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总体实现包裹量约66亿件,同比增长31.2%;日均包裹量7330万件,各主要市场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当我们凶狠地对待这个世界时,这个世界突然变得温文尔雅了。”
这句话是作家余华说的,如果将这句话用在如今的极兔身上,也不违和:
当极兔一次次交出凶猛的业绩时,业界看待极兔的目光也变得柔和起来。
今天(4月10日),极兔公布其2025年第一季度主要经营数据,再次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满堂红”答卷——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总体实现包裹量约66亿件,同比增长31.2%;日均包裹量7330万件,各主要市场均实现双位数增长。之所以说“再次”,是因为一个月前(3月5日),极兔披露的2024全年业绩,依然很亮眼——
2024年财报显示,极兔所有盈利指标全面转正,呈现积极转好,经调整净利润约2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经调整EBITDA达到7.8亿美元,大幅增长430.5%;经调整EBIT转正,达到3亿美元,公司盈利稳步呈现出健康、可持续的趋势。一切尽在不言中。创立仅10年,进入国内市场5年时间,极兔已经给整个快递江湖带来太多惊喜,今年一季度的亮眼成绩充其量是“情理之中”,目前,外界更关心的是,未来极兔又将带来哪些“意料之外”的惊喜。
01
双位数“加速度”增长
各区域市场亮点纷呈
如何评价极兔一季度“成绩单”?
用极兔官方的话说就是:各区域市场表现亮眼。
怎么个“亮眼”法?不妨看看极兔在各区域市场的现状——
东南亚:作为东南亚市占居首位的快递公司,极兔在东南亚市场始终保持强劲增长。第一季度实现包裹量15.4亿件,同比增长50%;日均包裹量1710万件。业绩暴涨的核心原因,主要得益于两方面:
其一:在斋戒月促销旺季期间,极兔积极与各大电商平台展开履约保障合作,带动公司日均包裹量较2024年同期增长57.8%。
其二:极兔积极与本地品牌客户加强合作,用自身的服务优势赋能当地品牌的发展。2025年第一季度,在新加坡,公司与包括美妆零售商Sephora、鞋类品牌Clarks和时尚零售商Zalora等多家公司达成合作;在菲律宾,公司与当地最大移动通信公司环球电信(Globe Telecom)已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新市场:在包括沙特阿拉伯、墨西哥等国家,极兔第一季度实现包裹量7660万件,同比增长19.4%;日均包裹量85万件。
事实证明,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自2022年进军中东、北非和拉美新市场后,仅用3年时间,极兔便闯出了一番新天地,尽管目前极兔在新市场仍处于亏损状态,但去年的亏损幅度已经大幅收窄。
仅从今年一季度的业务增速来看,极兔这一步棋无疑是下对了。可以预见,极兔在新市场,只要抓住电商行业的增长红利,持续开拓与深化跨境电商和本土电商的合作关系,未来的潜力不容小觑。
中国:整体来看,极兔在中国的业绩看不到大起大落,业绩稳健如常,第一季度实现包裹量49.8亿件,同比增长26.5%;日均包裹量5540万件。
在老鬼看来,“稳”并不意味着放慢速度,而是要在夯实根基的基础上保持高质量的成长。复盘最近两年来的极兔战略转变,“稳中求变”是其在国内的发展基点。
数据不会撒谎:伴随业务发展企稳,极兔“狂飙”模式,开始积极调整客户结构,减少低价客户。
细看上图中的业务量增速,不难看出,摆脱低价竞争、聚焦价值竞争的转型,是去年极兔实现净利润首次年度转正的关键所在,也是极兔通向高质量进化之路的关键里程碑。
02
打响“三大战役”
极兔“水涨船高”
评价一家快递公司,短期看规模,中期看服务,长期看格局。
前段时间,极兔创始人李杰向全体股东发布一封信,释放出一个关键讯号——
“绝不主动发起价格战”。
言外之意,传统的“规模为王”“价格至上”竞争已无革新的意义,极兔想要实现的是“水涨船高”,而不是“水漫金山”。
在信中,李杰也为极兔画了三条很明确的“箭头”方向——
一是“稳定的网络”;二是“有价值的单量”;三是“降本增效”。
