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敢信?电脑圈的两大 “顶流” 居然联手了!9 月 18 日,英伟达官宣砸 50 亿美金买英特尔股票,还一起搞大事 —— 英特尔给英伟达定制 AI 服务器专用 CPU,还要生产集成 RTX 显卡的芯片。这可不是简单的 “商业联姻”,而是要解决 AI 时代的一个
你敢信?电脑圈的两大 “顶流” 居然联手了!9 月 18 日,英伟达官宣砸 50 亿美金买英特尔股票,还一起搞大事 —— 英特尔给英伟达定制 AI 服务器专用 CPU,还要生产集成 RTX 显卡的芯片。这可不是简单的 “商业联姻”,而是要解决 AI 时代的一个大痛点:过去 AI 设备里,英伟达 GPU(相当于 “超级大脑”)跑得飞快,可配套的 CPU(“指挥室”)跟不上,就像给博尔特配了个骑自行车的领航员,白白浪费算力。
现在好了,定制 CPU 能完美适配 GPU,AI 服务器处理数据的速度直接提 30%,成本还能降 20%;集成显卡的芯片更厉害,以后轻薄本也能流畅跑 AI 绘图、视频剪辑,普通用户也能享受到 AI 红利。而这场巨头合作,最先受益的就是背后的中国产业链公司 —— 毕竟再牛的芯片,也得靠这些 “配套高手” 才能造出来、用起来。
核心组件 “扛把子”:旭升电子、澜起科技
旭升电子 是实打实的 “全球 SIP 模组龙头”,英特尔的云端服务器少了它根本玩不转。它给英特尔供的服务器主板、AI 加速卡,就像服务器的 “骨架” 和 “肌肉”,去年参与开发的英特尔 OCP DCMHS2U 服务器系统,现在已经批量用于亚马逊、微软的云数据中心,光这一个项目就贡献了公司 25% 的营收。更牛的是,它的 SIP 模组在全球 AI 服务器领域市占率超 18%,英伟达新出的 AI 基础设施平台,大概率还得用它的组件。
澜起科技 则是英特尔在服务器芯片领域的 “铁哥们”。双方一起开发的津逮 CPU,第五代直接用上了英特尔至强架构 —— 这可是服务器芯片里的 “顶配架构”,现在国内三大运营商的云计算中心、百度智能云的 AI 服务器,用的都是这款 CPU。去年津逮 CPU 相关业务给澜起带来了 12 亿收入,同比涨了 35%,相当于每卖 10 台高端服务器,就有 3 台用它的技术。
制造端 “好搭档”:长电科技、中芯国际、祥明智能
造芯片就像盖房子,长电科技 就是 “高级装修队”。它通过收购星科金朋,直接切入英特尔供应链,给英特尔做先进封装 —— 比如把芯片 “打包” 得更小、性能更强的 Fanout 封装技术,现在英特尔高端 AI 芯片的封装业务,有 30% 都是长电做的。2024 年它的先进封装收入超 60 亿,其中英特尔贡献了近四成,相当于每颗英特尔高端芯片,都可能带着长电的 “手艺”。
中芯国际 则在芯片制造的 “关键环节” 帮了英特尔大忙。双方合作的光掩模技术,相当于芯片的 “设计图纸”,没有它就造不出高精度芯片。中芯用这套技术支撑了 28nm 及以下先进制程的研发,现在它的 28nm 成熟制程月产能超 12 万片,其中有 15% 的订单都和英特尔相关 —— 也就是说,英特尔不少中高端芯片的 “图纸”,都是中芯帮忙搞定的。
祥明智能 虽然听起来和芯片不直接相关,但却是英特尔工厂的 “空气管家”。芯片制造最怕灰尘,英特尔大连、成都工厂的洁净室,用的都是祥明的空气净化方案,能把车间洁净度做到 “每立方米灰尘少于 1 颗”,比手术室还干净 10 倍。正因为有它,英特尔这两个工厂的芯片良率才能稳定在 98% 以上,去年祥明光给英特尔供货就赚了 1.8 亿,同比涨了 42%。
应用场景 “急先锋”:华胜天成、广和通、奥尼电子
华胜天成 靠子公司 “沾了光”—— 它旗下的泰凌微电子,早年就是英特尔投资的中国芯片设计公司,相当于 “半个自家人”。现在泰凌的无线连接芯片,已经集成到英特尔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里,比如小米、美的的智能家电,不少都用了这套技术。2024 年华胜天成的数据中心业务收入涨了 28%,其中和英特尔合作的项目占了近三分之一。
广和通 则帮英特尔搞定了 “PC 联网” 的难题。2023 年它从英特尔手里接过 5G 基带技术转让,一起开发 PC 用 5G 模组 —— 现在你买的 “全互联笔记本”,能随时连 5G 网,背后可能就有广和通的模组。去年它的 PC 5G 模组出货量超 200 万片,其中 80% 都供给了搭载英特尔芯片的笔记本,收入直接涨了 55%。
奥尼电子 把英特尔的技术用到了智能家居里。它给英特尔合作开发的网络摄像机、行车记录仪,用的是英特尔的图像处理芯片,夜视效果比普通产品好 3 倍,还能 AI 识别人脸、车牌。为了跟上海外订单,它的越南基地去年投产,现在海外交付周期从 45 天缩短到 20 天,2024 年海外收入占比超 60%,其中英特尔相关产品贡献了不少订单。
其实从英伟达和英特尔的合作就能看出来,AI 算力需求已经到了 “爆发前夜”——2024 年全球 AI 服务器需求同比涨了 60%,2025 年还得翻番。而这场巨头合作,就像给产业链按下了 “加速键”:从芯片制造的光掩模、封装,到服务器组件、终端应用,每个环节的公司都能分到红利。
简单说,未来 1-2 年,就是 AI 基础设施 “建房子” 的关键期,而上面这 8 家公司,要么是 “搭骨架” 的,要么是 “搞装修” 的,要么是 “装家电” 的,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现在看懂的人,已经开始盯着这些产业链的 “潜力股” 了 —— 毕竟巨头吃肉,跟着的产业链公司,怎么也能喝上一口热汤。
来源:拒绝背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