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防范应对大风天气 全力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12 09:35 1

摘要:据气象部门预报,受强冷空气影响,4月11日至13日,我市将遭遇大风降温天气。对此全市多个县区、部门迅速反应,积极部署,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持生产生活秩序稳定。

4月11日,国网磁县供电公司讲武城供电所工作人员在讲武城镇北白道村蔬菜大棚基地沿线进行巡视。 陈芳 摄

据气象部门预报,受强冷空气影响,4月11日至13日,我市将遭遇大风降温天气。对此全市多个县区、部门迅速反应,积极部署,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持生产生活秩序稳定。

丛台区:多部门协同守护城市安全

面对即将来袭的极端大风和强降温天气,丛台区各部门紧急行动,多管齐下,积极应对。

丛台区户外广告、门头牌匾等设施繁多。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对相关设施展开全面排查,能加固的迅速加固,对老旧老化的广告牌坚决予以拆除。同时,该局深入施工现场开展检查工作,防止施工用的铁皮等轻质材料被大风刮飞,危及群众安全。

在丛台区三陵乡前郭庄村邯郸市巩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果蔬种植基地,技术负责人耿帅正带领工人紧张忙碌着。“我们种植的有机菜花等‘五一’前后就能成熟上市。要是不加固,大风灌进大棚,棚子会被掀翻压塌,造成蔬菜失温。”耿帅一边指挥工人用棚膜线加固大棚,一边介绍。工人们用砖块将地锚牢牢压在地里,再用压膜绳紧紧勒住棚膜线,防止大棚在风中剧烈摇摆。大棚中间原本用于防雪灾的柱子也挂上了土袋子,将在防风中发挥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丛台区城管局也积极投身到迎战强风工作中。环卫工人逐一排查辖区内街路的果皮箱,对松动的果皮箱用铁丝、废弃电线、铁链等进行加固。截至目前,累计固定157个果皮箱和206辆三轮车。环卫工人还及时清理被风吹散的垃圾和树枝,避免堵塞排水口。此外,为避免道路湿滑加重安全隐患,洒水车作业时间也进行了合理调整。

丛台区应急管理局对检测、报警等仪器的防风防尘设施进行全面检查,确保仪器在大风天气下能正常运行,为安全生产筑牢基础。该局还组织开展电气火灾隐患排查行动,工作人员深入企业车间、仓库等重点区域,对电气线路、设备进行全面“体检”,及时发现并消除潜在隐患。

峰峰矿区:以“万全准备”应对“万一可能”

面对大风天气,峰峰矿区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以“全领域排查、全链条防控、全人群守护”的硬核举措,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细化应对措施,力求以“万全准备”应对“万一可能”,最大程度减轻大风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

4月11日,在义井镇宿凤蔬菜基地,农技人员和农户们正全力开展大棚防风作业。为做好此次大风天气防范应对工作,峰峰矿区农业农村局早早向农户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重点排查各类设施蔬菜大棚安全隐患,指导农户及早做好加固设施、增加覆膜、加盖草帘等增温保暖准备。同时派遣技术服务队分赴各乡镇及各蔬菜基地,手把手指导农民落实防范灾害天气的各项措施。

同日,在峰峰矿区西固义乡东固义村低保户齐志红家中,包村干部一边检查刚加固好的屋顶,一边耐心叮嘱老人:“大爷,您门板和外墙上松动的彩钢瓦已经加固结实了。这两天尽量别出门,家里燃气用完记得关紧阀门,要是有啥需要,随时给我打电话!”这是峰峰矿区包村干部全员下沉的一个缩影。他们针对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开展“敲门入户”行动,帮助清理阳台花盆、晾衣架等易坠物品,仔细检查电路燃气安全。各村通过“大喇叭”、微信群实时推送预警信息和应对措施,确保村民及时知晓、提前防范。

磁县:农技指导保丰收

为有效降低恶劣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保障小麦安全生产,磁县农业农村局迅速行动,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赶在大风降温来临之前,为农户提供精准技术指导,全力守护全县18.6万亩小麦平稳度过极端天气。

“昨天农业部门工作人员通知我,这两天有大风,让我做好大风降温防范措施。今天早上趁着风小,我赶紧喷施叶面肥,提高小麦抗低温能力。”磁县八里铺村种粮大户王增说道。

4月11日一大早,磁县农业农村局农技人员就来到八里铺王增的小麦田里,仔细查看小麦生长状况,结合当前小麦拔节期及土壤墒情,为农户“量身定制”此次大风降温天气应对方案,现场指导他们科学喷施叶面肥和生长调节剂。

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魏振峰介绍,目前全县小麦正处于拔节期,这次大风降温可能会延缓小麦的生长进程。魏振峰建议,要积极预防倒春寒,可以在降温之前三天内喷施一些叶面肥和生长调节剂,增强小麦抵抗低温的能力。对大棚蔬菜、设施农业,要提前进行加固,绷紧棚膜,防止大风造成损失。

