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摘要:第28届全国临床肿瘤学会作为肿瘤综合诊疗领域的顶级学术盛会,本届大会汇聚了来自海内外的顶尖肿瘤学专家,就临床肿瘤学的前沿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
名医话名泉
第28届全国临床肿瘤学会作为肿瘤综合诊疗领域的顶级学术盛会,本届大会汇聚了来自海内外的顶尖肿瘤学专家,就临床肿瘤学的前沿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
会议期间,“医学界”特别策划【名医话名泉】栏目,邀请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理事长于金明院士,围绕放疗联合免疫疗法在肺癌治疗中的未来发展前景、国际化多中心研究的战略布局,以及本届CSCO年会对于推动中国肿瘤综合诊疗的深远意义等核心话题展开对话。医学界进行汇总整理,供广大肿瘤医生参考学习。
Q1本届CSCO年会以“规范诊疗,创新引领”为主题,吸引数万名肿瘤领域的医生和研究者参会,设立约70个分会场。您认为本届CSCO年会在推动中国肿瘤诊疗规范化与创新化方面,将发挥怎样的重要作用?
在肿瘤患者的综合管理中,规范与创新是两大核心支柱。规范化的重要体现之一在于临床指南的持续更新。今年4月,于济南召开的CSCO指南大会吸引了超5000名学者齐聚一堂。会议聚焦临床肿瘤学前沿进展,对十余个瘤种的诊疗指南进行了系统更新,显著推动了我国肿瘤诊治规范化水平的提升,这也标志着CSCO在推动行业标准化与科学化进程中迈出坚实一步。
近年来,随着国家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及临床医生研究水平的持续提高,中国循证医学证据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日益显著。在今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中国学者的口头报告数量位居全球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这一成就不仅彰显我国肿瘤规范化诊疗水平的显著进步,也体现出中国在全球肿瘤研究格局中日益重要的话语权。
推动创新,是CSCO年会肩负的另一核心使命。我们深知,创新是引领肿瘤诊疗发展的根本动力,缺乏创新的驱动,规范化诊疗将停滞不前。而高度规范的临床实践,正是将创新成果转化为患者生存获益与生活质量提升的关键基石。年会旨在构筑这一创新与规范双向转化的平台,共同推动中国肿瘤事业向前迈进。在此背景下,结合我国创新药物研发能力的提升,多款国产新型ADC、靶向药物、双抗及CAR-T相继问世,不仅推动了我国制药企业的发展,同时也给中国临床医生的诊疗提供了重要的利器,实现了治疗水平的提升。
Q2您曾提到放疗联合免疫治疗是当前的重要探索方向,但其联合方案、时序安排等仍需优化。在国际合作中,是否有针对这一难题的共同研究计划?如何借鉴国际经验来推动其临床转化?
放疗与手术同属肿瘤局部治疗手段,其根本获益需要与其他系统治疗方式进行联合。近年来,放疗领域取得显著进展,除技术创新之外,联合治疗策略的深入探索同样功不可没。放疗与手术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及近年来迅速崛起的免疫治疗相结合,均在多个瘤种中展现出明确的临床获益。
比如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中,SBRT联合免疫治疗的II期研究[1]证实,该接受该方案治疗的患者4年无事件生存率(EFS)达77%,疾病复发、远处转移或死亡风险相较于安慰剂组下降了62%。在III期不可切除NSCLC中,PACIFIC研究[2]确立了放免联合模式的里程碑地位;对于局限期小细胞肺癌(SCLC),ADRIATIC研究[3]同样验证了卓越疗效。放疗联合免疫治疗已成为当前临床研究的主流方向之一。我们在肯定其显著疗效的同时,也应重视其在真实世界应用中面临的诸多挑战,包括放疗剂量与靶区优化、治疗时序与周期安排,以及毒副反应的预防与管理等。目前多项相关研究正在推进中,仍需积累更多高级别证据以系统解决上述问题。
随着中国学者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日益深化,我国在该领域的参与度和贡献不断提升。通过加强跨国临床研究与学术协作,有望为患者带来更多治疗突破和临床获益。
Q3CSCO与日本JSCO、韩国KSMO通过FACO平台已经合作13年,在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合作能力的下一代中国肿瘤学领军人才方面,CSCO还有哪些战略布局?
具备国际视野与一流诊疗水平的国际化人才,是推动肿瘤学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本届CSCO年会上,我与美国外科学会主席、ESMO候任主席及美国癌症预防与筛查协会主席,围绕国际学术组织间如何加强人才联合培养与多边交流机制展开了深入探讨。随着此类跨国学术互动日益频繁,我们对不同种族人群在治疗路径上的差异与共性也将形成更系统、更科学的认知。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临床研究者和医生的全球胜任力,也将最终转化为更精准、更高效的诊疗实践,为患者带来切实获益。
专家简介参考文献:
[1] Chang J Y, Lin S H, Dong W, et al. Stereotactic ablative radiotherapy with or without immunotherapy for early-stage or isolated lung parenchymal recurrent node-negative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an open-label, randomised, phase 2 trial[J]. The Lancet, 2023.
[2] Antonia SJ, Villegas A, Daniel D,et al; PACIFIC Investigators. Durvalumab after Chemoradiotherapy in Stage III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 Engl J Med. 2017 Nov 16;377(20):1919-1929.
[3] Cheng Y, Spigel DR, Cho BC, et al. Durvalumab after Chemoradiotherapy in Limited-Stage Small-Cell Lung Cancer. N Engl J Med. 2024 Oct 10;391(14):1313-1327.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来源:医学界肿瘤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