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5日清晨,平顶山市湛河区曹镇乡秦庄村的农田里,看着数台大型收获机往返穿梭,金黄的玉米棒不停地流进农用车车斗,被粉成碎屑的秸秆与土壤均匀地混合在一起,村民张更有高兴地说:“还是秸秆还田好,省功夫又省肥料……”
9月15日清晨,平顶山市湛河区曹镇乡秦庄村的农田里,看着数台大型收获机往返穿梭,金黄的玉米棒不停地流进农用车车斗,被粉成碎屑的秸秆与土壤均匀地混合在一起,村民张更有高兴地说:“还是秸秆还田好,省功夫又省肥料……”
眼下正是秋收大忙时节,这样的场景在湛河区乡村田野随处可见。为筑牢秸秆禁烧“防火墙”,该区早部署、强动员、重实效,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构建起网格化管理、常态化宣传、技术化利用三位一体的综合治理体系,持续提升禁烧工作精细化水平,全力守护蓝天沃土。
人防+技防,织密责任网。湛河区实行“区帮扶、乡为主、村落实、组管片、户联防”的五级网格化禁烧体系,严格落实党委政府主体责任、部门指导帮扶责任,推动各级责任单位下沉一线,构建“边界明确、责任落实、上下互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同时,运用无人机巡查、“蓝天卫士”远程监控等科技手段,对田间地头、沟边路旁等重点区域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监测,构建人防、技防相结合的全天候监控体系。
流动+阵地,唱响宣传曲。“焚烧秸秆危害大,污染空气毁庄稼;综合利用好处多,变废为宝效益佳……”连日来,这些朗朗上口的方言俚语不仅出现在乡村的宣传横幅、村级大喇叭中,还随着一辆辆“变身”宣传车的电动自行车、三轮车,在田间地头循环播报。“电动车灵活轻便,田埂小路都能走,宣传、巡逻一举两得!”曹镇乡银王村巡查员王彪笑着说。
与此同时,湛河区还组织宣传队员、党员志愿者深入村户开展面对面讲解,既讲焚烧危害,也讲还田好处;既传达处罚约束,也介绍政策扶持。截至目前,全区已出动宣传车129辆次,发放《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18000余份,并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新媒体推送政策解读和典型案例,让禁烧政策成了群众心中的“明白账”。
服务+利用,拓宽双赢路。堵不如疏,秸秆禁烧根本出路在于为秸秆找到好去处。湛河区精准发力,大力推广秸秆粉碎还田、能源化利用、饲料化加工等多元利用模式,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秸秆还田技术、农机操作规范等专项培训,手把手指导农户科学处理秸秆。同时,统筹调度辖区收割、粉碎等农机设备,建立“需求对接—设备调度—现场作业”的快速响应机制,确保秸秆“离田有路、利用有方”。
曹镇乡杨西村养牛大户李磊已尝到秸秆利用的甜头:“地里的秸秆打捆收集,经过发酵就是优质饲料,既能省下一大笔饲养成本,又能减少环境污染!”据统计,秋收以来,湛河区已累计调度各类秸秆处理农机具1700多台套,秸秆还田覆盖面积16000亩,真正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来源:平顶山市湛河区委宣传部 作者:张楠)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