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何青. 促进老年心血管健康研究的发展[J].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5, 30(4):357-358. DOI: 10.3969/j.issn.1007-5410.2025.04.001.
中国心血管杂志2025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本刊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入编期刊、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4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2025—2026年度)、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武大(RCCSE)核心期刊,欢迎来稿!
photo by meilan
促进老年心血管健康研究的发展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esearch in the elderly
何青
作者单位:100730 北京医院心内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通信作者:何青,电子信箱:heqingli2001@126.com
引用本文:
何青. 促进老年心血管健康研究的发展[J].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5, 30(4):357-358. DOI: 10.3969/j.issn.1007-5410.2025.04.001.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已成为全球老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老年心血管健康研究已成为医学界关注的重点,近年来在老年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领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主要体现在:(1)风险评估工具更加简便、精准,出现更多的整合功能指标和新型生物标志物;(2)社会决定因素和性别差异受到重视,推动防治策略的社会生态学理念发生转变;(3)干预措施趋向个性化和精确化,重视平衡效益与风险;(4)开展特殊环境与特殊人群研究,不断深化对疾病异质性的认识;(5)推动多学科协作和数字技术应用发展,不断优化管理模式。
近年来,老年CVD研究成果取得新进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施小明研究团队发现,适度肥胖但腰围数值较低的高龄老人死亡风险最低[2]。中国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靶目标的干预策略(STEP)研究结果显示,强化降压组心脑血管事件相对风险比常规降压组降低26%,且两组患者的头晕、晕厥、头痛等不良事件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中国农村高血压控制项目(CRHCP)研究结果提示,高血压患者干预18个月,干预组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干预36个月,干预组心血管复合终点、心肌梗死和脑卒中风险分别下降33%、23%和34%;干预48个月,干预组痴呆风险下降15%。复旦大学王颖研究团队开发了一项基于摄像头眼动追踪双模态大模型的早期认知障碍无创便捷筛查技术,初步研究结果显示,筛查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高达0.91,能够明显区分认知障碍者与认知正常者,可在5 min内完成无创筛查。近些年,老年CVD研究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对促进老年心血管健康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期老年CVD专题,从不同角度报道了老年CVD领域相关研究进展。我国著名老年心血管病专家刘梅林教授团队通过对老年CVD的特点及其诊断、治疗和管理的特殊性进行阐述,并结合自身团队研究成果,对老年人的调脂治疗和阿司匹林的应用提出指导性意见[4]。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张湘瑜教授团队通过对老年常见的心力衰竭(简称“心衰”)问题进行论述,阐述了老年心衰的发病机制、诊治特点及其诊治的未来发展方向[5]。北京医院于雪教授团队围绕中国老年高血压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进行横断面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认知障碍患病率随血压升高呈U形曲线,血压在120~139/80~89 mmHg时患病率最低[6]。该研究样本量大,涵盖地区广,采用三阶段综合认知功能评估方法,提高了研究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为高血压人群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资源和支持,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宋俊贤教授团队回顾性分析了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出院带药处方,提出导致老年心衰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的相关因素[7],提示医务工作者应加强对老年人合理用药的关注和重视。老年人往往合并多种疾病,面临多重用药,增加了潜在不适当用药的发生,合理用药在老年人群中尤其重要。相信上述文章对读者们尤其是从事老年医学的工作者们将有所帮助。老年健康研究是一项充满美好愿景的阳光事业,其未来研究发展方向将涉及众多领域,如跨学科深入交叉融合研究、全生命周期预防与整体健康管理体系研究、科技应用创新与人工智能、心理健康与社会参与、医疗个性化和精准化,等等。在老年心血管健康管理领域,未来可能更聚焦于如开发更适合高龄老人的CVD风险预测工具,深入探究社会因素对老年心血管健康的影响及其具体机制[8],优化针对共病患者群体的治疗决策方案及科学评估新型药物应用于老年人的效益风险比,等等。相信随着精准医学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老年心血管健康管理必将步入一个更具个性化和精准化的新时代。参考文献
[1]刘明波, 何新叶, 杨晓红, 等.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要点解读[J].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4, 29(4): 305-324. DOI: 10.3969/j.issn.1007-5410.2024.04.002.
[2]Lv Y, Zhang Y, Li X,et al. Body mass index, waist circumference, and mortality in subjects older than 80 years: a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J]. Eur Heart J, 2024, 45(24): 2145-2154. DOI:10.1093/eurheartj/ehae206.
[3]Fan J, Zheng W, Liu W, et al. Cost-Effectiveness of Intensive Versus Standard Blood Pressure Treatment in Older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in China[J]. Hypertension, 2022, 79(11): 2631-2641. DOI: 10.1161/HYPERTENSIONAHA.122.20051.
[4]张雨濛, 刘梅林. 关注老年心血管疾病诊治的特殊性[J].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5, 30(4): 375-379. DOI: 10.3969/j.issn.1007-5410.2025.04.004.
[5]李世贞, 董宜恒, 张湘瑜. 老年心力衰竭治疗现状和展望[J].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5, 30(4): 380-383. DOI: 10.3969/j.issn.1007-5410.2025.04.005.
[6]贾瑶, 邝文娟, 殷鹏, 等.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与认知功能异常的相关性分析:一项全国多中心横断面研究[J].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5, 30(4): 359-367. DOI: 10.3969/j.issn.1007-5410.2025.04.002.
[7]赵美, 郑方芳, 孙爽, 等.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带药处方中潜在不适当用药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5, 30(4): 368-374. DOI: 10.3969/j.issn.1007-5410.2025.04.003.
[8]Teshale AB, Htun HL, Vered M, et al. Integrating 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 and Established Risk Factors to Predict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Among Healthy Older Adults[J]. J Am Geriatr Soc, 2025, 73(6): 1797-1807. DOI: 10.1111/jgs.19440.
来源:中国心血管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