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回来了?全线轰击美团,可能只是开始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8 01:46 1

摘要:回看近期的热点,先是在京东美团外卖大战之中渔翁得利,淘宝闪购异军突起;后又有高德“扫街榜”直接对标大众点评的核心评价业务,戳向美团核心的本地生活业务。似乎在灵魂舵手回国后,阿里的“狼性”又被点燃。

有没有发现,最近的阿里,越来越不像之前的阿里。

回看近期的热点,先是在京东美团外卖大战之中渔翁得利,淘宝闪购异军突起;后又有高德“扫街榜”直接对标大众点评的核心评价业务,戳向美团核心的本地生活业务。似乎在灵魂舵手回国后,阿里的“狼性”又被点燃。

有人说这是阿里要“干趴美团”,但这种解读,其实把阿里的野心看小了。

从各自为战到全线联军,阿里总算想通了

01

过去几年的阿里,在本地生活战场完全是“散沙状态”:饿了么单枪匹马对抗美团外卖,打了多年也只守住零星市场份额;高德埋头做地图工具,坐拥7亿月活却没转化成生活服务流量;淘宝则一心扑在电商,和本地消费场景几乎脱节。这种 “各扫门前雪”的模式,单拎出来都不能与美团“外卖+到店”的协同优势产生威胁。

但现在的阿里,显然想通了“协同”的真谛——它不再让业务线单独作战,而是把高德、淘宝、饿了么拧成了一股绳,形成了对美团的“合围之势”。

最狠的一步,是把高德从“地图工具”变成了“生活服务入口”。7亿月活的用户基数,本就是美团望尘莫及的流量池;现在打开高德,不仅能导航,还能订酒店、买团购券、看餐厅评价,几乎把美团的核心业务“复刻”了一遍。这不是简单的功能叠加,而是精准卡位。当用户在陌生城市查路线时,顺手就能完成“找餐厅-买券-到店”的全流程,根本没必要再打开美团。这种“场景绑定”的逻辑,直接击中了美团“依赖用户主动搜索”的软肋。

淘宝的突破则更具颠覆性。它整合了饿了么的即时配送能力和自身的电商流量、商品资源,砸下500亿补贴,硬生生在美团垄断的即时消费市场撕开了口子,要知道此前美团在即时外卖领域的市场份额长期稳定在70%左右,而淘宝闪购上线仅四个月,日订单峰值就冲到1.2亿单,8月周日均订单量达8000万单,月度交易买家数更是突破3亿,较4月增长200%。

更关键的是,淘宝闪购不仅抢了美团的订单,还带动了手淘的整体活跃度。8月手淘DAU增长20%,电商收益也同步提升。如果未来闪购再接入高德的场景流量,美团要面对的,将是一个“地图+电商+即时配送”的立体对手。

阿里不是抢本地生活,而是要用AI定义“生活服务”

02

如果只把阿里的动作理解为“抢美团的地盘”,那就太浅了。高德的转型、淘宝的AI导购、夸克的爆发,本质上都是阿里在“用AI重构生活服务场景”,这才是它真正的野心所在。

高德的激进转型,背后是“时空数据”的底气。它知道用户“在哪里”“要去哪里”“常去哪些地方”,这些数据一旦和消费场景结合,就能实现“预判式推荐”。

比如在高德AI搜索“广州附近与白水寨相似的瀑布景点”,不仅能快速得到结果,还能直接查看介绍、买门票、规划路线;甚至AI能根据用户需求,生成包含车程、食宿、景点顺序的详细行程。

虽然目前AI规划的精度还不够,但“一站式服务”的逻辑已经跑通。这种“基于时空数据的精准推荐”,比美团“用户搜什么给什么”的模式,多了一层“预判需求”的能力。

淘宝的AI导购也“悄悄”上线了。现在点开淘宝搜索,就能看到“AI万能搜”功能键,输入“周末野餐需要什么”后,AI不仅会推荐野餐垫、保温箱等核心商品,还会关联食物链接,甚至提醒用户买垃圾袋、防晒霜等细节物品。

这种“所想即所得”的体验,解决了传统电商的要翻几十页找商品的痛苦。这不是简单的“推荐优化”,而是把“被动搜索”变成了“主动满足”,本质上是用AI重构了“购物逻辑”。

就连此前相对低调的夸克,也靠着AI刷了一波存在感。前段时间夸克给大学新生发免费会员,却“疏忽”了留学生群体,结果被留学生集体在应用商店打差评。

这个“小插曲”反而暴露了夸克的渗透力。它已经靠AI成为了留学生的“学习刚需”,从文献搜索、论文翻译,到课程表管理、资料整理,夸克的AI能力直接提升了学习效率。这种“靠AI绑定核心用户”的逻辑,比单纯的“发福利拉新”更稳固,也更能体现阿里“技术落地”的思路。

阿里现在的所有动作,都只是它AI战略的“冰山一角”。水面之下,是它早已搭建好的“全栈式AI生态”。这才是它敢跟美团硬碰硬、甚至对标谷歌、微软的底气。

目前全球能做到“算力-模型-应用”全栈覆盖的公司,只有谷歌和阿里。

阿里有自研的AI芯片(如含光系列)和全球数据中心网络,还有通义千问大模型作为核心“大脑”,支撑不同场景的AI需求。最关键的是,通义千问还用了开源模式,一旦形成网络效应,吸引数百万开发者基于其开发应用,就会成为难以突破的“护城河”。

而在应用层,高德、淘宝、夸克、钉钉、菜鸟等业务线,就是阿里AI生态的“落地载体”。

很多人以为阿里在跟美团抢外卖、跟拼多多比便宜,其实都错了。阿里的对手,从来不是“美团的本地生活”,而是“传统生活服务的模式”。

这场仗,才刚刚开始。

来源:成都律师蔡俊

相关推荐