临漳:多举措应对大风天气

4月11日下午,临漳县农业农村局农技人员在邺城镇显王村的设施大棚里,一边仔细查看果蔬生长情况,一边记录数据并讲解:“这次大风来得很突然,对设施蔬菜影响较大,可能会吹破或掀翻蔬菜大棚等农业设施的棚膜。大家要做好防风、保温等工作,提前做好棚室设施的防风加固,及时加盖草苫。”

据悉,大风预警发布后,临漳县农业农村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派出多支技术服务队分赴各乡镇,针对不同作物制定差异化防风方案,并通过微信群、广播等渠道发布《大风天气农田管理要点》,为农户提供科学指导。

当日,临漳县花语江南项目已全面停工。在建设现场,工作人员正对塔吊、吊篮等设施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据悉,在大风橙色预警期间,临漳县要求所有在建工地立即停工,并加大对建筑工地、临建设施的安全排查力度,及时停用塔吊、升降机等机械设备,严禁从事各种室外、露天施工作业。同时,要求项目安排留守值班人员,一旦遇到紧急突发情况,能够立即上报并妥善处理。

邱县:织密抵御大风降温防护网

邱县迅速响应,组织各单位协同联动,全力投身于防范大风降温天气的工作,力求将天气变化对各领域的影响降到最低。

邱县气象台严密监测天气变化,强化会商研判,及时、精准发布大风降温预警信息。预警一经发布,各单位迅速行动,通过多种渠道广泛传播预警内容,并依据自身职责积极落实防御举措。县融媒体中心充分发挥平台优势,规范刊播预警信息以及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实时滚动推送最新监测动态,深入解读灾害相关知识,不断强化公众和各部门的防范意识。

在防风措施落实方面,各部门紧密配合、协同作战,全方位、多层次提前预防大风降温带来的不利影响,为群众生产生活保驾护航。应急管理部门针对重点行业领域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提前做好应急处置准备;公安和交通部门加大对重点路段的巡检力度,全力疏导交通,保障道路安全畅通;住建、综合行政执法等部门组织力量对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临时建(构)筑物、户外宣传牌、棚架、施工围挡等进行加固;供电、供水、供气、通信等部门加大对各类设备的巡查维护力度,随时做好故障抢修准备;农业农村部门深入田间地头和养殖场,为设施农业种植户和畜牧养殖户提供专业的灾害防御技术指导;卫生健康部门密切关注大风降温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电力部门:筑牢电网安全防线

国网邯郸供电公司迅速启动Ⅲ级应急响应,重点加强武安、涉县等山区线路特巡及大风、山火管控,全力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针对武安、涉县等森林防火重点区域,国网邯郸供电公司提前开展专项排查,组织属地单位对穿越林区的35千伏线路进行“地毯式”巡检,清理塔下易燃物,加固周边防尘网、塑料大棚等异物源。同时,6支森防应急分队24小时待命,配备无人机巡线小组,实时监控山区线路通道。

为应对山区阵风10级以上的极端情况,该公司强化“人防+技防”协同,利用数字化手段提升响应速度,实行输电、变电监控双倍增员,通过遥视系统实时追踪山区设备状态,同时运用配网“一张图”实时校核山区线路沿布图,确保故障快速定位。此外,全力做好应急供电准备,6辆中压发电车前置至魏县、曲周,100千瓦以上发电机全部完成油料补给。

据悉,该公司提前完成125座变电站周边异物加固,对山区线路通道内46处彩钢瓦、蔬菜大棚金属绑扎物进行专项加固;在武安、磁县、涉县三地组建30人应急抢修队,配备吊车、导线等物资,随时做好应急抢修准备。

住建部门:全面部署严阵以待

为应对恶劣天气,我市住建系统迅速响应省、市预警指示,全面部署建筑施工与物业小区应对举措。

建筑施工领域严格执行“四个严禁”:严禁塔吊起重吊装,各项目立即停止塔吊作业,转起重臂至顺风,升吊钩锁紧、切断电源,超50米塔吊专人24小时值守;严禁外脚手架搭设,在建项目暂停相关作业,检查连墙件等结构,补装松动扣件,超24米脚手架增设拉结点或用缆风绳加固;严禁室外高空作业,停止外墙粉刷等,撤离人员,锁定高空作业设备;严禁室外动火,施工现场严禁动火,妥善存放易燃易爆品,加强电气线路检查。

物业小区全方位开展隐患排查:排查高空设施,整改或拆除加固隐患设施;检查公共设施,修剪加固树木、检修路灯等,确保防滑设施可用;疏通排水系统,防积水倒灌;重点排查独居老人、留守儿童居住的老旧危房及建成超20年、有安全隐患的房屋,对严重隐患房屋设警示、劝离人员并制定整改方案;排查城建绿化,加固新栽树木。同时多渠道宣传预警,完善应急预案,储备沙袋等应急物资,落实24小时值班。

各级住建部门组织专项检查。逐一排查围挡,修复或重建破损围挡,对高围挡加固,风口、临街临路围挡采取特殊措施;检查临时设施防风性能、加固连接件等,撤离隐患设施内人员,巡查临时用电线路;固定建筑材料,检查施工设备。各企业和物业机构完善预案、充实物资、加强值守。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冀晋萌 苏醒 牛冰洁 李艺璇 通讯员 齐晓峰

来源:山河视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