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信息科主任办的互联网公司,敲钟上市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8 19:08 1

摘要:2025年9月17日,健康160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健康160”,股票代码:02656.HK)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敲钟上市。公司开盘涨幅超150%,盘中一度涨超160%。公司当日收涨137.34%,市值94.95亿港元。

撰文 | 茉莉

2025年9月17日,健康160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健康160”,股票代码:02656.HK)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敲钟上市。公司开盘涨幅超150%,盘中一度涨超160%。公司当日收涨137.34%,市值94.95亿港元。

这是一家数字医疗健康综合服务商,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罗宁政曾在深圳一家公立医院做了7年的信息科主任。成立20年后,公司得以在港股行情繁荣之际上市,募集资金净额约3.59亿港元,并获得了高达751.77倍的认购。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以2024年平台挂号量、合作医院数、三级医院覆盖及接入医护人员规模计,健康160是中国数字医疗健康综合服务行业最大的数字医疗健康服务平台: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业务覆盖全国超260个城市,累计连接超过44,600家医疗健康机构,其中包括超过14,400家医院(含3,430家三甲医院)及超过30,20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累计与超过902,300名医护人员建立合作,其中包括约46,200名注册医生;平台注册用户5,520万名,2025年第一季度平均月活跃用户330万名。

而就是这么一家服务体量巨大的数字医疗健康服务商,曾在深圳的一隅天地深耕十几年,以其为首的本地数字医疗健康服务商,最终让深圳成为医院被第三方平台渗透率全国第一的城市。

2020年开始,健康160的“深圳模式”开始快速复制到全国各个城市。招股书显示,公司此次募集资金将用于扩大医疗资源覆盖、加强研发能力、丰富产品及服务种类并探索增值服务、战略合作与收购以及营运资金等。

健康160的成功上市,宣告了互联网医疗的故事远未结束。在AI时代,互联网在医疗场景中的重要性将愈发突显,以健康160为代表的数字医疗健康服务商,将进一步深入参与医疗数字化的改革进程。

健康160的核心业务是“医药健康用品销售”和“数字医疗健康解决方案”,2022年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5.256亿元、6.286亿元和6.207亿元人民币,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为1.005亿元。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经调整净亏损由2022年的8,195万元大幅收窄至2023年的3,569万元,并进一步收窄至2024年的3,147万元。2025年第一季度经调整净亏损为716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1,885万元大幅减少。

在这些成绩之前,罗宁政于上个世纪90年代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软件专业,原是一名教师,从湖南来到广东后,在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原沙井人民医院)信息科工作。

医疗数据之复杂和高门槛,曾将无数有志于此的互联网人拒之门外。而在医院工作的这份经历,让原本就是IT专业出身的罗宁政,一头扎进了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世界里,无形中积累起了难得的互联网医疗创业的心智资本。

2005年,正值互联网创业热潮,罗宁政作为中国第一代互联网人正式创立了健康160的前身宁远科技。公司开始从医院、医生和患者几个层面开展业务:

医院层面,公司为深圳各家医院开发管理软件系统,包括经典的蓝蜻蜓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管理系统。

医生层面,公司为医生打造个人IP,为医生实现认知度的提升。

患者层面,公司提供预约挂号服务,后来还扩展到在线问诊、医疗健康用品销售等。

在公立医院工作多年的罗宁政深知,在医疗这个场景中,医院是最为强势、也是着决定医生和患者两个层面资源流向的中心一环,同时还是较个人层面更有力的机构支付方。谁“搞定”了医院,谁就能在互联网医疗这个大蛋糕中分得一杯羹。

罗宁政决定押注医院场景,将公司发展的重心放在“云医院”的建设上。

为了解决医院数字化转型缺乏有效曝光、流量不精准、转化路径长等问题,健康160摸索出一套“云医院”建设的方法论:

首先是夯实医疗服务根基,扎实做好“存量患者”线上服务,凭借健康160丰富的医院软件系统开发经验,为患者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服务闭环,有效提升复诊率与整体服务水平,以提升患者粘性与生命周期价值。

其次,在以上基础上“做大增量”,依托健康160公域平台进行精准引流,并协助医院深度运营公众号等私域阵地,扩大特色科室影响力,提升非医保收入比重,增加医院收益。

十几年耕耘和口碑传播,2024年,与160云医院合作的医疗机构高达3万家。一些160云医院的显著成果案例也被标出:南方某大学医院门诊量增长70%,华中某医院科室预约量增长260%,上海某大学医院年营收提升4160万元,节省推广成本200万元。

