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外留学的儿子遭遇电信诈骗,父亲闻讯后找民警帮忙验明“真伪警察”。近日,南京江北新区公安分局阳沟街派出所民警方明能通过“隔空对话”,成功拦截一起涉案价值达50万元的电信诈骗。
国外留学的儿子遭遇电信诈骗,父亲闻讯后找民警帮忙验明“真伪警察”。近日,南京江北新区公安分局阳沟街派出所民警方明能通过“隔空对话”,成功拦截一起涉案价值达50万元的电信诈骗。
当晚,一名男子焦急来到阳沟街派出所求助,称其在国外留学的儿子小张最近接到一通陌生来电,对方说其涉嫌“金融刑事案件”,如果想证明清白,必须缴纳50万元保证金,配合调查。“小孩一个人在国外,害怕得不得了,一开始都不敢跟我们讲,我们一听感觉这个像诈骗。”报警人张先生说。
了解情况后,民警方明能立即通过张先生的手机与小张进行了视频通话。通话中,小张告诉民警,自己接到了一个自称“伦敦办事局工作人员”的电话,称其涉及一起违法案件,如不处理,签证将被取消,无法回国。“后来他就给我打了视频电话,里面一个穿警服的‘民警’给我看了取保候审决定书,文书上我的姓名、身份证号码、住址什么都是对的。”小张说。
根据小张的描述,方明能明确告诉小张,他遇到了冒充公检法诈骗,但被对方恐吓、担心留案底的小张依然对对方的身份深信不疑。方明能耐心安抚小张的紧张情绪,为其一步步分析整个事件过程,明确告知公检法的办案流程。“公检法是不会通过电话办案,也不会通过网络出示工作证件、法律文书的,这些都是诈骗话术。”小张依然半信半疑,方明能又为其播放反诈宣传视频资料并将辖区典型案例与其分享,经过一个半小时地沟通劝导,小张逐渐卸下心理负担,认识到自己是落入了“电诈陷阱”。结束电话后,张先生长舒了一口气,激动地对民警连声道谢。
警方提醒:留学生身在异国接到陌生来电和短信要提高警惕,凡是自称“驻外使领馆、银行”等工作人员,并主动帮助转接至公检法等国家机关的都是诈骗。公检法等国家机关不会向受害人在线发送“通缉令”“取保候审决定书”等法律文书,也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账户”。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任国勇 通讯员 江景轩
校对 盛媛媛
来源: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