看,俄罗斯军队可能难以与中国军队抗衡。
另外,俄罗斯的SU-57战机在性能上也难以与中国自主研发的J-20相提并论。
SU-57虽然在空中动作灵活,但在隐形方面表现平平。相比之下,J-20的隐身技术已经达到了与美军F-22和F-35相当的水平。
J-20配备了尖端的机载电子系统和高效的短程空战导弹,比如PL-10,这些装备让它具备了强大的作战能力。
在与俄罗斯任何型号的战斗机较量中,J-20都占据上风。这款战机充分展示了中国在军事科技领域已经超越俄罗斯的现实。
这位记者夸夸其谈,好像中国稍微动动手,就能让所谓的“巨人”轰然倒地。可实际上,他那些极具煽动性的言辞背后,藏着不可告人的小心思。
今年9月6日,北约秘书长在公开演讲中继续散布不实言论,无端指责中国在俄乌冲突中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并声称中国向俄罗斯军队提供了大量武器装备。
【4、西方国家只会自吞苦果】
类似这种通过文章或讲话散布不实信息的事情早有先例。就在今年七月初,芬兰总统曾公开宣称,俄罗斯对中国的依赖程度极高,甚至到了中国可以随时终止战争的地步。
中国与白俄罗斯联合开展军事演习,北约方面对此也发表了看法,认为此次中白两国的军事合作意在声援俄罗斯。
中国早就明确表态,我们始终追求和平,坚决反对任何流血冲突。然而,西方国家却不断向乌克兰输送武器,而北约更是这场战争的幕后推手。
多年来,北约一直无视中国的立场,不断对中国进行恶意中伤,大肆散布危言耸听的言论。这种低劣的把戏已经让人感到厌烦,毫无观看的价值。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指出,某些西方政客自身政治履历存在诸多问题,不应试图煽风点火,把引发动荡的责任推卸到中国身上。
把中国当成潜在对手,西方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乔治的文章里充满了挑拨和煽动,这种小伎俩只能让他自己出丑。
无论他如何强调远东地区的重要性,也不管中俄军事实力差距有多大,中国始终都会坚定地站在朋友一边,绝不会抛弃任何一位盟友。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一直秉持真诚友好的态度,严格遵守不干预他国内政的原则。对于曾经支持过我们的国家,每当他们遇到困难时,中国都会及时提供帮助,绝不会趁人之危。
就算文章写得再华丽动人,也动摇不了中国人民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中国广播网报道:1958年5月28日,中国和俄罗斯签署了《瑷珲条约》。这一历史事件标志着两国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互动与合作。
观察者网报道:《他再次发声:中国若不停止援助俄罗斯,将面临严重后果…》
来源:眾說烽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