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举报逃课还要求学校开除,高考“钉子户”唐尚珺回应:无稽之谈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12 09:07 1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

文|木帛

编辑|昭明

唐尚珺是高考界的“钉子户”,16次踏入考场,从372分逆袭至594分,最终以34岁“高龄”考入华南师范大学。

当这位传奇人物终于踏入大学校园,所有人都好奇他的大学生活以及跟室友的关系。

近日他的同学对他进行举报:“一个月逃课4天,性质恶劣,建议开除!”

举报者言之凿凿,列出精确到小时的“罪状”:北京拍摄、清明节返乡、英语课失踪……

唐尚珺从容回应:“无稽之谈,所有行程都请了假!”

其实在这场举报中,最“受伤”的竟是辅导员,每次投诉需写3000字回复材料。

这场充满戏剧性的争议背后,事实究竟是什么?

唐尚珺在2009年的第一次高考是372分,到2024年第16次高考594分被录取,他的故事被许多媒体争相报道,被网友贴上“高考钉子户”的标签。

唐尚珺出生于广西防城港的偏远山村,父亲早逝,母亲务农,首次高考372分的成绩,将他推向复读的循环。

此后16年间,他辗转多所复读学校,成绩一路攀升至594分,7次被中国政法大学、厦门大学等名校录取,却因“非清华不上”的执念屡次放弃。

2024年底,唐尚珺曾因学业压力考虑过第17次复读,但最终选择去读大学,他说:“不想让母亲失望。”,这或许是他与执念和解的开始。

自从唐尚珺迈入大学校门后,无数人的目光都聚焦到这个“特别的人”身上,非常好奇他在大学里的生活跟正常学生是否一样。

近日,唐尚珺的名字又被刷屏了,有同学对他进行爆料,字里行间中全是对他的控诉。

有人举报说,2025年3月10日,唐尚珺去了北京进行拍摄,一直到3月12日才坐早班飞机回广州。

举报的人说他没正当理由就逃课,还说他这么做是为了给自己炒作。

清明节的时候,也就是4月4日,唐尚珺回了广西老家,一直到4月8日,他的抖音IP地址还显示他在广西。

有同学还指出,4月7日和8日,唐尚珺没有出现在英语课上。

举报的人把这些情况加起来,说唐尚珺一个月逃了4天课,然后理直气壮地要求学校把他开除,还晒出了疑似是校长信箱举报的截图,上面写着“来信已受理”。

这一连串所谓的“证据”,乍一看,有板有眼,仿佛唐尚珺真的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

举报信甚至附上校长信箱“已受理”截图,也看似铁证如山。

这一次,唐尚珺会不会百口莫辩?

答案是否定的。

面对这些铺天盖地的指责,唐尚珺没有坐以待毙,而是迅速做出回应,有理有据,掷地有声。

他表示去北京是周一(10号)下午就回来的,并且早已按照学校规定请假,根本不存在11号逃课这回事。

清明节回家,他买的是7号上午回校的票,同样也提前请了假。

至于抖音IP地址还在广西,那是因为抖音定位并非实时更新,不能以此来判定他超假未归,这不过是捕风捉影罢了。

4月8日没上英语课,是因为去了校医室,后面也及时补了假。

这一番入情入理的解释,让网友所谓的“证据”似乎很不合理,也不真实,原来一切都是无端揣测。

知情人士说,每次投诉按照学校规定,辅导员都要去回复三千字,这不仅给唐尚珺带来了无尽困扰,也让他的辅导员老师苦不堪言,大大增加了工作负担。

值得注意的是举报信的传播方式和内容措辞,信中不仅详细列举了唐尚珺的“逃课”时间线,还明确要求校方“开除其学籍”,语气强硬且带有道德审判色彩。

这种措辞和传播方式,似乎并非单纯出于对校规的维护,而是带有某种情绪化的倾向,甚至可能夹杂着对唐尚珺个人经历的偏见。

学校表示正在调查,但还没公布结果。

四、网友热议

对于唐尚珺被举报逃课这件事,大家的看法不太一样,有人觉得必须按规矩处理,也有人质疑举报的真实性。

有些网友觉得,不应该把个别情况看得太严重。

唐尚珺已经按照学校的要求办了请假手续,没必要揪着不放,成年人处理紧急事务很正常,过度苛责反而显得不够包容。

按《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累计旷课60到80学时才够开除,举报者揪住4天不放,被网友讽为“拿鸡毛当令箭”。

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唐尚珺理应更自律,毕竟他的行为不仅关乎个人学业,还可能对其他学生产生负面影响。毕竟被推到聚光灯下的他,一举一动都被放大解读,稍有不慎就可能成为争议焦点。

相关调查显示,超过八成学生坦言自己有过逃课行为,而公共课的出勤率长期低于50%。

反对的网友怒斥他“浪费教育资源”“把高考当生意”,对于唐尚珺澄清的言论表示质疑。

唐尚珺为了负担学费和母亲生活费,运营50万粉丝的抖音账号,接广告、做直播,被质疑“不务正业”。

值得注意的是,有人扒出“坐得起飞机却领困难补助”的旧账,将他推向道德审判台。

对于这件事,有人为他辩驳有人对他斥责,网上吵得不可开交。

学校自有学校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是学校正常运转的基石,是维护教学秩序的定海神针,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铁面无私。

如果自己真的旷课,学校肯定会按照规定进行处理,绝不姑息迁就。

唐尚珺的遭遇,让我们看见某一部分人对“特殊个体”太过严苛,对于“特殊个体”的过分注意,用放大镜看待小事时,是不是能算一场冷暴力呢?

来源:读史悦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