由此不难看出,极兔在中国的市场战略正在或者说已经发生重大改变。一方面,要“有价值的单量”,接下来势必要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另一方面,持续“降本增效”,向技术要生产力,要精细管理要竞争力。如此,方能打造“稳定的网络”,实现既定战略和目标。
这三个转变,犹如“三大战役”,关乎极兔未来,也决定着极兔的未来。
循此逻辑,再来结合一季度业绩,来看极兔这“三大战役”的阶段性战果。
“稳定的网络”。极兔一季度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的自动化分拣线数量达到 303个,较2024年底增加24个;公司在东南亚营运的干线车辆共5600辆,增加1000辆;在中国营运的干线车辆共6600辆。
此外,极兔还根据各市场的业务情况对网点进行策略性调整,提升运营效益。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总体网点数量为19200个,较2024年底增加100个。其中,东南亚网点数量达到10200个,增加400个。
“有价值的单量”。“大规模”不是“大锅饭”,有价值的单量,也不是业务量的简单堆砌,而是性价比、高品质服务等内在价值的集合体。
最近几年,极兔不甘心只做“商品搬运工”的心思,越来越明显。其中,一个最为明显的大动作便是,凭借自身资源优势,大范围、深层次介入到生产和消费链条中,持续加码产业带大客户。
举一个典型的例子,云南咖啡,尤其是保山小粒咖啡火爆“出圈”,但要从滇西深山走向全国乃至国际舞台,离不开快递的助力。前段时间,极兔开辟云南“咖啡专线”,与保山市咖啡产业协会、极兔云仓与保山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为客户创造价值,才是快递企业最大的增量。只有真正有价值创造能力的快递,才能迎来更具确定性的持续增长潜力。极兔通过与当地咖啡产业协会合作,并叠加自身云仓、跨境物流服务能力的优势,打出了一套市场组合拳,共同开辟保山咖啡产业带,蹚出了一条新路。
“降本增效”。众所周知,快递企业并不直接生产商品,价值最大化的方式无非两种,一是降本,二是增效。再直白点,快递企业的所有模式创新、技术升级、服务提升,归根结底都是在做这两件事情。
问题来了,如何在降本的同时还能增效?
目前看来,向技术要生产力,向精细管理要竞争力,是极兔实现降本增效的最佳突破口。
一方面,通过聚焦提高服务质量、优化客户结构、提升单票盈利能力等,为极兔长期增长和盈利能力的提升,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2024年,极兔在中国的单票成本下降约11.8%至0.30美元。
另一方面,技术提升为整个快递行业带来了诸多根本性的变革,尤其是在末端配送方面,快递无人车已规模化落地,无人机乘着“低空经济”的东风顺势而起,打开了更多的可能。
比如无人机,在重庆奉节,极兔首次使用无人机进行脐橙的揽收工作,大幅提升了揽收效率,确保了脐橙的新鲜度。这种创新的物流方式不仅降低了人力成本,还提高了前端揽收的时效,为当地农户提供了更好的服务。
再比如无人车,极兔早在去年4月就将无人快递车投放至江苏、北京、安徽、陕西、四川等地。这些无人车按照预设路线精准行驶,能够在不同天气条件下,完成窄路通行、紧急避障、过马路等多种场景的配送任务,极大地提升了快递 “最后一公里”的送达准时率。
综上来看,极兔打响的这“三大战役”,是其未来破局和韧性成长的关键所在。
03
结语
2025年,是极兔成立的10周年,也是下一个10年的起点。
在这样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时间点,极兔在一季度实现不错的开局,无疑是最好的回馈。
现在有底气,未来有空间。在东南亚气势如虹,在国内站稳脚跟,在新市场开疆拓土的极兔,大展拳脚的时机,才刚刚开始。
推荐企业
【声明】本文来源于驿站。物流产品网发布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及图片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更多往期精彩内容回顾
展分析
来源:熊童漫剪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