立足深圳成熟经验,趁着疫情的需求,健康160从2020年开始在全国快速复制“160云医院”模式,以数字化手段全面提升医院运营与服务效率。

在长沙、重庆、青岛等地,公司以过硬的软件技术实力、丰富的运营经验和稳健的财务表现,取得了各家医院的信任,并与当地政府实现紧密合作。目前,公司已在全国各地设立了11个区域运营中心。

健康160的核心业务有两部分,一是医药健康用品销售,目前占公司收入不到70%;二是数字医疗健康解决方案,收入比例占公司收入30%以上。

医药健康用品销售,也就是在医疗业界所称的“卖药”,是互联网医疗企业难以避开的一种营收模式。

这种模式,凭着初期渠道红利“起量”很容易,缺点是技术与运营门槛低、不涉及什么核心技术护城河的建立,因此竞争极强(2024年超过1.5万家企业参与健康产品批发市场,国有企业主导)、利润率正在降低;且面临着十分不确定的未来政策风险。

“卖药”模式的“增收难增利”,在健康160的财报中体现得很明显:2022年-2024年,这块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4.1%、1.9%、1.4%,并在2025年Q1维持在1.4%的水平。

而反观公司正在大力发展的数字医疗健康业务,毛利率长年保持在70%以上,2025年Q1更是达到80.9%。也就是说,数字医疗健康业务以33.1%的收入比例,为公司贡献了约96%的毛利。

依靠对IT和医疗场景的深刻理解,公司早已建立起医院软件服务系统的护城河。所谓数字医疗健康业务,其最大任务,就是要在IT服务的基础上,凭借公司的运营能力,为医院进一步提供在线营销解决方案,提供在线管理平台、医药商城服务,并进行流量优化、做在线广告等。

有在医疗和信息化之交叉地带发展的成熟洞察和过硬本领,还有能够与时俱进自我更新的强大运营能力。硬技术+软实力,或许就是健康160能在一众曲折发展、难以跑通商业模式的互联网医疗企业同行中,立于不败之地的秘诀。

近年,公司正在逐年缩小医药健康用品销售的业务体量,大力发展建立起核心优势的数字医疗健康业务。公司的净亏损也在逐年收窄,2025年Q1净亏损为716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1885万元大幅减少。

随着健康160数字医疗健康业务板块的扩大,公司可能将在近年很快实现扭亏为盈。而支撑这一点的理由是,健康160在这个板块上的发展优势十分明显:

第一,已与4.5万家医疗机构建立合作的规模优势,以及数字医院(医院软件系统服务)、医院的在线营销解决方案、在线健康服务(患者端)等多个广泛业务的协同优势,可以为公司降低获客成本、增强客户黏性。

第二,软件系统开发起家,以扎实的研发能力著称。而公司将进一步强化这个优势,将以30%的IPO募集资金用于研发团队的扩大、升级IT基础设施和建立160互联网医疗研究院。

在AI与移动互联网已成为日常的个人信息时代,逐步开放和利用医疗数据成为共识,用户对于线上主动寻求问诊渠道也越来越秉持开放态度。

而如何抓住时代机遇,通过对脱敏后的医疗数据进行分析,服务用户,从而更精准地匹配医疗资源,引导用户获得合适的医疗服务,提高医院的运营效率和生产力……需要服务方对医疗场景有深刻的理解和深厚的业务积累。

这是拿时间才能累积克服的业务门槛和认知鸿沟。而对深耕行业20年的健康160来说,跨越和超越可能已经不是难事。

健康160和数字医疗服务的未来

互联网对于医疗的助力和改变才刚刚开始。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接下来的5年,中国数字医疗健康综合服务行业将继续保持一个高速增长的状态,2024至2030年的复合增长率预计为22.4%,到2030年市场规模达7401亿元。

20年间,互联网医疗行业潮起潮落,在资本市场长袖善舞的公司们开发出各种运营模式,亦有被证伪者。而健康160,多年来深耕南方市场,始终在基层服务医院、医生和患者,过程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数字服务方案,用行动造就了中国数字医疗健康综合服务的领先地位。

现阶段,这套解决方案,正在从深圳复制到全国各个城市,并进行升级优化,服务建设当地的数字医疗健康体系,也给行业带去一套发展模版和竞争的活力。

随着AI大模型的升级,互联网再次被寄予厚望,被期待能够撬动优化就医场景、为医院带来新的生产力。

正如招股书中所言,在资本市场上得到更多资金的健康160,将发挥AI和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的作用,在互联网为医疗打开新局面的未来里,加快步伐,继续成为数字医疗健康服务行业的开拓者、领先者和佼佼者。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 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来源:医学界智库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